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05|回复: 8

谈一点苏轼,请正成先生指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2 12: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篇应酬文章,发在这里
                寻找自我
                  —苏轼文学的精神分析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春,京师发生了一场骚动,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知贡举欧阳修从府廨出门,便遭到落榜士子的围攻,以至“街逻不能制”。这场骚乱,标志了以“西昆体”为代表的唐末、五代形式主义文风的失败,和以欧阳修为旗帜的北宋古文运动的胜利。从此以后,学以致用、学问与现实相结合、形式服从于内容,人的心境、意绪成为文艺活动的中心,终于成为宋代文坛的“正统”。
     当时,欧阳修考试礼部进士,虚龄22岁(1)的苏轼(2)与弟弟苏辙(3)一同考中进士,这是苏洵(4)自1057年携二子进京后最风光的时期。当时北宋文坛的文风,“磔裂诡异”(《宋史•东坡先生本传》),苏轼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应考,一反“西昆体”的形式主义文风,得到欧阳修赏识。对于苏轼的应试文章,欧阳修本想评为第一,但因怀疑该文是自己门客曾巩所为,所以评为第二。稍后,苏轼又以《春秋》对义脱颖而出,“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就在苏洵父子名动京华的时候,这年四月(5),苏轼母亲程氏病故,苏洵携二子仓皇回川,置办丧事,直到1059年服丧完毕,苏轼一直没有实际的官职,1059年十二月,苏轼与苏洵适楚,次年(苏轼25岁)路过唐州,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但是没有就职,正式的政治生涯尚未开始,直到1061年(嘉佑六年),苏轼26岁时,通过直言极谏科制策殿试,才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凤翔府判官,于十二月到治所所在地扶风(今陕西扶风县)任职,正式踏上荣辱不定、政治风波迭起的坎坷仕途。
     由于苏轼的文化人格与当时政治环境无法适应,所以,命中注定的是,这样的仕宦生涯,必然要撕裂苏轼的文化人格,使他经常处在“自我丧失”的状态。可以说,苏轼的文学道路,正是一条“寻找自我”的道路。于是,我们才能通过苏轼的文学作品,读到无穷无尽的对政治生活的愤懑、疏离、逃避的文字,理解他“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深沉的“自我丧失感”;体会他那寻找“精神家园”的不懈努力,和“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悲凉感慨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荡胸怀,而这,正是苏轼努力找回“自我”的自宽自解之语。
     统观苏轼的一生,他无疑是一个文艺的天才,失败的政客。而他的文化人格的分裂与他的政治生涯的坎坷,又是互为因果,关系密切的。要考察苏轼的文化人格,寻找苏轼“自我失落”的过程,根据笔者的粗浅看法,要从文化的、政治的两个源头开始。
      一、“革新派”的“不同政见者”
     严格地说,苏轼对于当时的政治是主张改革的,在这一点上,他接近王安石“新党”,是革新派。但是,苏轼对于改革的看法,与王安石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苏轼应试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虽然不是苏轼成熟期的代表作,但是无疑是一篇“雄杰之文”,可是当时,王安石就有非议,以为这篇文章“全类战国文章,若安石为考官,必黜之。”(邵博《闻见后录》)。这件事反映了同一革新阵线的不同分野。他们二人在文风上的不同之处在于:王安石的论文重视道术而轻视辞章,苏轼的论文则在重视道术的同时,也重视辞章。
     如果说文风相异,王安石尚能忍受的话,那么,政见不同,却使王安石十分恼火,事实上,也正是这一点使苏轼受到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的排斥。
     1071年(熙宁四年),苏轼36岁,王安石改革科举,要“兴学校”。苏轼提出了不同意见(6),王安石改革受阻,十分恼火,利用手中宰相的权力,任命苏轼为开封府推官,打算“困之以事”,苏轼遂请求补外以避朝政,从此展转各地:
     1072年任杭州通判;
     1074年移知密州(今山东高密);
     1077年改知徐州;
     1079年移知湖州。
     1079年,苏轼于四月二十九日到湖州后,写了《湖州到任谢表》。这一谢表给本来在政治上比较被动的苏轼带来了新的麻烦,被诬陷为“诽谤”,七月二十八日,朝廷派皇甫遵到湖州追拿苏轼,苏轼于八月十八日因“乌台诗案”入狱,在狱时间长达四个多月,直到十二月二十九日才出狱,被连削两个官职,授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苏轼在其政治生涯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在这次斗争中,苏轼虽最终脱离虎口,但在“新党”得势期间,苏轼又屡遭迁谪,政治上一直走下坡路,思想也进入重要的转折期。
     1080年(45岁)二月一日,苏轼带家人到达黄州。贬谪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可以以此为界将他的一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即1080年前,苏轼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写了大量的政论、史论和有为而作的诗歌,充满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其议论大多观前世盛衰之际和古今风俗之变,引证丰富,雄辩滔滔,切中时病而不为空言。行文讲究引物连类和酝酿气氛,骈散结合,形成纵横磅礴的气势,流畅条达,委曲必尽,常发前人之所未发。后期,即1080年苏轼到黄州后,政治上的热情消退,变得“无所用心,”尽管他仍然以儒家的忠义思想自励,胸存浩然正气,但已参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一到黄州,他就寓居定惠院,沉迷于《易》学和《论语》的研究,并取得不少成果,写了《易传》九卷,《论语》五卷。苏轼作《易传》,为得是排遣精神上的苦闷,是明显的“苦闷的象征”。这一时期,是苏轼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走向道家消极“避世”思想的时期。此时,他的诗歌也开始沉迷“清冷”的意境,如《定惠寺寓居月夜偶出》诗云:“去年花落在徐州,对月酣歌美清夜。今年黄州见花发,小院闭门风露下。”颇多身世之感。
     1081年(46岁)四月,苏轼在黄州“故营地之东”置田躬耕,名之曰“东坡”。1082年,寓居临皋亭,在“东坡”建“雪堂”,自己书写“东坡雪堂”四字,作为建筑的牌匾,从此自号“东坡居士”。这时候,苏轼的隐逸思想已经非常浓厚。《赠孔毅甫》诗:“去年东坡拾瓦砾,今年刈草盖雪堂”。可以想见心境的悲凉。七月游赤壁,苏轼写了《赤壁赋》,十月第二次游赤壁,又写了《后赤壁赋》。二篇赋文,都充满了超然出世的思想,都是苏轼向外的开拓受到挫折后“向内转”的结果,建功立业的思想消退,而飘然出尘的思想滋长。这年所作的《江城子》词、《定风波》、《梦扁舟》等词,也都表现了浓郁的隐逸思想和悲凉心态。
     1084年(49岁)四月,苏轼调任汝州,寻访庐山、游西林,和山僧仙老交游,以山水自娱。1085年正月,苏轼又上书求住常州。经南京到常州。五月又调任登州。
     1086年,已是51岁,年过半百,知天命的苏轼,迎来一次政治机遇。这一年66岁的王安石去世,旧党重新得势,苏轼被招回朝,先后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位极人臣。但是正直的苏轼没有利用这次机会,他虽然受到“新党”的打击,但并不因受到旧党的重用而隐瞒和改变自己的政治观点,认为王安石的新法有一些已证明是有效的,不可一概废除,这又使他与旧党人物处于尖锐的矛盾对立状态,多次受到他们的诬陷,在朝中难以立足。
     从1086-1089年,苏轼虽然身在京师,但是总感觉周围的政治环境不适合自己的生存。所以从1089年(54岁)起,身为翰林学士的苏轼,在三个月内,连续上书,请求补外,被任命为龙图阁学士、调任杭州,开始了第二次漂泊:
     1089年七月三日,苏轼到达杭州。
     1092年,苏轼调任颍州;
     1093年,苏轼调任定州。
     1094年(元佑九年,苏轼59岁),哲宗亲政,重新起用新党,把屡受旧党排斥的苏轼作旧党要员处置,把苏轼贬到定州。苏轼刚刚就任,又被连削两职,贬为英州(今广东惠州市)安置,流放到时为瘴疠之乡的岭南。这一去行经滑州,在路途中,又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这一连串的打击使苏轼的思想更加消沉。苏轼到达惠州后,寓居嘉祐寺,开始寻访佛迹,和幼子苏过同游白水佛迹,十月十三日,又和程乡令侯晋叔、归善簿覃汲游大云寺。这些,都是苏轼思想上倾向佛老的明证。
     1097年,年过花甲,已是62岁高龄的苏轼被一下子贬到祖国最南端的海南,任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于是托付在惠州的长子苏迈照顾全家,单独和幼子苏过远赴海南。七月十三日渡海抵达当年荒僻异常的儋州(今海南儋县)。这次渡海,能否生还,苏轼是存有疑虑的。苏轼在儋州,度过了生计十分困难几年。直到1100年(65岁)五月大赦,苏轼才被任命为廉州安置。接着调任永州,行至英州,朝廷为他恢复了朝奉郎的职务,提举成都府玉局观。1101年(66岁),苏轼度岭北归,六月,上表请老,以本官致仕。七月就在常州逝世。
坎坷的政治生涯,使苏轼时时处于政治包袱不能实现的矛盾当中。而这,正是这个封建知识分子“自我失落”的根源之一。病逝前两个月,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这几句话,我们不难体会苏轼那深深的“自我失落感”。苏轼精神的“撕裂”的痛苦,确实是令人惊心动魄的。
      二、儒道释杂糅的“蜀学”思想
     政治经历对苏轼文化人格的影响,与他的思想存在密切的呼应关系。
     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又兼纳了道家和佛教的学说,显著特点是“杂”,他所倡导的蜀学就是融合佛、道、儒三家的杂学。各家思想似乎对他都有吸引力,然而,他是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的,又大致以“外儒内佛”的形式把二者统一起来。儒家的淑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互补,使他的人生观没有发展到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和伤感,他在以佛老庄禅超物我齐生死的空无思想化解人生忧患的同时,也含有一种儒家士大夫在恶劣的社会政治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挺立的意味。他援佛道入儒,又始终保持做人的气节,佛老的静达放旷用儒家道德人格的浩然正气来支撑,成就虚静高洁的心灵和淡泊超逸的人格。
     在苏轼的一生中,由于政治上的挫折,每当他用儒家的思想反观“自我”的时候,他就有强烈的“自我失落感”。苏轼自己说:“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些话深刻反映了他在周围社会环境中的“游离”感,他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融入自己周围的政治环境。他有的,更多地是先进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边缘人”的感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体验。他的歌诗,豪放中不免时光流逝的喟叹,“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洞仙歌》)大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功名未就的苦痛——而这,正是现实生活中的强烈的“失落感”。
     正是这种苦痛,使苏轼的思想“向内转”,建功立业的壮志难酬,只好“向内”寻求精神的满足。象历史上所有封建知识分子一样,对苏轼来说,佛老庄禅思想就是最好的慰籍。苏轼就是在佛老庄禅思想中找回了他的“自我”,找到了“最后的家”,佛老庄禅思想成了他自乐自适的乐园。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屡遭挫折,但是并没有走上“伤感”的道路,关键是有佛老庄禅思想的支撑。在自然、自由的诱惑下,苏轼的一生,寻山、寻僧,在自然山水中徜徉,目的就是在现实生活的缺憾之外,寻找一种精神的弥补。
     苏轼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的作品,就是山水游记和亭抬楼阁记。而这些作品,大多体现出一种“超然出尘”的思想倾向。如《超然台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凌虚台记》等,莫不深深打着梦幻烙印。苏轼的词,沉痛激越,但是透过豪迈的辞章,亦不难感受到“人生入梦”的深沉体验。苏轼一生,写了无数的山水景物诗,早年,他笔下的山川景物带有昂扬乐观的情绪,动感也比较强烈,但谪贬黄州后,他把政治上遭到压抑的苦闷消解于山光水色之中,出现了萧疏冲淡的风格,更加有意识地追求类于陶渊明诗那种平淡的风格。苏轼有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诗,而且作于不同时期,他在扬州时期的追和陶诗,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模仿陶诗,但惠州、儋州时期的和陶诗,则表现了他求仕不能、求隐也不能的自我排遣的心境,是“借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尤其是他在惠州时写的五十七首和陶诗,季情山水,游心物外,笑傲忧患而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第六》其三:
     
     新浴觉身轻,新沐感发稀。风乎悬瀑下,却行咏而归。仰观江摇山,俯见月在衣。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

     诗写得平浅而有味,“神似”陶诗。
     从苏轼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儒道佛思想的影响。早期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奏议、进策、杂说等议论文中。到晚期,佛老思想滋长,主要体现在记叙文和诗词中。在苏轼身上,儒道佛思想“三位一体”,奇怪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反映了他思想的复杂和矛盾。如此多的复杂的思想交揉在一起,也就使苏轼的文化人格处于“撕裂”的状态。最终使他发出“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慨叹。
     三、结语
     作为成功的文人和失败的政客,苏轼的文化人格被“撕裂”,使他经常处于无法化解的矛盾状态,这几乎可以说是一种“命运”。这种命运,苏轼耗费了一生的努力,最终也没有摆脱。他的“本我”,似乎永远在追求着“自由”,追求着政治抱负的实现。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他的“自我”是分裂的,不统一的,没有调节好“本我”与社会的关系。所以,其必然的路途,也就只能是“一川烟雨任平生”了。
注释:
(1)、虚龄22岁。本文涉及年龄的地方,均为虚龄。
(2)、苏轼:苏洵子,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
(3)、苏辙:苏洵子,生于1039年,卒于1112年。
(4)、苏洵:苏轼父,生于1009年,卒于1066年。
(5)、按:阴历,本文涉及月日的地方,均为阴历。
(6):当时苏轼上议:认为“今之学校,特可因仍旧制,使先王之旧物,不废于吾世足矣。至于贡举之法,行之百年,治乱盛衰,初不由此。”议上,受到神宗赏识,王安石改革受阻。
主要参考书目:
①、《宋史》
②、宋王宗稷《东坡年谱》
③、《苏轼全集》
④、刘正成《中国书法全集•苏轼卷》
发表于 2003-10-12 21: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点苏轼,请正成先生指教


拜读受益,不胜感慨!
略申几点想法以谢:
     一、关于苏轼与王安石的分歧与理解,苏重人治即人文道德,王重法治即现实利益,各有所持,又终于达致理解,请参见某二十年前拙小说《半山唱和》;
     二、关于苏轼黄州思想与创作之发展脉络,是儒道互用,入世与出世之互参和矛盾,水激浪生,故有文事,请参见拙小说《望美人兮天一方》;
     三,《苏轼书法评传》重点主要分析其书法在黄州五年的突变,应与文学同步,这一点想必足下已洞见而不赘。
倘有机会,我们再讨论,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3 08: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点苏轼,请正成先生指教

谢谢。
发表于 2003-11-24 16: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点苏轼,请正成先生指教

拜读,受慧。
发表于 2003-11-30 2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点苏轼,请正成先生指教

工读三日,受益。
发表于 2004-1-10 20: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点苏轼,请正成先生指教

:)
发表于 2004-1-14 13: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一点苏轼,请正成先生指教

文学即艺术。书法只是苏轼文才的一种流露,和宋代其他三家(尤其是米的过分展示技法)不一样,和唐代颜真卿论自己书法之感悟倒有几分相似。
发表于 2013-9-24 09: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半山唱和】篇,哪里能拜读到。
发表于 2013-11-12 18: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并问候博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18:21 , Processed in 0.1452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