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31|回复: 18

[说李渊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4-7 20: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李渊涛
顾工
在2002年春苏州首展的“七十年代书家”提名展上,经书法界同道提名,李渊涛在沉潜数年之后,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其实渊涛出道甚早。1993年,18岁的他初试身手,便以篆刻作品入选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随即又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师从王镛先生。这里所说“沉潜”,是指他有点名气之后居然连续几年不投稿不参展,不去追逐热闹喧哗,逐渐退居书法界的边缘,这在浮躁纷杂的世纪之末是很少有的。当然他也不是无所事事,除了临池操翰,他先后主编的《云中艺谭》和《艺谭》,都是极有品味的民间刊物,在圈内朋友中有很高的评价。
    李渊涛所在的山西大同市,是一个古物极多的北方军事重镇,在公元4世纪是北魏都城,辽、金时期又作为西京继续它的繁华。渊涛曾赠我一块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寿砖”,砖侧的阳文字迹,正和渊涛书法篆刻的拙朴味道相通。其实大同的书家,如殷宪、高英柱、张谟等人,也都或多或少沾染着这种气息,各具风貌,只是渊涛表现得更加纯粹一点罢了。
    渊涛的书法,过去曾受老师的影响,线条直而劲,其结构之奇肆、气势之沉雄,完全是“先锋”的作派。待我看到他近期的作品,发现他对文字变形的观念已经有所调整,但桀傲的风骨犹在。古人论书,首重精神,次及形貌。而于“精神”,常常是风神骨气并提。风骨不存,遑论皮相?反过来,纵使一副破皮囊,却有傲然风骨,临风屹立,也能让人不得不生敬仰之情。渊涛一出手就能抓住书法的要害,以情动人,“下笔便到乌丝栏”,这让同辈如我既惊且羡。各人气质秉赋不同,也就会各具优长和不足。艺术道路的探索,实际上就是艺术家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从其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渊涛是个艺术感觉极好的人。
    学书方法,人各有别。有人以一家为主,兼融相近诸家;有人无所谓主次,博涉多优。记得多年前王学仲先生答《青少年书法》记者问时曾说,临摹可以一日一帖,百日百帖,这说的好象太绝对,纵是蜜蜂,也得采了蜜再去。渊涛书法来历驳杂,取法广泛,但他的总体倾向还是可以辨别。他的书写方式,较多的来源于汉代摩崖石刻、北魏造像题记这一类作品。自从清代包世臣倡导碑学以来,“中实”作为大字线条的基本规范同时被提出来。碑与帖的一个明显区别,就是前者重视线条中段的坚实,而后者更着力于起收转折的机警变化。李渊涛把二者作了一定程度的结合,他站在碑学的立场上,吸收了帖学精细的笔触和丝丝入扣的细节表现,并增强了用笔和章法上的节奏感。这使得他的作品,既有古意,又有一定的趣味性。虽然在点画结体上还稍欠完善,但我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其实原生态的充满野性的美感并不特别完美,但高度成熟的艺术可能就失却了原始冲动,这是两难的选择。
    渊涛四体皆能,大致不脱生拙、奇逸、野肆的审美范畴,而绝不蹈于平庸和小巧。他的“语言”可能朴素,缺乏华丽,不太讨人喜欢,但依然有着相当多的知音。在七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书家里面,渊涛作为一个受过美院教育又长期与主流文化无缘的有着独特艺术个性的存在,已经逐步为书道中人所知晓,并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听渊涛说他即将在大同举办个人书法展,匆匆写就上面的文字,略表一个朋友真诚的祝贺。
                                 2002年10月于北京近湖居
发表于 2003-7-3 13: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李渊涛]

好人里头有他一个.
发表于 2003-7-17 21: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李渊涛]

办展览为啥总在大同、太原?去北京中国美术馆。干他们去。
发表于 2003-10-22 19: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李渊涛]

对联树色滩声
99_157_3.jpg
发表于 2003-10-22 19: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李渊涛]

对联昔者今人
99_157_4.jpg
发表于 2003-10-22 19: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李渊涛]

斗方怀君
99_157_5.jpg
发表于 2003-10-22 19: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李渊涛]

横披一到禅林
99_157_6.jpg
发表于 2003-10-22 1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李渊涛]

中堂金陵
99_157_7.jpg
发表于 2003-10-22 19: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李渊涛]

北鱼
99_157_8.jpg
发表于 2003-10-22 19: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李渊涛]

碧岩
99_157_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16 04:13 , Processed in 0.1505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