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成如是说 ——关于书法审美标准的系列访谈之一 时间:2008年4月15日下午 地点:松竹草堂 采访者:风行客 medialei 1、“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 http://www.freehead.com/thread-6646609-1-1.html 2、不是撤销协会,而是“断奶” http://www.freehead.com/thread-6646609-2-1.html 3、“优美”与“壮美” http://www.freehead.com/thread-6646609-3-1.html 4、“自律和有序,是网络的生命” http://www.freehead.com/thread-6646609-4-1.html 5、“古人论书,兼论其人生平” http://www.freehead.com/thread-6646609-5-1.html 6、“识时务者为俊杰” http://www.freehead.com/thread-6646609-5-1.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quote] 1、“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
刘正成: 蔡树农那篇文章,是有代表性的。其中邵秉仁先生的意见,明确反对“丑书”。他说曾翔那是糊涂乱抹,劝王镛也不要那样搞了,还要当面对王镛说。因为他是中国书协副主席,所以他的话影响面也比较大,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正好这两天我正在写徐渭的书法评论,徐渭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这句话,揭示出不光是书法艺术、包括所有艺术的审美心理上面的第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曲高和寡。 一个书法大家,他的作品必然有他的独创性和前瞻性,他是走在所有书法家前面的。只有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书家。 比如王羲之,他刚出来的时候是“新体”嘛。古雅,远远不如锺繇,说他“家鸡野鹜”。这说明他的书法在当时并不被所有的人接受。接受他这种“新体”的,只是王献之、谢安他们一帮趣味相近的东晋文人士大夫书法家。从更广泛的受众群体看,他们的接受是滞后的,所以才会有“家鸡野鹜”之说嘛。 徐渭这段话,谈的是古今艺术中的通例。他的画也是潦潦草草,不求形似。当时那是“吴门四家”的时代,你看那文征明,多精致呀。还有唐寅,也是很精致的。他和他们是格格不入的。可徐渭却认为自己是: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他在书法上自视很高,认为第一是书法,他不在意这个画,他画画基本上是换点米呀、换点钱呀什么的。 结果呢,他死了六年以后,袁宏道把他挖掘出来,啊,厉害!袁说他的诗、文,我们明朝第一。说他的书法“当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当时还没论到他的画呢!他的画,一直到石涛、八大才被看重,一直到郑板桥、扬州八怪,他的画第一了!袁宏道是文学家,他反对王世贞等人的明后七子。他赞赏徐渭诗、文那种“本色”气质,不用典,清新自然、乡间俚语都可以入诗入曲。 你看,徐渭自己认为书第一;袁宏道认为诗第一;到了石涛、八大、郑板桥、齐白石,那就是画第一,他们都成了“青藤门下走狗”了!(笑声) 风行客: 哈哈……,是有个历史过程哈。
刘正成: 当然是徐渭走在前边了。这是审美认识的超前性,超前性就会不被同时代人认识。所以,“高书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就是这样一个逻辑。 所以,我认为这位先生,他就是没看懂,没看懂王镛。 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哈!(笑声) 风行客: 高书不入俗人眼哪! Medialei: 而且好玩的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格儿。从这个格儿往下看,那就是不堪入目。往上看,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懂那个最高的,这里有层次的差别,也有趣味的差别。
风行客: 这好像比刘炳森那时候进了一步。刘炳森那时候是提“丑书”,用大众的美丑判断来评价书法。他现在不提“丑书”了,但他说你这是糊涂乱抹,你这不是传统的用笔方法。 前些日子我们有一个帖子,是做那个张羽翔。有一部分网友就顽强地认为,张羽翔不懂笔法,在笔法上还没入门儿呢。 Medialei: 这个帖子是我做的,其实我做这个帖子的目的,恰恰是想让人们关注张羽翔在用笔、笔法上的思考和探索。结果有人说他不懂笔法,哈哈……
风行客: 关键是书法这个起点,这个门槛儿是什么?这个大家的认识还不太一样。 昨天网上有一个帖子,是石开、于明诠、还有朱新建三个人接受《藏画》杂志记者的一个采访,题目叫《书是什么?法是个啥?》这里面也讨论到书法的底线是什么?于明诠他们就认为,这个底线太低了。是个领导干部,是个普通人,哪怕平时没有任何功底,只要敢拿起毛笔来写上两笔,就都成了书法了。 评价书法的非书法因素太多。这个人的地位、名气,哪怕是个电影演员、相声演员,写两笔,也是书法。我们要不要给书法设定一个最基础的门槛儿,就是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懂书法了。你写的这个字才能称之为书法。 还有就是书法能不能脱离汉字?大家的看法也不一样,于明洤就说,我认为书法可以脱离汉字。因为有些书法形式,象大草哇什么,大家已经都看不懂了,已经是纯艺术了。在看不懂的情况下,只要有笔、有墨、有线条的表现力什么的,就可以成为独立的艺术。朱新建呢,他就主张不能脱离汉字,脱离汉字那就不是书法。 结果呢,导致现在出现这么一个局面,就是泛书法,到处都是书法,什么水平的都可以称作书法。
Medialei: 造成现在这种混乱局面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大概就是九届国展的评选。因为别的那种争议历来都有,见仁见智,孰是孰非,这很正常。但是通过国展认定的某种尺度,它会被下面那些没有判断能力,同时又急于有所成就的人盲目的追捧。把握住这种尺度,是很快就能看见实惠的。这一下子就乱了。 风行客: 还有,恐怕和这个“反丑书”的矫枉过正有关系,刻意的强调所谓的传统,怎么能写得像。
刘正成: 我觉得,在书法家这个范围里,谁写的好,谁写的不好,大家是很清楚的。你比如说北京、天津这些地方,谁的魏碑写得好,谁的篆隶草书写得好大家心里都有一本帐,是没有必要争议的。刚刚跨进这个门槛的人,当然他不清楚。 这个在其他领域里也一样,音乐界,谁作曲做得好,京剧界,谁唱的好,那不明摆着么!梅兰芳,马连良,尚小云……,很清楚的摆在那儿。 书法艺术,真正到了一个层次,也是非常清楚的。就像王献之那个故事,一次王羲之到建康去,临走的时候在墙上题写了一幅字,王献之就上去把它刮掉,然后自己重写一遍。他很得意的以为和王羲之没什么大区别。可王羲之从建康回来以后这么一看,说:这几个字怎么写成这样,我当时一定是喝酒喝醉了罢?献之大惭!什么意思呢?小王以为自己不错了,可以乱真了,可大王能看出来,眼力就不一样。 这个王献之,还不停的给谢安写信,有事没事总给写。可谢安不给他回信。有一次碰上谢安了,他就问,我给你写了那么多封信,你为什么老不给我回信呢?其实他的信里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就是想让谢安看看,我的字怎么样?想得到谢安夸奖!(笑声)谢安知道他这个小心眼儿,最后干脆直说了,你的字呀,不如你父亲! 这个例子说明,在这个群体里,观念是相近的。在一个时代,在一个层次,比如北京,谁写的好一点,谁写的差一点,互相之间都是有谱的。说你是书协副主席你就写得好,没有人会这样认为的。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现在这种混乱呢?恕我直言,这个混乱是宣传部门造成的。一个协会谁去当主席,谁去当副主席,应该是按你的本事了,都是由同行们选出来的。宣传部呢,他要负责每次换届人选的推荐,这个推荐名单,就坏了。宣传部本来是好意的,我要选拔德才兼备的人嘛。这个事如果由宣传部的文艺部门来管,就好多了。因为文艺部门经常和艺术界联系,了解情况。可现在不是文艺部门来管,是干部部门来管。干部处哪能配备懂艺术的专家呢?没有。他只能听人推荐,听各地领导推荐。一般的老百姓哪能见到领导呢,能见到的都是些当官的“书法家”。然后他们就来一个“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宣传部门如果选的是党的宣传干部,肯定选的准,是毫无问题的。文艺,就难说了。你又不可能给宣传部配备的干部都是文艺专家。他也不可能呀,不像过去,是茅盾、郭沫若、贺敬之、王蒙这样的人作有关文艺的领导,他们当然懂行了。谈书法,毛泽东最懂行,他请谢无量吃饭,称他为“海内一家”。 方毅同志水平很高,我与他聊书法获益很多。你刚才谈到刘炳森先生的字,我曾经在闲聊中听贺敬之同志谈过他对刘先生的字的评价,很有专业水平,让我很受启发。所以这个分管领导干部很重要,如果他缺乏书法专业修养,他就只能喜欢那些俗气的。 吳冠中先生说文艺界已经变成官场。而且往往呢,这个写得好的人,他可在待人接物特别是官场逢迎这一套本事不大,甚至还容易被人抓住毛病。要这样那就更完蛋了。最后上去的,可能都是些没毛病的,人没毛病,可他书法有毛病呀!(大笑声)这样一来,就把这个事情搅混了嘛,老百姓就不知道该听谁的了。最后连艺术家本人都怀疑自己,哎,我写的这个究竟对不对呀?要说你水平高,你怎么不是主席、理事呵? 这是造成文艺标准混乱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学原因。所以邓小平同志说,党政工作要分家。文艺家协会可以有党的领导,但必须由党内文艺专家来做,不能随便安排照顾级别待遇的行政干部。来书协的领导干部,宣传部的领导一般都要特意嘱咐,你去了协会以后不要写字,要专心做好党务工作。其实这根本不可能嘛!他一写,就展览,谁敢不喝彩,还卖出好价钱。这是由他的行政地位决定的,有示范作用,下面和社会上就跟着,以为他那个就是好东西。绝大多数老百姓又没有这个艺术分辨能力,只能看协会的专业“职”数。这就把事情搞乱了嘛。 前面谈的那位当面指教王镛、曾翔的同志,如果他不是书协副主席,他说的话就不会登到报纸上去。就因为他是副主席,就登到报纸上去了,而且以为这是指导性的意见。文艺体制需要改革,结症就在这里。30年来,经济体制经过改革,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呀!只有我们的文艺体制,60年来没有改革。
风行客: 所以说,中国书法家协会也有一个蜕变的过程。刚刚成立的时候,还都是专家。慢慢的,越来越不专家了,越来越不专业了。 刘正成: 刚成立的时候,是茅盾给写的祝词呀!沙孟海、林散之、启功、赵朴初……,都是领导成员嘛! 文艺体制需要改革,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建国初期,我们要巩固政权,要宣传共产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和文艺工作是不分家的。几十年以后,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变了,宣传就是宣传,文艺就是文艺,二者的内在规律、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文艺也是一种生产力呀,而且是国家的软实力。这种文艺生产力的发展,是需要它的规律的。如果不按它的规律办事的话,那文艺生产力肯定就被制约起来了。这就是吴冠中为什么说,不把协会解散的话,美术没希望。 这个事,本意是好的。你这么多群众团体么,人这么多。我派个党的工作者,为你们服务,协调你们的矛盾,这个最初的用意是好的。你来做党的工作,这没错。你一来,就成了书法家了,而且是协会的副主席。这就把这个事情搞乱了嘛! 最近网上议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换届,搞出18个副主席!有好多都不是真正的专家,各个渠道都在给宣传部推荐副主席。这就坏了,太不严肃嘛。上面,组织部门,也没什么错,有什么错呢?他给派来的,也是个好人,也没贪污,也没盗窃。但是,谈到国家的高雅艺术,谈到审美标准的时候,谈到文艺生产力发展的时候,我们就得认真一些了。 我当时有一个尖锐的观点,和一些领导同志的观点不一样的。我认为,县一级书协,地市一级书协,是搞普及的。国家书协,是搞提高的,提高整体水平。按照毛主席的说法,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你国家书协搞了普及,那谁来指导普及呢?“书法进万家”,那是县、市级书协的事儿,最多是省工会干的事儿。国家书协,是提高的最高的机构,应该代表民族文化的制高点的机构。
Medialei: “书法进万家”这个口号,就是很滑稽。还有一个滑稽的口号是“推出大家”,大家,那是可遇而不可求,各方面的机缘凑够了,才可能出一个或几个。还以为是影视明星呢,这能推出来? 刘正成: 这就是我们国家工会工作长期以来的方法,推出模范代表,选举先进、优秀人物。我们很多书协的同志,以前就是做工会工作的,群众艺术馆的、文化馆的,工厂宣传部的。像我,以前就是工厂宣传部、工会出来的嘛。正是书协目前这一套。按照这套选模范、选先进的办法,那徐渭肯定就选不上。(大笑) 王铎说,这个论道啊,就是三五几人在荒山野岭里面,泡着茶,慢慢的品。今天情况变了,书法大众参与是社会进步,但书法的审美却是个细活。这个事儿怎么能投票“海选”呢?那个“推”,就是投票嘛,那当然就不行了。 风行客: 就是说,这些操作方法,都是不符合艺术规律,违背艺术规律的。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
GMT+8, 2024-11-23 03:46 , Processed in 4.31575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