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80|回复: 0

艺海珠尘[默庵艺术随笔]---徐生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5 02: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我第一次见到徐生翁作品的时候,像吃了黄连,久久的说不出话,只觉得很苦很苦。他的作品流露出的苦涩近乎绝望,这种苦涩与绝望是心灵的,而决非我们今天所谓面目。
    我想起他的乡贤徐文长,也曾有过笔底明珠无处卖的感叹。徐文长笔下的那种狂放不羁,正是艺术家内心那种英雄失路,托足无门的痛苦的真实写照。与之不同的是,同样是一肚子不和时宜,到了徐生翁手里,居然变成一种老僧补衲式的沉静。
    徐生翁一直生活在绍兴,足迹不出乡党。作为一个在野的艺术家,徐生翁似乎天生就反感二王的风流儒雅。他钟情的是苍苍茫茫,剥剥落落的摩崖石刻。徐生翁不是天才,他的艺术其实还是从古人慢慢变来。他从北朝碑刻切入,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追源,迈过了魏晋,迈过两汉,迈过周秦。最终,徐生翁找到的东西,基本上已经属于“上古结绳时”了。这中间的每一步,徐生翁都付出了艰巨的努力。实际上,他都是用自己的心灵,把他们重新改造了一编。比如汉隶中,就是清丽如<<曹全>>,到他手里,一点一滴的,最后变得是那样的高古。可里面的那种温柔敦厚,却明明白白就是从<<曹全>>中来。徐生翁常自诩村夫野人,其实这无非是表明他的一种不合作的心态。他作品中的内蕴,恰恰是一种含金量非常高的书斋文化。真正的村夫,恐怕还是觉得潇洒漂亮的字才叫美。艺术中,美与丑,俗与雅,从来都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徐生翁所处的时代,北碑风气,逐渐成为强弩之末。在他最后的时间里,沈尹默正欲树二王大旗于沪上。可在别人还在为北碑南帖笔法异同争论不休的时候,徐生翁却用一种近乎偏执的状态,完成艺术的飞跃。在今天看来,徐生翁那种高古的背后,竟是一种惊人的现代。这种现代感足以让今天许多现代书法的创作者们汗颜。换句话说,徐生翁最终超越了自己所处的时代,这也是徐生翁在今天的意义所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5-14 07:54 , Processed in 0.3393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