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42|回复: 1

张建利的焦墨山水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3 13: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809
31810
31811
4_1156311334.jpg
7_1156311366.jpg
2_115631138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13: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建利的焦墨山水画

[这个贴子最后由晓贝在 2007/04/04 01:43pm 第 1 次编辑]

31812
造化与心灵的凝合


品嚼张建利焦墨山水,使人自然想到石涛所推崇的“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我自用我法”的中国画境界。画人与自然进行一种无声的交流,是心灵的沟通,更直接的说内心深处的饥渴。这使得他抛弃了机械的法则,用自己独特的焦墨语言来表现心中的逸气,直接使它们成为和自己对话交流的生命,这看上去很“疯癫”,然则大不为然。恰恰正是这种随心而动的情感,才是无我之境体现的永恒。
张建利的焦墨山水之所以能自铸新格,走向抽象化(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情感转化的可形式,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情感化这正是他充满个性的“心象”表达。他把自己内心感受是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比他自己内在的情感和精神更为重要。他的焦墨山水也正是他心灵深邃处的自然释放与流露。他的创作则更多的是满足自己内心的需要,是其情感的追求,不受“死”法之限,更不追逐市场的需求,也不迎合他人的口味。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认为绘画“得自天机,出于灵府”,清宗骞《芥舟学画编》中也论述“笔墨之道本乎性情,凡所以涵养性情者则存之。”的确,张先生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品味生活中的自然,在倾听那些来自内心情感的声韵和山川生命的呼吸来感悟自我。他把焦墨山水作为了一种生活,成为精神的寄托,在这点上,可以说与黄宾虹先生的认识是一样的。久久为功,一个痴字,一种对绘画着魔入道的无我状态,使他的情感融入造化,造化贮予胸臆,以达天人合一之境。石涛“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也”,说的就是这种“以天地万物为师”的“神与物游”的精神境界。说凡高的艺术是精神的世界,正是这种心灵的感受,才赋予作品以永恒的生命力,是精神的舍利。
其实,艺术家与他人的不同是在其敏锐而独特的感受,能激起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感。
有一种说法,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问题,始终是境界问题。黄宾虹讲“笔墨历今而不变”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一种道德外在表现。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讲,绝对的精神世界是永恒的。说到境界,当然要谈及宋元兴起的境界论,山水画的“无我之境“虽然以客观的物象为基础,但始终包含很大成分的主观情感,随其发展,客观物象越来越向主观意象趋向,画人的主体意思也得到日趋显著的表现。先是“以形写形”,继而,“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进而“言象之外”。说的都是要得山水之性情,张先生也是非常注重这一点的。清邹一桂《小山画谱》中说得更直接:"得自然之所以然,则造物在我"说的也是物我合一、神遇迹化之境。在张先生近来的一些焦墨山水中,使我为之震撼也为之倾倒的“冲淡”、“精神”气息:
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精神,欲返不尽,相期与来......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司空图《二十四品》


确有恬然之虚无澄明之境。老聃曰:“游心于物之初”方不失其性这是大自然精神与人的精神合而为一的体现。《广川画跋》中说,心放于造化炉锤者,遇物得之,此其为真画也。这也正是宗炳所言的“澄怀味象”。此“心灵”之修,即人身心的深化,澄化之心境,这种心与物冥,天人合一,指向了一种呈现于物而见于心的澄怀致远境象。这种心灵感受,使得张先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已完成了自我表现。可见,人若达到见心性,即可达到“一”其万法可在其中。


张建利的焦墨山水,是真实的同时又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说是真实性,一是山水画依附自然而产生,但主要是在于他对大自然巨大的爱――情真。他认为这是源于个人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使他忽略了自然的细节,而个人情感已经具体的表现融入了其中。很多人被“瞻前顾后”所束缚,不敢把自己的个性,内心所真正呼唤的东西释放出来。


元初赵孟頫就指出:“结体因时而转,用笔千古不易”而千古不易当指笔性的精神实质——心性。而黄宾虹说得更直接“不移者精神,屡改者貌耳”。因此,张先生所表现的是“异化”了的山川,也就是对“不似之似”精神内涵的发展与变化。一种对生活情感的关注与摄取,无言的山川,在他看来不但有活气,还有生命。从山川脱胎出来到“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就是说山川和“我”的精神相遇而形迹融化,山川和“我”高度统一,从而能够“江花随我开,江山随我起”( 石涛《话语录》,依潘旭澜在《中国古代美术艺术论文集》中“不似之似”之说)这样,在张建利笔下的山川,不是生活中山川的简单传写,而是生活中山川的“异化”,所以他可以“不似”某一实有的山川,也可以“不似”任何一个生活中的山川。但是,他又是写生从许多山川中脱胎出来的,在本源上是“似”的。


其实,人们选择的侧重物象表现不同,当然其艺术风格也因人而异,而每个人对大自然的参悟和其个人的睿智也就在此体现了。


 下面我想谈一下张建利焦墨山水中的“气”。张先生向来很注重老子的“知白守黑”和“气韵”二字,取其意、气所到。“六要”气为首,气的哲学含义为“生命力与精神”,万物皆含“气”在内,一切都含有潜在的精神性。《管子 枢言》曰“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而“气韵”则意味着生命力的精神反映,内在的、含蓄的、无穷的精神之美。将有限的物象与无穷的生命意蕴水乳交融的结合起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彦远才提出“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张庚在《浦水论画 论气韵》中说“气韵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这就是气韵从强调客观物象到强调画人的主体意致。而张先生能笔笔相生,笔与意连,这都是发于“无我之境”的无意。


气韵中又突出“韵”,继而又讲求“象外”、“余音”了。这就需表达超然象外“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司空图《二十四品 超诣》)。然而,这部不但需要浑然天成的想象力与表现力,还需要有笔头的“灵气”:一要尊重心灵的感受,不被机械的法则所拘泥,更不能死守,须达情不自禁。二要注重心性修养,方可“襟含气度”。这样才能不被表现的对象所拘束,反而能凌驾自然,随笔一落,随意一发,自成“天蒙”(天蒙,来源《苦瓜和尚话语录》)。









傅万贺于浙江大学


2006.05.19   











张建利的联系方式:
邮箱06zhangjianli@163.com


12_115631151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7 01:24 , Processed in 0.3017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