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 了 , 观 察 员
《美术报》记者 蔡树农
2003年12月28日至2004年1月2日, 一再续延的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审终于在西安"顺利"结束了.和以往一贯的"惯例"一样,这次评选又是一次"成功"的评选,所选出的作品,代表了当代书法的"最高"水准.
很荣幸,曾在"兰亭奖"评审期间充当"不速之客"的本报记者这次喜获"正名"--受邀作为新闻观察团的"观察员"前往评选现场"监督"评审,中国书协的"慧眼"无疑令人倍受鼓舞.
岂料,记者报到当日,即遇尴尬:整整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方才找到"归宿".第二天询问媒体同行,"惊悉"每位仁兄均有此"一难",其中某报记者竟然一直在寒冷的冬夜中"静呆"了两个多小时才“魂兮归来”。而某报总编由于不堪扯皮之苦,差点打道回府。
当然,与"肉体之痛"相较,记者领受之精神痛苦更是无以言说,至于记者新眼目睹之怪现状亦实在难以想象.
本来记者们是以"观察员"的身份来实行舆论监督的,记者们佩戴的标志是"评审专用-观察员"的牌.但在"评审工作期间",记者们被限定的"采访须知"根本使所谓的观察成为虚设,"评委不接受采访,请勿到评委驻地探视"、"记者只可拍照,不可听评委言谈,不可在评委身边久驻"等等条条框框使记者陷入无观无察之境地,舆论监督何从说起,原来,所谓"观察员",所谓舆论监督,中是虚晃一枪而已.
反过来评委们可以不受评选规则制约,在评选现场大打手机,某中国书协驻会副主席居然成了"煲机"大腕,评选工作对他来讲,俨然已成为余事之余事了.
整整三天时间,在整个终评阶段,记者们只被象征性地"放风式"地进入了一下评审现场,若不是经<美术报>记者最后提醒,恐怕连见经"公证"过的入展作品的"面"的机会也要丧失--请问中国书协的具体操作者们,你们要的是什么样的观察员?什么样的新闻观察员才能满足你们的"最大满足"?在你们的一言一行背后,难道真的没有舆论监督的力量吗?你们怎能不知道有许多正义的呼声正以种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得以表达?
中国书协的权威性正在丧失,中国书协举办的国展亦已"国将不国",中国书坛的多元化趋向更如星火燎原,势不可挡.
我们的书法队伍中不乏从不参加国展而书艺超群的俊彦.国展代表的仅仅是一种资历而不是水平.希望国展的操作者们抱着对作者负责的态度,善事善行,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凌驾于一切之上的"上帝"为所欲为.
经过"公证"的入展作者名单至今不见踪影,而对如此"公正"的结果,本报也不想再予发表.
别了,观察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