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314|回复: 1

何绍基《跋玉版洛神赋十三行拓本 》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7 17: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何绍基《跋玉版洛神赋十三行拓本 》读后
    何绍基《跋玉版洛神赋十三行拓本 》篇幅不长,但却是一篇很有嚼头的跋言。何绍基一开始就说:“(玉版洛神赋十三行)意思奇矫,所谓‘外人那得知’者,直亦不欲其遽知耳。”“不欲其遽知”,意思是“不想让别人马上知道”。古人写字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不会为难后人,都是那些“不欲其遽知”的人,把本来不玄乎的笔法搞玄乎了。
    何绍基接着说:“唐则诚悬,宋则东坡,根矩秘传,波澜不二,良工不示人以朴,故亦无道破及此者。”注意,“良工不示人以朴,故亦无道破及此者”,这句更有意思。你以为名家随手都能写出成功的作品吗?不是的,写得不好的藏起来了。为什么?“良工不示人以朴”嘛。要是拿出不成功的东西来,那怎么当得起“著名”两字?“故亦无道破及此者。”这是行业的潜规则,不会道破。谁要是道破,那这个人一定是不懂行规。
    何绍基接着说:“然非如此佳刻,亦何从窥其津逮耶? 刘文清跋云:‘唐人临本,亦从永兴法中来。’唐临断不能臻此,谓是唐模可耳。至永兴法出智师,而不能尽其浑融变化之妙,于子敬此帖风马牛也。”何在这里下了一个断语:玉版十三行不是“唐临”,而是“唐模”——这是很重要的结论。
    接下来对刘文清的批评就很严厉了,有点骂娘的味道。他说:“(刘)文清书格到宋人,而短于鉴别,故所见如此。尝怪坡公书,体格不到唐人而气韵却到晋人,不解其故。”意思是你刘文清自己水平还不够,书格才到“宋人”(这是评判一个人书法水平的含蓄而又简洁的表述。比如,说你的字写得真好,书格到清人。实际上在骂你。文人的厉害就在这里。春秋笔法,一字寓褒贬。)你怎么能理会晋人小王笔法的精妙呢?加上又“短于鉴别”,所以才有“(玉版十三行)唐人临本,亦从永兴法中来”这样荒谬的结论。但是,我何绍基还是可以原谅你一下的。因为你水平还没我高,心理上占优势。
    接下来是何绍基自己的理解:“既而思之,由天分超逸,不就绳矩,而于《黄庭》、《禊叙》所见皆至精本,会心所遇,适与腕迎。子敬《洛神》则所心摹手追,得其体势者,来往焦山,于贞白《鹤铭》必间坐卧其下,遂成一刚建婀娜百世无二之书势,为唐后第一手。”为什么“坡公体格不到唐人而气韵却到晋人”,原因是:一、天分超逸;二、所见皆至精本(注意这句);三会心所遇,适与腕迎。何绍基对陶弘景(谥贞白先生)所书镇江焦山《瘗鹤铭》也推崇备至,于此一并赞扬。
    最后,他说“余生也晚,若起公于九京当不以斯言为谬误。但恐以漏泄秘蕴,被公呵责耳。斜正信绌不使一直笔,能临楮出此意耶?腕际纵横,胸中兀傲,自然造此耳。明贤乃无睹斯境者,为松雪所缚也。”注意最后一句,实际上是说,明人啊,大都被赵松雪的光芒笼罩住了,束缚住了,所以不能达到“腕际纵横,胸中兀傲”的“自然”境界。
发表于 2005-7-14 08: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绍基《跋玉版洛神赋十三行拓本 》读后

分析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6 14:42 , Processed in 0.2299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