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82|回复: 12

《平复帖》释文及作者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7 17: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复帖》凡九行,上有宋徽宗赵佶泥金题签和“宣和”、“政和”二印。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容只是陆机问候友人的平常手札。惜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纸面损伤,有些字已分辩不出来了。古代法书典籍《墨缘汇观录》、《平生壮观》、《大观录》等,虽有记录,均无释文。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在在其《启功论稿》中对此帖注有释文:
      “彥先羸瘵,恐難平復,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爲慶。承使唯男,幸爲複失前憂耳。吳子楊往初來主,吾不能盡。臨西複來,威儀詳跱。舉動成觀,自軀體之美也。思識□量之邁前,勢所恒有,宜□稱之。夏伯榮寇亂之際,聞問不悉。”释文据启功《〈平复帖〉说并释文》)
     但对启功先生释文,郑春松曾提出疑义。见《再议《平复帖》释文——与启功先生商榷》(郑春松 2004-12-25)。郑氏释文如下: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对于一件历史上的书法杰作,弄明白它的来龙去脉,读懂它的释文,对于书法学习意义重大。本人通过反复临习《平复帖》,认为启功先生的释文和郑先生的释文都有错误。我的释文如下: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节年使至。男幸有复失,甚忧耳。舍(或庶)子杨往,初来至,吾不能起。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恙也,思识梦之迈甚,执所恒与君。稍之闵凶,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或多)。

      启功先生的“此已为庆”是解释不通的。而此已为“节年使至”,节年,也为积年的意思,是彦先之病恐难平复的原因。然不仅自己有病,子嗣亦遭不测,即“男幸有复失”,“甚忧耳”。启功先生之“侯子杨”,郑先生之“吴子杨”,我以为应为“舍子杨”。舍子,古时为客居家里的弟子。如颜真卿曾自称为张旭舍子。庶子,旧时官名,或称妾生儿子。舍(或庶)子杨两次来,初来时我病不能起,复来时,见他(或称自己)变化很大(好得多了)。自驱体之“美”,应为恙。恙,也即病。闵凶,也即家里的丧亡事,合前面的男幸有复失。棠,为地名,见郑先生解释。
     当然,如果此释文成立,那么将有可能推翻《平复帖》为陆机所作的定论。
    据《晋书》列传之三十八史料,至少可以证明这样几个问题:
    1
、贺循,字彦先,为晋时贤能之士;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父邵,中书令,为孙皓所杀,徙家属边郡。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
    2
、陆机曾举荐彦先;著作郎陆机上疏荐循曰:伏见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风操凝峻,历试二城,刑政肃穆……”
    3
、彦先多次称疾不仕;(见上)
    4
、彦先十余次向朝廷上书称疾。循称疾笃,笺疏十余上


       由上可知,陆机与贺循(彦先)确是同一时代的,且关系不错,曾力荐其出山。《平复帖》之彦先,应为贺循。《平复帖》极有可能是贺循本人“笺疏十余上”之一,而非陆机之荐循书。最后,从本帖最新释文也可以读出来。这应是贺循上疏朝廷的一疏。

      作为书信,是彼此传达信息的一种载体,主要是传递写信人想要表达的意思。从《晋书》可知,贺循,也即彦先,其父在为官时被诛杀,这在彦先内心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他为官处处小心,多次称疾回避。陆机曾举荐他出山。但后来还是多次称疾不仕。可见,彦先之疾是在心里,并非真正的难以“平复”。《平复帖》实是贺循称疾托病上书朝廷的书信。史载贺循第一次称疾辞官是在“八王之乱”中赵王篡位后,也即301年,而陆机则死于303年的“八王之乱”被“诛夷三族”。可见,陆机是没有机会写这封信的。从本帖的内容看,“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节年使至。”实在是一种称病的托辞,而且“男幸有复失,甚忧耳”。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说法,说“庶子杨”第一次来,“吾不能起”。而且还说,“自躯体之恙也,思识梦之迈甚,执所恒与君。”自从身体有病,对君之思念越来越厉害(迈甚),忠心恒意未改。后一句则是,稍后,家里又遭凶难,加上周围地区的冠乱,消息不够灵通。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7: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资料

5071e1d1t7a5923b788d6&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7:4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人物及历史事件

平复帖相关人物及历史事件


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华亭人(今上海松江),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我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

贺循
  [公元二六0 年至三一九年]字彦先,会稽山阴人。生于魏景元元年,卒于晋太兴二年,年六十岁。善属文,博览群籍,尤精礼传,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出为阳羡令。荐补太子舍人。赵王伦篡位,辞疾去,合众讨贼。事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贺竟不预。元帝承制,以为军资祭酒,敦逼不肯已,与疾至。帝亲幸其舟,询以政道。建武初,拜太常。朝廷疑滞皆询之,循辄依经礼而对。卒,追封司空,谥穆。循著有文集五卷,(《唐书经籍志》作二卷。此从《隋书志注》)传于世。
  历任阳羡令、武康令、会稽内史、
军谘祭酒、中书令、太常、太子太傅、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等职。任会稽内史任上,比画规划,考察地形,发动民众,开凿西起西陵(今西兴),经萧山、钱清、柯桥到郡城的一条人工运河。后又组织民众修治与此相连接的其他河道,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水网,使原来各河道能互相流通,调节水位,保证了农田灌溉之需要。不仅改善了会稽郡的水环境,提高了鉴湖的水利功能,给人以灌溉、舟楫、养殖、渔业之利,且对整个浙东具有交通、物宜、军事之便。功在一代,泽被千秋。
贺循是晋元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史称:及西都不守,(荀)组乃遣使移檄天下共劝进。帝欲以组为司徒,以问太常贺循。循曰:组旧望清重,忠勤显著,迁训五品,实允众望。于是拜组为司徒。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7: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历史事件




八王之乱
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291年~306年)之久的战乱。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的父亲杨骏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软弱,即位后,皇后贾南风(即贾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元康元年(291)与楚王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玮杀汝南王亮,然后反诬楚王玮矫诏擅杀大臣,将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于元康九年废太子遹,次年杀之。诸王为争夺中央政权,不断进行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先是,统领禁军的赵王伦联合齐王冏起兵杀贾后。
永元年(301),赵王伦废惠帝自立。伦篡位后,驻守许昌的齐王冏起兵讨伦,镇邺的成都王颖与镇守关中的河间王颙举兵响应。洛阳城中的禁军将领王舆也起兵反伦,迎惠帝复位,杀死赵王伦。齐王冏以大司马入京辅政。太安元年(302)底,河间王又从关中起兵讨冏,洛阳城中的长沙王乂也举兵入宫杀齐王冏,政权落入乂手。太安二年,河间王颙、成都王颖合兵讨长沙王乂。司马颙命都督张方率精兵7
,自函谷关向洛阳推进;司马颖调动大军20余万,也渡河南向洛阳。二王的联军屡次为长沙王乂所败。次年正月,洛阳城里的东海王越与部分禁军合谋,擒长沙王乂,将其交给河间王颙的部将张方,被张方烧死。成都王颖入洛阳为丞相,但仍回根据地邺城,以皇太弟身份专政,政治中心一时移到邺城。东海王越对成都王颖的专政不满,率领禁军挟惠帝北上进攻邺城。荡阴(今河南汤阴)一战,被成都王颖击败,惠帝被俘入邺,东海王越逃往自己的封国(今山东郯城北)。与此同时,河间王颙派张方率军占领洛阳,接着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越弟)与幽州刺史王浚联兵攻破邺城,成都王颖与惠帝投奔洛阳,转赴长安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7: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家释文比较

诸家《平复贴》释文表
年代
姓名

备 注
张丑
羸、难、平、复、病、虑、观、自、躯、体、闵、荣、寇、乱
出自张丑《真晋斋记》(载在《真迹日录》)
当代
启功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以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爱之迈前,执(势)所恒有,宜口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出自《启功丛稿》中《<平复贴>说并释文》
当代
启功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此,此己为庆。承□□男,幸乃复失前忧□□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爱之迈前,势所□有。□□称之爰□荣,寇乱之际,闻不悉。
出自张伯驹《沧桑几度〈平复帖〉》
于1981年第二期《文物天地》
当代
张伯驹
彦先羸废,久难平复。……此以为暮年使□(唯)男,幸为复知前忧……自躯体之善也……。
出自张伯驹《春游社琐谈》
当代
张伯驹
舍兄羸瘵久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上止此己为暮年□□□幸为复知□□□□子杨□初来□□□□□□□□□威仪详□□□□观自躯体之善也□□□□□□□□□□□□□□□闵荣寇乱之际□□□□。
出自张伯驹《沧桑几度〈平复帖〉》
于1981年第二期《文物天地》
当代
郑春松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出自《书法》
2001年第10期、
2006年6月28日《书法导报》
当代
缪关富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年既至男,幸为复失,甚忧之(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睹:临西复来,威仪祥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善也,思识梦之迈 前轨所[定],后宜稍之寻伐荣,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出自《书法导报》
2006年1月18日
当代
谢光辉徐学标
……□侯子杨往初来至,吾不能尽。……闵(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出自《中国书法》
2006年第5期
当代
缪关富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己为庆,年既至男,幸为复失,甚忧之。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覩;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善)也,思识之迈。前[轨]所[ ]。后宜矟之。寻伐荣,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出自《书法导报》
2007年11月14日、21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7: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春松释文见解

再议《平复帖》释文

——与启功先生商榷
郑春松 2004-12-25
  本人一管之见,已于2001年第十期《书法》杂志上,发表题为《许我千虑一得——陆机平复帖诠释》—文。至今未见有不同的意见,使我感到困惑。或许大家同意我的观点,或许是慑于权威不敢直言,或许人们对此事表示冷漠……
    当今书展评选过程,如果某人作品中出现错字,将冠名于此者为“硬伤”,入展就无望了。但是对前人的作品不认真审定,今天仍延袭其错,那世人又该如何评判呢?学术的问题要认真,来不得半点的草率与偏见,辨明是非无须躲避。
    启功先生释文: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爱之迈前,执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本人释文: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我们从《平复帖》原文细细读来,按启功先生的说法,求备顺理成章。信的开头“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已告知彦先既瘦弱又病魔缠身,担心他很难痊愈。既然前面已出现“恐难平复”,为何接下又说“往属初病”,而且“虑不止此”?言外之意还会越来越严重,更不为人所接受的是“此已为庆”,启功先生解释“说他能够活到这时,已经可庆。”(引《启功丛稿》中《平复帖》说并释文第34页,以下同。)似乎没有怜悯、没有同情与关切,这像古人的话吗?“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启功先生解释为“又有儿子侍奉,可以无忧了”。“承使唯男”果真理解为“又有儿子侍奉”?“唯男”是唯一的儿子,还是只有男儿,哪种说法更为合适?“承使”与“侍奉”通否?“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启功先生释云“……吴子杨他前曾到陆家作客,但没有受到重视”,文中的“来主”是作客的意思吗?这里“往初”的初字与前面的“往属初病”的初字,若确切无误,那初的后面在叙述过程中应该有“后”或“今”或“中”或“末”,这是时间的状态词,不会没有下文的,像唐朝有初唐,后面就有盛唐、中唐、晚唐,事情有开始——中间——后来的发展过程,不会只说初而不交待后的理由。“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尽管吴子杨,威仪详跱,举动成观,作为长辈的著名文学家的陆机会用“躯体之美”这样直白的溢词吗?有识之士奖掖后辈多从气格方面表扬,而不是重于外表。特别“曾到陆家作客”的青年,却被冷落之后,今天又见到的却是一位“举动成观”的美少年,使之直赞“躯体之美”,似乎动了断袖之怜,巧在接下去又写到“思识爱之迈前,执所恒有,宜称之”。越发使人联想到陆机有性变态,不能不说乃一大发现。“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夏伯荣之事一带而过。
    “报国行赴难,古为皆共然。”在寇乱之际,陆机作为一个西晋文学家,吴名将陆逊之孙,官至平原内史的他,竟置之度外,不挺身报国尽忠,却大谈而特谈吴子杨之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进而大加赞赏之躯体之美;对友人的疾苦漠不关心,却以为庆,令人费解。当时陆机上疏褒扬、力荐彦先“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至切之情,已荡然无存。
    《荀子&#8226;不苟》篇曰:“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正由于启功先生在《平复帖》中文字辨认的错误,造成了通篇意思的偏离和曲解。
    如“微”认为往;“居”认为属;“得”认为初;“衍”认为止:“计”认为此,“苍”认为庆;“年”认为承;“既至”认为使唯;“甚”认为前;“屈”认为吴;“惠”认为尽;“祭”认为成;“盖”认为美;“黟”认为爱或量;“念”认为恒;“意”认为有;“稍”认为称;“旻”认为夏;“棠”认为荣;还遗漏一个棠字。
    一台机器只要一个齿轮对不上号,机器运转就不灵了,因此一篇文章的文字不同,必定意思不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张书信中关键的一个字“棠”字,棠乃是扬州之六合,正是303年(惠帝太安二年)“张昌党石冰寇扬州,败刺史陈徽诸郡尽没”,才有陆机使彦先复出,联手平定叛乱的连环动作。彦先301年“赵王伦纂位,转待御史,辞疾去职”,陆机通过杨往祭祀,使彦先康复,这样既不犯欺君之罪,又能即刻复出共同救国,计想实现,故书告友人。
    棠字:尚是声,木是形。尚上面“小”部,已经十分简率,草范旨在删繁就简,所以保留“小”的特征,所有带尚字之部首,多省去尚中的“口”之部首,而“小”的特征始终保留,见草书“尚”、“堂”、“常”、“裳”、“掌”、“当”、“党”等莫不如是,荣字繁体字上部为两个“火”,所有部首是两个“火”的字,草书都用三个侧点的符号代替了,从不用“小”来代替。其他各字的疑议处已在前文中表述,本文不再赘述。
    真诚地希望诸贤能来共同洞察,得出一个正确的文义,让千年古帖继绝表微。
发表于 2010-1-1 23: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gif88::gif
发表于 2010-1-1 23: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发表于 2010-1-13 19: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gif88::gif
发表于 2010-1-13 19: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gif88::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5 01:08 , Processed in 0.1581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