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135|回复: 3

周韶华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十二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1 18: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183在 2006/11/21 06:32pm 第 1 次编辑]

25614周韶华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十二期]
2006112013610830_11641038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8: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韶华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十二期]

25615                            .
                              周韶华的革命轨迹

.■一个从流浪孤儿到艺术大师的人生传奇  ■一个注定名留青史的当代巨匠
    苦难的童年,磨砺了坚韧的性格,铸就了革命的精神。他在人生道路上,一次次突破自己,一次次走向新生。
.
革命
12岁参加八路军
.
    贫穷和苦难磨砺出坚定的信念,孤儿周韶华血液里流淌着革命的血液。
    1929年10月21日,山东半岛最东端的一个渔村——荣成青木寨村,诞生了一个注定要饱经苦难的孩子——周韶华。未懂事时,父亲便漂洋过海到高丽谋生,一去不返,音信杳无。母亲重病缠身,在他不满10岁时也撒手人寰。
    小韶华从小便要用稚嫩的肩膀撑起家庭重担,喂鸡、喂猪、砍柴、赶海……当起了家;但他仍然抽出时间到村办小学的窗外偷听老师讲课和学生朗诵,并能背《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有时还捡来纸片笔头写写画画,把白菜、萝卜、脸谱、鱼虾等描绘的小有模样。
    1939年,家乡连遭灾害,周韶华背井离乡,开始了流浪生涯。他先到石岛,再到威海,又去大连闯关东,在一家糕点厂当了童工。但他无法忍受老板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又回到了家乡。这次回家,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八路军游击队来了,家乡革命气氛高涨。周韶华扛上红缨枪,当上了儿童团团长。1941年1月,身高马大的周韶华谎称15岁,报名参加了八路军,正式成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2团13连的一名战士。靠着一点文化底子,他在连队当起了文化教员。1948年周韶华随军渡黄河南下。
    在解放战争中,周韶华曾获立三等功、一等功和被评为甲等模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周韶华刚刚20岁。
.
革命
20岁补课做画家
.
    革命事业成功了。进城后的周韶华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他的血液里奔腾的仍然是革命——自己人生的革命。
    1950年,他从中原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文联工作,担任秘书、美术组长。
    他有一定美术基础,战争期间从事过美术宣传工作,并在《新华日报》发表美术作品多幅。凭着“年轻老八路”的革命资历和一定的文化和美术基础,本可以心安理得地做文学艺术的领导工作,但周韶华选择了奋斗。
    他深知自己文化底子弱,于是抓住一切机会,补课补课再补课。他仰仗年轻,硬是成背篓地从图书馆借书,古今中外,文史哲美,通宵达旦苦读,并挤出时间发奋学画。数十年持之以恒,周韶华历练成了一位真正的画家,造就中国画坛罕见的、既有革命经历又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型水墨画大家。
    1978年,周韶华当选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同年,他在武汉中山公园举办“文革”后第一个画展《新长征》,为改革开放鸣锣开道。
.
革命
50岁革新开宗派
.
    成就和地位没有成为羁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周韶华血液里的革命精神随着时代大潮愈发膨胀。
    改革开放,祖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一些崇洋媚外的现象刺激了周韶华,也促使他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扎根传统文化,寻找民族灵魂,呼唤民族精神。
    他的武器就是画笔。他背起行囊,走进祖国大好河山。
    第一站, 周韶华首先选择了母亲河——黄河。1980年秋季,他开始了第一次黄河万里行,从武汉途径郑州、西安、临汾、吉县、龙门、壶口、咸阳、绥德、佳县、榆林等地,往返于晋陕峡谷。他先后三下黄河踏源考察、写生,跋山涉水,行程数万里,终于画出震撼心灵的大型组画《大河寻源》,并相继在北京、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展出,引起轰动。
    从此一发不可收。他又走长江、游西北,佳构巨制联翩现世,《世纪风》、《征服大漠》、《梦溯仰韶》、《汉唐雄风》等,气势如虹,一次又一次震动画坛。他创立的“气势派”山水画掀起了全国的山水画革新浪潮。
    与此同时,周韶华还提出很有理论特色的艺术主张,那就是“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主体、客体、本体“三面体”复合论,“新东方文化形态”论等一系列理论观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全方位观照的基本含义是:天地人融贯一体,过去、现在、未来相连,把对整体的宏观把握渗透到形象底蕴的精微表现上,把纵向和横向的观察与想像连结起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他主张横向移植,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敢于和善于有选择地引进当代的外来文化艺术,以丰富和充实自己,他主张隔代遗传,旨在复兴被近代人忘掉了的更为恢弘的艺术传统,使之为现代的艺术创造服务。
     一位评论家这样评价他:“像一个孤独的旅者,他掉转头直面大漠孤烟,一骑绝尘,马踏飞燕,由具象到抽象,由微观到宏观,由黄河长江直达昆仑、冈底斯,最后抵达一个伟大文明的源头,为身心做一次牛饮和洗礼,并把这里视为艺术的滥觞和自己最后的精神家园。这是一次庄严的入灭重生。重生后传统理念和现代思潮在周韶华笔下次渐归一,中国画坛也因之演绎了一段南周(周韶华)北吴(吴冠中)的佳话。”
    谈到自己的艺术道路,周韶华说:“我想以三大战役来了此一生。第一个是黄河,第二个是长江,再以后是大海。”
    大海是他的起点,也将是他的目的地。下图为周韶华即将展出的“荆楚狂歌”中的作品《沉江——悼屈原》
  晨报记者 杨现富/文 刘天易/摄
.
                          周韶华新作展
                      《荆楚狂歌》后天亮相
.
    “2006周韶华新作展——荆楚狂歌”,11月22日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该展将从一个侧面展示周韶华先生对楚文化“筚路蓝缕”的艺术探索过程。周老是新世纪中国水墨画坛上最有影响的两位画家之一,与吴冠中并称“南周北吴”。
.
                           周韶华简历
.
    1929年10月生于山东荣成。1941年参加革命,解放后在湖北从事文艺工作。
    曾任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湖北省美术院院长。现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0年 为创作《大河寻源》组画,开始第一次黄河万里行; 1983年 《大河寻源》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推出; 1984年发表《全方位观照论》; 1985年发表《再论全方位观照》;在香港中文大学作《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的学术报告。1995年《周韶华世纪风展》在北京、合肥、广州等地巡展; 2001年创作“征服大漠”系列和“大山大河”系列,《周韶华60年艺术探索展》在武汉、广州、上海、沈阳、北京等地巡展;2004年《梦溯仰韶》画展在武汉、合肥、北京、成都巡展; 2005年《汉唐雄风——周韶华新作巡回展》在武汉、南京、杭州、上海、成都、西安、石家庄、北京巡展。
200611200043696_116410418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8: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韶华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十二期]

[这个贴子最后由183在 2006/11/21 06:40pm 第 2 次编辑]

25616
前排左起   陈  平   黄莲萍   孙晓云   穆  棣   潘良祯   吴振立   
          朱寿友   张  忱
前排左起   (左一) 沙  洪  (左四起)宋任穷   钱昌照   方  毅  
                   习仲勋   林  林   孙轶青
.
                     看图说话:我与书法二十年(3)
                                                           ■刘正成
.
                              古来将书法称为“敲门砖”,因为是科举的需要。一代奇才龚自珍就因书法不好,登不了进士榜,以成千古遗憾。这虽是传说,但书法的好坏在选进士,尤其是皇帝要亲自阅卷的殿试中,实在非常重要。和绅的小楷精绝,大概也是乾隆皇帝宠信他的一个条件吧。但是,你想过没有,从县学考试,到省城乡试,再到京城会试,要到什么时候啊?二届中青展于1986年7月1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时,十位获奖作者在领取了“获奖证书”后,与颁奖的国家领导人合影,这些后生小子什么年龄啊?
  最年轻的大约要数陈平和黄莲萍。陈平现在已是名满天下的大画家,当年二十六岁,与黄莲萍差不多。孙晓云现任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南京画院院长,当年刚满三十岁。领奖的时候,只有苏州华人德和大连彭过春未来,照片上没有。我当时主持开幕式,总指挥是陆石同志,包括中国书协的许多主席们这时已经不知道被挤到什么地方去了,美术馆里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无不为这种场面欢呼踊跃,潮起潮落。
  二届中青展的开幕式,就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空前绝后的。有五位国家领导人,政治局有四人:习仲勋,宋任穷,方毅,张爱萍(迟到了片刻),副委员长钱昌照。这算不算书法的“殿试”呢?那次展览的主办单位是三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社。文化部徐文伯副部长非常支持,从很紧的经费中拨出一万元来作奖金,发给了十位获奖作者。这可是中国书法界的第—次政府奖金哟!一万元是个数呵!当时,是刘正兴拿了五万元出来赞助,就支持了全部费用,那时,中国美术馆一个展厅一天的租价才一百多元钱。其间,中宣部秘书长沈一之、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梁光弟、中组部副秘书长沙洪都非常具体地关心着展览的进程,给予了很多重要指示。十个青年书法家,多少老一辈领导和专家在众星捧月啊!记得在佈展过程中,有人对照片上方那条横标上的那个“家”字提出异议,认为中青年就叫“书法”吧,别称什么“家”了。但是,那个“家”字毕竟在一番争议后保畄下来了,作为一个里程碑的纪念,拍在这张照片里。  
  
  这些“家”们是不是真正的家呢?将近二十年的历史过去了,这十位获奖作者,包括三十名优秀作者,以至三百多名入展作者,有几个不是名符其实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家”呢?这与唐四家、宋四家、晚明六家等等历史的选择不可同日而语,但在一个始终是名人--书法的领域,靠自己的书法技艺竞赛而年少气盛一跃龙门为“家”者,从今日始。   
  
  这十个获奖作者中,可以说绝大多数已经“名满天下”了。他们的成功是与这种普遍征稿、公平竞争有多大的关系,值得我们思考,甚至失败之处,也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但无疑,这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把“书法热”推向一个高潮。而对这些青年书家个人,其意义确实也是重大的。记得,当时孙哓云的获奖作品是一幅草书小条幅,细柔的用笔,与今天看到的孙晓云似乎绝无关系。在初选时,这张条幅被淘汰了,一位十分尽责的江苏籍评委从淘汰的作品堆中拣出来,又由全体评委以举手表决的方式复议,重新入选,並出人意料地获了奖。这倒並非说,这次孙晓云被淘汰了,她就成不了“家”了。今天,三十来岁的人字写得多棒呵,别说当时那些获奖作者,包括那些评委,甚至当今书坛的头面人物也远远弗如,但就是没有赶上那个时候、那个点呵!从另一个方面说,正是孙晓云、华人德这样才华出众的中青年书法家,为中青展树起了一面旗帖,一个榜样,奠定了中青年展作为中国书法艺术人才的摇篮(有网友昨天跟帖把中青展称为“摇篮”,这里借用并说明)的基础。如果选出这些“获奖作者”大多是矮子里面充长子、南郭先生,就不会有中青展后面的一糸列影响和成果。一个展览的成功与失败,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你选出的作品,尤其是名列前茅的获奖作品与作者的水平。这是一个试金石,非常客观的标准。換一个说法,这也是检验一个评委会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如果我说过,中青展对当代中国书法发展的影响首要在于它的评委会构成的话,那么,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获奖与人选作品与作者。   
  
  我还要列举一下没有站上这个领奖台,但站在旁边的三十名优秀作品的一部份作者的名字:伦杰贤、吳行、沃兴华、乐心龙、索宏原、林剑丹、刘恒、张以国、张景岳、邵岩、徐庆华、苏金海、王楚材、谷文迖、王正良、杨耀扬、吳福宝、沈胜双……这些中青年书家,至今仍为我所钦佩。
                                   
                               2OO3年5月17日扵松竹草堂



93_5_11641050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1 18: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韶华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十二期]

                             精神内核的聚变

                             谈中国画的创新
.
                                                         ■康金成
.
    历史总以沉沉的足音敲击出艺术化的节奏,音声相和扩充于不同的时空之中,无论是近是远,顿足之后其文明的音波涟漪出层层光环,环环相扣,维系着一种民族的心脉。就艺术历史的轨迹而言,恰是灵魂与精神的文化性产物。而当代中国画的创新毫无疑问是精神库存的量变与质变的结果,同时伴随着精神图式的节选与提炼过程。一方面我们不可能割断文化历史性与特殊的地域生态性的强大牵引力,另一方面却要我们用心灵触摸时代脉搏,旁观侧引多元文化的理念。这两者的汇流交融铸就了当代中国画创新的一种途径,当然选择的路线也因文化认知程度而有别,但最终的目标总归是未来的那片辉煌。
.
    我们从孩提之时的驯化中学会了儒家思想的社会公德与社会秩序化理念,渗入血液的自然是理智与情感的结合体。我们步入现实生活之日起,生存的方式在一次次突破旧有,谋求新生和活力,而文化的突破亦在其中,这种更新超越的步履几乎伴随着生命的全过程。同样,当代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也靠的是这种生命主体精神的希冀而在丰满。在这里内敛的文化气息是我们这代人急需加强的。我们早已离开了久远的农业经济模式,田园式、牧歌式的生活环境早已成了梦里追寻,偶尔的游览也已成了客居情怀,晨钟暮鼓的故国情调也因万里长空的电讯业而流露出快捷的直觉情感,悠悠岁月送走了多少灵念的闪光精神,滔滔江流百转东流,梳理着时间和空间的社会化、艺术化的诸多有序与无常。而当代中国画家们心灵的依托“根”应当在华夏文明精神之中,将那“至大、至刚、至中、至正”的民族精神延绵不断是这代人理当承载的使命。
.
    在这种生命质地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沃土下究竟埋的是什么种子,种子的内核是否具有优良的潜质,这种聚敛的能量在春雨中能否湿心而生,全靠其内因与外因的相互配合。这就勾画出了我们对中国当代绘画的文化内省力,我们有多少人文精神,我们有多少生命经历与文化认知乃至社会阅历,整合的究竟是不是文化的,抑或是其他的。我们对多元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将决定我们有更大的辐射精神的可能性。
.
    在这个精神家园里,人类走过的历程几乎无以例外地与人的悲欢离合有着潜在的联系,只是表达的方式有生理化的和文化性的不同。前者通俗易懂,合乎常情常理,而后者却是需要升格的,而这升格中文化的种子就成了关键,同时文化的整合性将成至高无上的法宝。美丑自然摆在面前,品位也成一定。
.
    在这精神的聚变中,任何方式的聚敛都是途径,任何形式的嬗变都成新生,只有这样中国画的创新才能在文化内质上呈现出灿烂世界,并无愧于时代。
      
康金成个人简历
    康金成,又名康礼仁,1948年出生于甘肃省武山县,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研修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甘肃画院院长、甘肃省美术馆馆长、现为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副主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家。


25617图为康金成作巨幅(300x900cm)国画《铁骨著今春》
2006111923583277_116410474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01:28 , Processed in 0.1527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