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21|回复: 11

■■■■ 说钟国康书法--------宁有猛兽嘴爪之伤,不可有妇人粉黛之饰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 1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钟国康书法

《羊城晚报》 罗 韬撰文

人之才识风鉴,可以为时代所压,而不可为地气所囿;能开生面于地域风格之外,其衷中必有滂沛不可掩抑、众流不可移易、世风不可薰染之质。于稠人广座之中,气异同侪、神超朋辈,此禇季野能识孟万年于人群,以其器宇卓然不类也。

国康向生山缓水软之区,而振笔挥斥,却有慷慨悲歌之气,自与岭南毓秀淡荡之风大异,往往观之于展览,必一章跳出,令人顿生一叫空群之感。

五十年间,岭南之书,大抵秀逸渊蓄、气短韵长。吴子复学礼器能秀雅不能高古,秦咢生以北碑之笔呈赵体之姿,麦华三本蕴藉醇厚惜晚堕媚弱,李曲斋跌宕风神而微伤易。国康挺生其后,粤人而不作粤人之书,其行草行楷,至大至刚,霸悍淋漓,笔有风起雷动之势,墨有嵩生岳降之量,当其一气而下,磅礴落纸,不避误笔,吾知其有不能自己者在。

西哲狄德罗尝论天才云:“力哉,丰盈哉,吾无以名状之粗糙,崇高、激动,此天才之特征也。

其可欣喜处也令人震惊,其过失亦令人惊异。”而吾国古画论亦有“画贵有误笔”之说。天才必失,误而云贵,何也?此乃不期然而然之天机泄漏,乃才情激荡横溃之迹,无过失则无以冲决藩篱桎梏,无误则无以表暴其郁勃不平之气。盖英雄面目,宁有猛兽嘴爪之伤,不可有妇人粉黛之饰也。 国康岂空桑出世者哉,盖深得清人三昧者也。复古以开新,远交而近攻,此清人之旧辙,而今人之新轨也。 书法至于明,则晋唐之法近乎穷。明末王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辈,以新理异态求转出头地。然其态固新而其宗未变,仍为偏师一旅,未开堂堂之阵。唯有清一代,金石碑版之学兴,方可谓水穷之处,云起新天,凌唐轹宋,父秦篆以得其骨,母汉隶以得其肉,以兄弟蓄南北碑以养其气血,于是鱼龙变化,各因所染,皆可以入于古,出于我,歌其情、舞其性;新源一开,浩浩汤汤,真有汪洋恣肆之象。百年于斯,大瓢贮月,小杓分江,沾溉无限矣!此岂止于典型之新,更示人以无穷救弊之方。

国康斟酌其间,取顽伯之浑厚矫轻薄之弊,取冬心之生辣矫熟媚之弊,取苦铁之苍莽矫浮滑之弊,取白石之天真矫刻着之弊,由此上溯秦汉、重窥晋唐,可谓观水必观其澜矣!从此得驱遣于无形而奔溢于笔端,此非追其迹而已也,盖意与古会,性与贤齐也。

今国康集其作品行世,蔚然大观,营垒崭然,气象肃烈,如睹名将焉,欲挟霹雳以角中原,规复岭南雄直之气。韬因书所感如上,聊当鼓铜钲挥铁琶以壮其行。
Ni40LjIuOdftug==_YRSuZALM0o5g_7XHz20oJ6Gcs.jpg
0墨缘.jpg
0墨缘   草.jpg
0墨缘   草   堂.jpg
存我.jpg
虎项金铃谁解得.jpg
據梧.jpg
黄永玉朱文印1.jpg
贾平凹2.jpg
思无邪.jpg
心莲吐馥纸.jpg
映雪读书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1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gif44::gif ::gif94::gif ::gif94::gif
左吴昌硕作品 右钟国康作品3.jpg
左吴昌硕作品 右钟国康作品4.jpg
左吴昌硕作品 右钟国康作品5.gif
左吴昌硕作品 右钟国康作品.jpg
左吴昌硕作品 右钟国康作品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09:53:23 | 显示全部楼层
::gif92::gif ::gif92::gif ::gif92::gif ::gif92::gif
000九十出家.jpg
000千峰堂.jpg
000慎独.jpg
000天窥云卧.jpg
000物我俱忘.jpg
0003郭.jpg
00004守仁堂.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19 23: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gif160::gif ::gif160::gif ::gif160::gif
124百岁千秋.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20: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gif160::gif ::gif160::gif ::gif160::gif
126访戴.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23: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gif34::gif ::gif34::gif ::gif34::gif ::gif34::gif
127浮白.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12: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gif160::gif ::gif160::gif
128积善.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9-21 16: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朴初、启功称林散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是加了引号的,很是正确





  林散之又自称“散耳”。自幼喜欢书画。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他那笔姿奔逸,划沙折股,虚实相生,持才放旷,初见震慑人心,感染人怀,力透空间 ,嶂眼极其。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这三绝是加了引号的,很是正确,为何这么说呢?是因为林散耳之书离大师之级别还有出入,林散耳之画同样不怎么的。




  毛泽东年代,文化领域的头儿们的艺术取向,决定“颜、枊、王、欧、苏黄米赵董”以及报体魏碑等的盛行;对钟繇、张芝、张旭、怀素、黄山谷、徐渭、王铎、傅山狂草一路,直接道至无人问津的境地。林散耳间于大草的出现,反映了近代人对帖派的一种反照,满足了当时条件下的一种“心灵”需求。




  我读过1985年出版的《林散之书法选集》。里面有多幅临古之作,很是平平,平得我都为林老打了几个问号?“林散之在结体方面至多是个半桶水”(网络评语),学古人字,先得其形迹,后得其神采。形迹结构都不像,岂敢奢言神采呢,这是常理;但古人又为那些未先得形迹之人大开绿灯地说:“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古人说错了吗?!其实不然!高人读此,必定这样回答:得形迹(结体)、又得笔法、更得气象,不是十全十美之大好事情吗?我看这就是一种“法高”了。林散耳之“法高”只得笔和气而未得结体之形迹也。





  林散耳书法线条质量还是很高的。其习担当老和尚大有解脱之相,并加以己见,多写瘦劲出奇一路,豪放直达,初看有一泻千里之势,再看有慌蛇烂拴、死皮纠缠之痴态,常常有过之而不为之处。林散耳好施以“破笔”、“痴笔”,亦即变化大,很是真性情的,能拖能拉,棍子找沙,彩带一样飘扬,流畅而飞动。这也是林散耳的一种“法高”吧。美妙之笔势,大可动人心魄,给林散耳挽回了不少声誉。





  林散耳还有一种“法高”,叫“疯墨”。这疯墨是我从他的作品里、字里、行间里读出来的。疯,病态名也,通常指精神病,患者神经错乱,精神失常之“疯癫”、“疯狂态也”。结字不足,要强之人,实施此“疯墨”法,不可非议也。讲到林散耳“疯墨”,我不可不在此花些篇章,纯粹个人眼慧,与读者分享。




  “先得笔力,继则退火气,使气魄遒劲而纯。”林散耳语也。这里的“继则退火气”,指的就是用好墨法的道理。用好了墨就能“退火气”,“使气魄遒劲而纯”,此林散耳之极高见解也。





  林散耳于书道侵淫甚深,偶有偏执,瑕不掩瑜。其“笔法墨法”,常用残肢断体力施涨墨、浓、淡、枯、润、肥、瘦加以渍水变化救之,多有心得,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矣。




  怀素能于无墨中求笔,在枯墨中写出润来,筋骨血肉就在其中焉。林散耳亦能做到。笔蘸浓淡墨写,一笔写数字,里面起丝丝,枯湿浓淡;润含春雨,干裂秋风;有笔又见墨,有墨又见笔;做到了笔是骨,墨是肉,水是血的境界了。





  林散耳用墨以宿墨为主,其神秘之方就是在宿墨中略加点太白国画颜料,再加点鲜墨,然后装模作样地,在墨砚里研磨一下。每次书写作品,必调墨为之,一般不直接施以焦墨、浓墨……



  古人书法嫉尖,宜秃、宜拙、宜厚、忌巧、忌纤。林散耳能秃、能厚、能拙、不怕尖、不怕纤、还施巧,常用勒笔勒出刚劲来。


  “墨韵横流”,自由使转,随心所欲而不伤“结体、笔意”者,境界最高。此法林散耳不能为也。


  崇拜、服从、自我牺牲 

  反观当下,很多书画、收藏爱好者,都习惯性地用耳朵听事情了。先崇拜、后服从、最后就自我牺牲。他们往往一听到某某主席、院长,就崇拜得不得了!还是某领导专家教授推荐的,放心了,不知不觉服从了,钱就自我牺牲了。你一说,这个怎么不好,那个怎么不好时,他便“去你的!”,“文人相轻!”,又说“你喝醋了!”。以上种种都是靠听而坏了的事情。为什么不能靠听来鉴别字画的好与坏?因为小学生甚至一个农民头,一经炒作,某大师、专家、教授一树起母指,他们就晕。小学生、农民头就不知不觉地成了“大师” 了。作祟者、欺骗者,能力太强。拍卖会上,“瞎子买,瞎子卖,还有瞎子在等待”。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作祟者太多,庸众更多。庸众多,必有庸官在后作祟,庸官作祟作用太大了,自然而然,人多得势,市场就大好。其实书画的好坏,可通过我们自己的眼睛一看二比较就出来了,但得有二三年的画画写写,胡涂乱抹的过程。


  “大人物用脑,明白人用眼,庸众用耳”。





  用脑者恶,用眼者实,用耳者都被恶者和用眼者洗脑后还被笑为庸人……,庸人最终是掏钱最快的那一个……

  毛泽东主席云“……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


  鲁迅说:“中国本来是撒谎国和造谣国的联邦。”又说:“凡是愚弱的国民……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你们读了我的文章,你们找找你们的位置,你们是用脑、用眼、用耳的呢……
发表于 2012-9-22 10: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襄理会主持,眼在哪里,心又在哪里?
发表于 2012-10-9 16: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很豪放,值得我辈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3 08:04 , Processed in 0.3760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