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478|回复: 26

苏轼 梅花诗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26 21: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喜欢东坡先生了,再来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05-4-26 21:5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梅花诗帖

0
135_3_1.jpg
发表于 2005-4-27 15: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梅花诗帖

本来想点击这里拜读堂主研究心得,不想只有贴图。如此这里岂不是名作贴图区了。供参考。
发表于 2005-4-27 2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梅花诗帖

黑乎乎的把苏书给糟蹋了。
发表于 2005-4-27 22: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梅花诗帖

东坡草书佳作不多,此其咏梅诗,曰: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其书初颇平缓,心渐激荡,终竟狂草,所谓曲终不见只颠狂。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4-29 10: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梅花诗帖

河套山人此语可真令我惭愧了。一来当时贴的匆忙,未及多想;二来也是想先多听听各位方家的高见;三者自己偏爱于此,恐怕说出来的均是主观之辞,于研究无益。
东坡先生少作草书,而此帖一出,既成经典,实不能不令后世人叹服。观此帖字体、用笔的逐渐变化,不难看出其当时心态的复杂变化,由平缓而渐恣意畅达,笔气洋溢,有法亦无法,见情见性,实乃书中精品。若能结合诗中意境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则更能窥得字中真意。
窃以为,为书者,若能以真心注入笔墨,方为上品。可叹当今世人,再无此高手。
发表于 2005-5-8 14: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梅花诗帖

感谢堂主解说。这梅花帖我是初次见,已下载了并放在计算机桌面上,每日细细观赏。
发表于 2005-5-14 10: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梅花诗帖

最喜坡翁!
发表于 2005-5-18 10:2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梅花诗帖

坡翁有一"楚颂帖"传世,不知哪位可有?
发表于 2005-5-18 11: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 梅花诗帖

苏轼的字中总是有一种拿人的东西(透彻骨髓,深入心底),或可名之曰“文人气”,纯粹自然流露,用不得半点作意,一般人效法只能是作态,弄不好令人作呕。令人惊奇的是,苏轼的这种艺术表现,在现代仍然如此有生命力,受到如此喜爱,真是只此情境万古同了,个中缘由值得深思。近日读到听雨斋主人一篇谈孔子的文章,以下转贴在这里,我觉得可以作为理解苏轼书法的一个参考。以下为听雨斋主人的文章(未征得本人同意,如有冒犯,请谅解):
                                 由着性子的圣人
                            听雨斋主人 @ 2005-5-9 20:58:37
       孔子绝对不是太上忘情之人,他的感情,包括喜怒哀惧爱恶欲,在古代圣贤中,表现的最为强烈和突出,且传诸弟子,载诸典籍。而且这种情绪一点也不矫饰,完全出于普遍的人性,令后人不时深有同感,不禁觉得我和圣人想得也差不了许多了,顿生“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向善之心(孟子·告子章句下)。

      《中庸》开篇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性,即是性情;率性,就是任其自然,不矫饰;修道,就是保持好这种符合人性的自然状态。中,就是恰到好处的性情;庸,就是用。《中庸》,就是说了如何把人的性情用好而已。中庸之道,这是孔子认定的人生最高境界。他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所以说,任何教育都应是本于人之性情,都应是顺乎性情,陶冶性情,而不应是违背性情,戕害性情,泯灭性情。朱熹把“性”解释成“道心”、“理”,这不是“我注六经”,完全是“六经注我”,把一段活泼泼的话解释得生意索然。极高明而道中庸,真正的中庸之道,就是性情中人之道。

       孔子正是性情中人。他的言行背后,都有一种勃然情绪。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第四)。他写《春秋》,行文之中寄寓褒贬,实际上就是一种喜怒爱恨情绪的具体表现。《论语》上记载的他的很多言行,简直就是情绪化的东西,阅读时一定得参照当时情境才能准确理解其本意。而圣人得伟大之处,也正是在此:喜怒哀乐未发之时,谓之“中”,固然正好;而一旦发作出了,又都合乎义理礼节,谓之“中节”,又是好。孔子称之为“从心所于不逾矩”(论语·为政第二),朱熹所谓:“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这话他说对了。一般人随心所欲很容易堕落为小人,而孔子随心所欲竟然出落成了圣人。

       我崇拜的孔子,正是这种由着性子的圣人。(全文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0 00:54 , Processed in 0.1640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