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清閟閣閣主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20: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尺牘書法雖不像其它形式書作之刻意求精,但其自然率意,反而更能忠實地透露出書寫者之真正水平與實際風貌。書寫尺牘時,手隨心轉,自由揮灑,不受任何拘迫,書者之功力在最自然的情況下流露,所以尺牘中常出現極精彩的作品。歷代書家們的代表書蹟中,有不少即是屬於尺牘類,這些尺牘除述往還之情外,更成為書法史研究的重要資料。蓋尺牘中未署年款者,其內容可詳加考證,從而訂出其書寫時間,待其尺牘之書寫時間一一定位,尺牘即可成為研究個人書風發展的基點。因此,經由書家之尺牘作品,可一窺其個人書風之演變;更可由同時期書家之尺牘中,看到時代書風發展之脈絡。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20: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以米芾之書風研究為例,米芾四十一歲以前之書蹟均署名為「黻」(註 27),故署押「黻」之尺牘中,清楚呈現出其早年書風。本院藏兩通署名「黻」之米芾尺牘,一為「送提舉通直詩牘」,又稱「三吳詩帖」,另一為「致知府大夫尺牘」,又稱「長者帖」。(註 28)二牘雖未署年款,但經由稱謂、內容及署押之考察,可斷定其書寫之時期。「三吳詩帖」受書人為米芾在長沙為官時之同僚,考米芾官長沙時間自熙寧八年(1075)起,至元豐四年(1081)止,是知「三吳詩帖」當為此時期所書,亦即米芾二十五歲至三十一歲間之作品。「長者帖」受書者不可考,然由受書人稱謂「知府大夫」中「府」字闕筆判斷,此牘書寫時間當不早於元豐八年(1085),蓋「府」字之闕筆,係避宣仁高太后(哲宗太皇太后)之父高遵甫之名諱,「府」為「甫」之嫌名,故亦須避之。宣仁高太后自元豐八年(1085)三月起垂簾聽政,令中外避其父名諱,此為該牘書寫時間上限之證明。元祐六年(1091)九月太皇太后卒,遂取消「遵甫」避諱。另外,由署款「黻」字得知,其書寫時間必不晚於改字為「芾」之元祐六年(1091)。由上述避諱與改字二點,可確定「長者帖」係米芾三十五歲到四十一歲之間所書。(註 29)「三吳詩帖」與「長者帖」二牘皆屬米芾早期書作,用筆尚乏姿態,不若晚期筆法之精熟多變化,如「三吳詩帖」第八行「秋」字與「長者帖」末行「大」字之撇筆,均粗重直率而少變化。不過,由於「長者帖」之間書寫時間比「三吳詩帖」晚了五到十年,所以行筆上,「長者帖」較為流暢。「三吳詩帖」結字緊峭,猶存歐字體勢;「長者帖」則結字傾側,尤其首行「再」、第四行「情」、與第七行「舟」等字,其豎鉤向右斜下之體勢,已漸具個人獨特風貌。由此二牘之研究可知米芾早期書風大約於三十一歲以前,尚在臨習古人階段,未能推陳出新,三十至四十歲間,個人特殊風格逐漸成形。若與米芾自述書風成長過程之語:「壯歲未能立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註 30)兩相對照,則此二牘正是「壯歲」至「立家」前之例證。

註  27:
關於米芾由「黻」改為「芾」之時間,最早提出者為翁方綱(1733-1818),其論證詳見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頁311。

註  28:
「三吳詩帖」與「長者帖」收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四家墨寶冊」第十一開與「宋諸名家墨寶冊」第十二開。

註  29:
此二牘書寫時間之考訂,參見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頁331-333。

註  30:
米芾,〈海岳名言〉,收錄於《宋元人書學論著》(臺北:世界書局,1972),頁l。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20: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米芾《送提舉通直詩牘》
99_362_2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20: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米芾《致知府大夫尺牘》又稱「長者帖」
99_362_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20: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書家傳世尺牘中署押之寫法變化,也是書法史研究的斷代基準之一。如米芾署款為「黻」之尺牘必為四十一歲以前所書,至於四十一歲以後署名「芾」之尺牘,可由其內容考訂年代,研判出其先後次序,從而得以明瞭米芾後期書風之變化。以其書「致景文隰公尺牘」為例,此牘署名「芾」,但無年款,全文如下:
芾篋中懷素帖。如何。另長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見。便驚云。自李歸黃氏者也。芾購於任道家一年。揚州送酒百餘尊。其他不論。帖公亦嘗見也。如許。即併馳上。研山明日歸也。更乞一言。芾頓首再拜。景文隰公閣下。
  米芾此牘係書予其翰墨友劉季孫(1033-1092)者,劉氏字景文,北宋知名鑑藏家,因蘇軾推薦,於元祐六年(1091)除命出知隰州(今山西隰縣),元祐七年(1092)到任月餘即卒。據米芾《書史》與《群玉堂米帖》中記載,知米芾欲以歐陽詢二帖、王維「雪圖」六幅、犀帶一條、硯山一枚、及玉座珊瑚一枝,交換劉氏所收王獻之「送梨帖」,而劉氏因蘇軾喜愛芾之硯山,欲以硯山贈軾,遂許之。芾因硯山已被好事家王詵(約1048-1104以後)借去,久不歸還,遂書此牘與景文,欲另加懷素一帖,以換獻之帖。然景文至隰州任,月餘即卒,故未能成交。由此可推知此札當書於元祐六年景文赴隰州任前,時米芾年四十一歲。(註 31)此時米芾之書藝已脫離「集古字」階段,而漸入化境。通幅筆致瀟灑,結體俊邁。行筆由緩而急,氣勢愈見雄強,末二行,先以急速使轉之連筆,一氣呵成,復用點劃分明之重筆,頓挫至終,如此書風正是沉著痛快之體現。此牘款署「芾」字寫法代表了剛改字時期的風格,其橫劃較長,取法褚字之波勢,點劃慎重而略顯遲疑,與較晚期之「芾」字寫法大異其趣。  


註  31:
此牘收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四家真蹟冊」第10開。關於此牘書寫年代之考證有二說:一為元祐六年,參見曹寶麟,〈米芾篋中帖考〉,收錄於曹寶麟,《抱甕集》(臺北:蕙風堂,1991),頁59-69;一為元祐末紹聖初年間。參見徐邦達,〈米芾景文隰公帖〉,《古書畫過眼要錄》,頁343-345。今從前說。
99_362_2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20: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清和帖」為米芾較晚之尺牘,全文如下:
芾啟。久違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趨召。不得久留。伏惟珍愛。米一斛。將微意輕。悚仄。餘惟加愛。加愛。芾頓首。
  崇寧四年(1105),米芾五十五歲,是時芾尚在無為軍,其後召為書學博士。此牘中「衰年趨召」之語,當即指受召赴東都,任書學博士事,故此牘書寫時間必不早於崇寧四年。米芾五十七歲過世,書此牘時已五十五歲,故以「衰年」自稱。(註 32)此時米芾寫「芾」字,橫劃較短,點劃呼應,運筆圓熟,已無初改字時之拘謹。(註 33)米芾「致景文隰公尺牘」與「清和帖」二牘,代表了改字初期以及改字後期款署寫法之變化,其它無年款之書蹟,均可以此二牘作為斷代基準。  


註  32:
此牘書寫時間之考訂,參見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頁364。

註  33:
關於米芾改字後,「芾」字寫法之差異,參見曹寶麟,〈米芾竹前槐後詩帖考〉,收錄於曹寶麟,《抱甕集》,頁141-147。
99_362_2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20: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除了前述作為書家風格發展變化,以及書蹟斷代之資料外,宋代冊頁中的尺牘尚保留了許多較罕見的書家和歷史人物之作品,因此更增加了冊頁尺牘書法之藝術與史料價值,如北宋王安石(1021-1086)與南宋陸秀夫(1238-1279)二家書蹟流傳絕少,幸於本院收藏中存有二人尺牘冊頁各一開,使其風采得傳於世。這兩件珍貴的尺牘就是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牘」,又稱「過從帖」,與陸秀夫「致義山尊兄長尺牘」,又稱「群玉帖」或「義山札」(註 34)王安石書得無法之法,甚為當時蘇、黃、米等大家讚賞,黃庭堅曾云:「比來士大夫,惟荊公(安石尊稱)有古人氣質而不端正,然筆間甚遒。」又曾云:「荊公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蕭散簡遠,如高人勝士,敝衣破履,行乎大車駟馬之間,而目光已在牛背上矣。」《宣和書譜》亦載道:「荊公作行字,率多淡墨疾書,未嘗經意。」(註 35)由「過從帖」觀之,書史記載確為的評,其書清勁峭拔,飄飄不凡,真所謂橫風急雨,不事雕琢,自有法外之趣。陸秀夫之忠義氣節為世所重 ,英年早逝,雖不以書名,然其尺牘書法自有可觀之處。其書質樸清雅,無絲毫矯作,一派純任天然,觀其書不覺俗念全消。睹書思人,正如仇遠(1247-?)題識所云:「忠烈之氣,奕奕浮動紙上,百世之下,使人感慨。」(註 36)  
註  34:
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牘」收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人法書冊(一)」第十二開。陸秀夫「致義山尊兄長尺牘」,收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人法書冊(四)」第二十四開。
註  35:
黃庭堅及《宣和書譜》引文俱見馬宗霍輯,《書林藻鑒》卷九(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頁210。
 
註  36:
仇遠題識書於尺牘對幅,全文參見台北故宮博物院編,《故宮書畫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卷三,頁212。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20: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王安石《致通判比部尺牘》,又稱「過從帖」
99_362_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4 2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陸秀夫《致義山尊兄長尺牘》,又稱「群玉帖」或「義山札」
99_362_28.jpg
发表于 2004-12-17 0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代冊頁中的尺牘書法--------------朱惠良

这样的帖子是值得收藏和值得研究的。希望楼主多上这等大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2 01:34 , Processed in 0.1670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