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18|回复: 2

鄧石如之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 17: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鄧石如之子――
                        鄧傳密及其篆刻藝術
     
     鄧傳密(1795――1870)原名尚璽,後更名爲傳密,字守之,號少伯(一作少白)。爲有清一代書法篆刻大師鄧石如53歲時所得之子。
     據《懷甯縣誌·文苑傳》載:“傳密十一歲而孤,卒能紹述先業而昌大之。”
     其實,傳密何止“十一歲而孤”,在其七歲時生母沈氏卒,八歲時又經歷了其父續弦(取邑人程氏爲妻)的家變,逾二年,其父卒。
     鄧石如卒後,鄧傳密曾一度住在安慶西門外大觀亭畔天花庵――完白山人讀書處(即余之沐喜堂東隅)。後由山人生前好友李兆洛“攜遊浙粵,教育如子弟然”。由於李氏對傳密的關懷甚篤,傳密眼界日漸開闊,學業日進。時逢龔自珍、何紹基、包世臣等文壇俊顔,對他莫不“引重與交”。此與鄧完白當年頗受梁巘、梅鏐、曹文植、劉鏞、姚鼐諸賢的推重別無二致。其才、其學、其識不難想見。
     爲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書法篆刻藝術水平,更多地搜訪乃翁“隨手隨佚”的法書印作,傳密可謂不辭辛勞。道光年間,曾往返于北京、山東二地,至咸豐年間旋轉徙江湘等地,凡歷時十餘載。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也。自此,其學業日進,名聲日隆,書藝也漸入妙境。
傳密的篆、隸書,穩練持重,筆酣墨飽,深得乃翁的精髓;行草書更是步入乃翁的堂奧。傳密之爲文、爲書,世不以爲鮮,惟其篆刻流傳極少,無由多飽眼福。
     近無意得見傳密1846年前後在常熟爲收藏家張約軒和大書家楊沂孫所刻三方印章(見附圖),實屬難得。
     圖一“約軒過眼”一印,從印風上分析,當是規模乃翁“筆歌墨舞”(圖二)的。從有關資料上得知,“筆歌墨舞”一印後來爲傳密訪得,得此佳構,自然是朝夕把玩,體會尤深的。以致其在爲張約軒鐫“約軒過眼”一印時,乃翁的精神風貌也就極爲自然的流露在傳密的刀筆之下。所不同的是傳密之作更趨強調和注重“印從書出”這一嶄新的印學思想,追求散宕靈動的藝術效果;其邊款亦宗法乃翁,信手走刀,刻得輕鬆安詳,饒有古趣。
圖二“楊”和圖三“子與”二印系傳密爲其書友楊沂孫所刻。
     “楊”字印式作正圓狀處理,這在乃翁的印作中似不多見,然筆姿刀趣卻是從乃翁中來。從“木”部到“易”部,恰如柔毫蘸飽濃墨後盡情寫去,由濃到枯,不僅起到了平衡輕重的作用且也給人以“潤含春雨,乾裂秋風”的美的享受。
     “子與”一印,顯然是胎息完白翁“子輿”(圖四)而有所變化的。“子”字“口”不襲乃翁橢圓狀,而是上圓下方,極注重和強調起筆、行筆、收筆的微妙變化,加上下部那向左一勾,頓使全字精神粲然;“與”字上部筆道略細於右字,以求繁簡有別,與下面兩個“又”部形成了“疏可走馬,密不容針”的對比。再,“又”部又不同于乃翁作“拱拳”狀,而是齊頭並舉,且六道向上的線條的曲與直、粗與細的變化顧盼有姿,這等避易就難“能於同處求不同”的匠心處理,著實令人欽佩。
     遺憾的是,鄧傳密的印作除此及部分自用印外,至今還未見他譜有所錄。以傳密近六十年的藝術生涯來推想,相信不會僅此而已。
     奇怪的是,史料上竟只言其書而不言其印,就連那位樂於在自己的作品上敲打傳密印章的楊沂孫,也只說過“(傳密)敦樸能詩,篆隸有家法”的話。故而,百餘年來,在論及“鄧派”傳人時,也只言包世臣、吳讓之、王爾度等,獨不語山人之子鄧傳密。我以爲,這似是印學史上一個不大也不小的疏忽。
                           此文寫於1992年9月並刊發於相關報紙,今揀出稍作改動。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17: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鄧石如之子――

邓传密印
99_347_1.gif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17: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鄧石如之子――

邓石如印
99_347_2.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25 20:44 , Processed in 0.1396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