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01|回复: 1

[转帖]“学院派”还是“学徒派”?——兰亭奖、行书展、草书展获奖作品展观后感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6 09: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院派”还是“学徒派”?


—第二届兰亭奖和首届行书展、草书展获奖作品展观后感言


    一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和首届行书展、草书展三大展的获奖作品在成都市四川美术展览馆展出。得到这个消息,书道朋友立即互通告知。虽是寒冬,却挡不住大家的热情,陆陆续续,一大批朋友纷纷赶去成都享受这顿书法大餐。看后,朋友们纷纷交流感受。大家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犹如开了一次研讨会。我说,干脆让我在网上发个帖子,把你们所思所想所言,通过网络这东东发表出来吧。大家自然很是支持。由于公事繁忙,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了,才代表我的朋友们写下这篇短文。各位书道朋友,若说得好,说得正确,各位大虾就请捧个场,喝个彩,鼓下掌;若言之无理,大家拍完板砖后,还请谅解我等的浅薄。

    把三个展览的获奖作品放在一起展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举动。我想,主办者的意图很明显,这多年来,四川书法在全国的的地位每况愈下,在各个大展中的入展和获奖作品数量实在是少得可怜,完全与书法大省的名头不相符合。主办这样的展览可以强有力的传递出当今书坛许许多多重要的信息,而四川的书法爱好者们为看这样的展览又可省去好大一笔银子,我也是获益者之一。下面,就让我边谈感想,边牵扯出这些或有或无的信息吧。

    感想之一:大部分作品不具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其创作方法莫非是吃准了古人或今人一家,其谋篇布局,其字形字态如出原帖。给人的感觉这是在抄袭,就更侈谈探索性作品的出现了。从临写的角度来说,这些作品的水平是很高的,但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些作品也就属于准创作作品。那我们不禁要问:这三大展是创作展还是临作展?

    感想之二:这些获奖作品中,少见碑的影子。写二王、《书谱》一类的所谓正宗的经典的东西占了很大比例。难道我们迎来了一个“尊帖卑碑”的时代?当然,我只看了这三个展览的获奖作品,入展作品没看,下这样的结论显然是愚蠢的。不过,看了获奖作品之后,确实没了看入展入选作品的欲望了。获奖作品如此,入展入选作品可窥一斑。也难怪我一个朋友看后和我说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后悔不?更难怪一获奖作者在研讨会上语出惊人。他说,我一般不看这样的展览,只看……。这话虽然难听了些,甚至有些狂妄,甚至让那些在这三个展览中具有话语权的人难堪、难受,但说出这样的话确实由些由头的。大家想想,就连入了展,获了奖的人都不在乎这些展览,那谁还会在乎?那么这些掌握了话语权的人的话谁还会在乎?市场去在乎?权贵去在乎?抑或历史去在乎?

    感想之三:关于纸和墨。很多作品都使用很熟的沥金纸、沥银纸甚至使用根本不吸墨的铜板纸。墨是那种效果很像宿墨的磨墨。使用什么纸墨本无可非议,姑且就说这是一阵风吧。任何一种纸都有其长处和短处。盲目使用这些很熟的纸,不一定就能写出好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个别使用这样的纸和墨的作品,表现的效果不见得就是成功的。

    感想之四:大字粗糙,小字精到。我说的大字粗糙的代表作当数草书获一等奖行书获二等奖的四川作者王义军的作品。我不否认其大效果很好,但也就大效果好,如果细细品读,就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小字精到的作品主要是手卷类作品。

    感想之五:这些获奖作品的水平良莠不齐。好些作品的水平还是很高的,没有辱没获奖这个名头。有个别作品就不怎么样了,甚至被认为入展都不够格。一进展厅,见到的第一件作品是兰亭奖获一等奖的的陈海良的草书立轴。看了这件作品,立即引起我的不良反应。在下认为,这件作品别说获一等奖,就算入展也就是勉勉强强。整件作品大效果确实不错,但稍一细看,就会发现问题多多。最不可饶恕的是,作品笔力太弱,总让人想起“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这句话。有人当场请省内一个具有较强创作实力的知名书家来点评。大家问,这件作品好在哪里?我们看不出来,请老师指教。这老师勉为其难,碍于其显著身份,不可能像我等无名小辈一样可以乱说,只好“挤”出了几条优点来搪塞大家。站在这件作品面前,我反复问自己:是观念落后了还是审美水平下降了?

    我认为不该获奖的还有宇文家琳的作品,其展出的两件作品不过就是在临《书谱》而已,感觉根本不是在创作,其线条单薄,浮泛,墨色单调,节奏感也差;孙培严的作品也就是写得一手何字(何应辉),全无自己的面貌,也得到了一个获奖提名;毛国典的作品虽然有个人特色,但匠气已显,再这样写下去,就可以像刘炳森“大师”的字一样,光荣的进入电脑字库了;获草书展三等奖武传国的作品该怎样评价呢?干脆请成都市的环卫工人来处理吧;等等等等,就不再说了吧,都得罪了不少人了。

    最后,该点主题了吧。道上人告诉我:这些获奖的,大部分都是有师承关系。不是因师承古人,得其真谛,而是进入某某学院,做了现在这些掌握话语权的人的弟子。评委就是他们的老师。你们这些搞书法的呀,咋就与时俱退了呢?

    某艺术学院教授曾断言:不久的将来,中国书坛将由“学院派”来主宰。这话我本是信的,但,如果以这样的方式来主宰书坛,“学院派”岂不成了“学徒派”?

    不过,我相信,只有时间才是真正的智者,它知道留下什么,带走什么。
发表于 2007-2-6 10: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学院派”还是“学徒派”?——兰亭奖、行书展、草书展获奖作品展观后感言

    这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有观点,有依据,是说真话的书法批评。有人说,各个平面媒体负责人大都是中国书协的“委员”,显然不会登这样的文章而断了自已“仕途”的。此话有理。中国书协评委会、四川书协的展览组织者应回答这些问题,否则,中国的书法、四川的书法还会继续大倒退。
    位卑未敢忘忧国,鸿石版主令人起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6 10:40 , Processed in 0.13157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