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38|回复: 3

八届国展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9 18: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八届国展印象
被书法界广泛关注的全国第八届书法展览在古城西安的陕西美术博物馆落下帷幕。我是在开展的第三天下午,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走马观花地把入选的、获奖的和本次展览的评委们的作品看了看。有些重要的作品还反复看了好几遍。
参观完展览好几天了,总觉得还有些话要说。
               一,对展览的总体看法
在前面的“展览前言”中得知,本次共展出入选的和获奖的作品1000件,这是从全国各地的几万件来稿中评选出的。参观这么大规模的书法篆刻展,在我来说,还是平生第一次。
陕西新建不久、设计风格独特、最适宜书画展览的陕西美术博物馆,参观者却不是很多。大概外地的朋友都已经看过,西安本地的书法爱好者,要看的,前两天都看了。
看过之后,总体感到,本届的入选和获奖的作品,水平一般都比较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都有自己的面目。如果说每届国展对今后几年的书法走势起到了一个“风向标”的作用的话,那么可以断言,通过本届国展,回归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书法的 最主要的方向。
很少或几乎没有“现代书法”入展,也很少有(不是没有)临摹的作品入展。大部分作品都特色鲜明,功力深厚。
由于重视“展厅效应”,作品都在八尺左右,这么多作品济济一堂,看后真把人累得够呛,深感“审美疲劳”这一词汇的恰如其分,站着看完所有作品,花了足足两个小时。期间还用数码相机拍下了自认为比较好的作品,其中包括获奖作品和评委作品。
                 二, 一点缺憾
因为入选作品多的原因,包括经评委反复评选,沙里淘金似地过滤后的获奖作品,并不都是无可挑剔,十全十美的,而是还有不少可以再斟酌,再商量的余地。
比如说,这么大规模的展览,这么多入选的和获奖的风格各异的书法篆刻作品,全部看过,能给人以“强烈震撼”的或者“印象深刻”的作品似乎没有,风格雷同的作品不少,其中尤以明清行草书风格居多。还有个别的则是直接取自《石门铭》(如忘记了作者的“秋云夏起,寒鸟春伤”一联,就完全是《石门铭》的集字联)、魏碑和其他碑刻,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创意。
其次,还有错别字。比如,臧海洋的篆书中,明显地把“老”写错了,或者是使用了并没有为书法界广泛接受的“缪篆”或汉印上的“老”。还有周永建(?)所书的“宁静致远”隶书四字,把“致”就写错了,或者说,写了个“别体字”,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规范正确”的要求有距离。
第三,评委们的书作水平参差不齐。不知道是个别评委没认真写,还是本来就是那么个水平,反正感到要不就是多少年没有变化,已经固定了自己的风格,或者就是没有认真对待,写得很随意,不是他们本人的最高水平。无怪有个参观展览的陕西老者当场感慨:“看了评委们的字,就知道为何有些很差的作品也入选了。要照这个水平,在陕西闭着眼找个百十位是不成问题的”。这话虽然偏颇,但也不是没有道理啊。
第四,展览的机制还有待规范。看了为数不少的参展作品,就知道他们是怎么入选的。当然大部分是靠实力,靠自己多少年的刻苦磨练,勤奋研习,靠自己的真实水平入选,这部分入选者,名至实归,看了令人心服口服。但也有一部分作品,他们的入选恐怕就另有名堂了,包括获奖的100幅作品中的个别作品。真正好的东西,应该是外行内行都能接受的东西,而不是专家(未必都能称得上专家)认可,观众不认可的东西。比如陕西入选的77位作者的作品,质量上就差异比较大。比一些作者水平高得多的人在陕西大有人在,可惜却没有入选。这其中有没有猫腻,恐怕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
第五,作品集到底定价多少合适?这是多少年前的老话了,但还有重提的必要。今年的《八届国展作品集》在开幕当天就开始出售了,每本465元(记不清了,好像是现场卖500元?)。我去参观的那天还在门口出售,我观察了十多分钟,没有一个人去买。大概都是觉得定价太高的缘故吧。我不知道这个定价是依据什么。按说,一本书的定价,应该包括这么几个部分:稿费,编辑和校对费,书号费,印刷费,发行和广告费。其中稿费和印刷费占的比例要大些。我弄不明白,这本书是不用给作者付稿酬的,再减去每本书的发行时的折扣(权按6折吧),那怎么就把价格定的那么高呢?是存心就没想叫一般人去买吧?有这些钱,完全可买好几本书法名帖的。不知道为何要这么定价,这不是自堵销路吗?谁能给个说法?
                 三,几点建议
(一)今后的国展,到底以多少作品入选为宜,怕不好说,因为一般要根据投稿的数量决定入选的比例。从这次八届国展的情况看,1000幅作品的入选数似乎有些大了。不说评选的过程有多累,仅就我们参观的人来说,也够累的。数量一大,难免鱼龙混杂。我认为真草隶篆和篆刻,各以100幅入展为宜,也就是说,共评选出500幅足矣。
(二)关于初选。不知道这次初选是怎么个程序,从传出来的“小道消息”知道,是比较粗疏的。建议为了避免遗珠之憾,今后初选时成立三个初选组,对所有来稿,由这三个初选组独立地每个组“过滤”一遍,这样可避免很多遗憾,也是对每位来稿者的负责任的态度。
(三)对“流行书风”的态度。这次入选的作品中,还没有发现“现代书法”,但“流行书风”的作品还是有的。建议还是以沈鹏主席强调的回归传统口号为宗旨,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传统,对“流行书风”应该说“不”。
(四)对评委书法由谁来评审?我建议,在入口处置一小桌和票箱。由每个参观的观众入场时顺便拿一张评选的票,出来时顺便给评委们的作品打分。开票的权力要交给组委会,展览结束,公布观众给评委作品的打分情况,这对那些自以为当了评委就可以横涂竖抹,不受任何规矩限制的书法家是一个“清醒剂”。同时,对观众普遍不满意的评委,考虑是否取消他的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的资格。



文字文字文字文字文字
64_315.jpg
发表于 2004-4-14 19: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届国展印象

“对流行书风说不”----什么鸟话
 楼主| 发表于 2004-4-17 21: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届国展印象

楼上的先生,不要骂人啊!这是学术论坛,不是痰盂啊!
发表于 2004-4-19 15: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届国展印象

什么东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1-12 06:20 , Processed in 0.2856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