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79|回复: 5

张铁林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九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30 10: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5327
北京晨报《翰墨》周刊2006年9月30日[第九期]
1_116217373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铁林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九期]

25328
张铁林先生近照
`
                           张铁林 文化刻在骨子里
`
    张铁林当年在考大学时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按照理想考入美术学院,从此得以做一个写字、画画的人;一种是考入电影学院,从此既可“出名”又可自由地画画。如今,张铁林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名艺人,而他多年以来从未放弃过的字画,对他的个人修养及演艺生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伦敦赢官司
                       留学生的胜利
`
    和当初的设想一样,虽然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张铁林却仍把许多精力投到了书画上。1984年,他飞往伦敦,攻读英国皇家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编导专业。期间,他的作品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艳遇”。
`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他在成都拍摄一部电影。筹备时间长得像度假,每天就徒步几公里,去峨影厂附近的茶铺坐上大半天。“说它是茶馆还不准确,其实它就是一个大棚子,5分钱买一碗三花茶,耗到午饭时再叫个锅盔夹肉,一碗鸭汤抄手,一共8毛钱,吃得个油嘴胀肚后,便开始写日记画小人。”那时茶铺里全是当地农民,或袒胸露背或打着赤脚,闲闲散散地安逸得不得了。“当时我画他们的速写,便集成了一本《成都茶馆》写生集。”
`
    在伦敦读书时,张铁林又把这本写生集中的部分人物素材进行了整理,画成了一幅长十米的手卷。这幅长卷还被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三部曲》用作片头衬底。没想到英国制片送回长卷后,他发现长卷由头向中间纵深一米撕开个大口子!当时张铁林还是个“穷学生”,他壮着胆子给对方打电话,要求赔付30英镑,却遭到对方断然拒绝:“30英镑?笑话!你找鉴定专家去。”张铁林抱着侥幸心理去找伦敦一家鉴定机构。“你猜怎么了?证明信上写着:‘此画损伤将折损原作品四分之一价值,为15000英镑’。”三天后,15000英镑的赔付金额打进了张铁林的账户。
`
    谈起海外经历,张铁林深有感触:“有朋友问我在欧洲呆了这么多年到底学了些什么,我说我在西方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中国文化’。尽管在西方我受到的是非常正规的西方文化和西方电影专业的教育,但所有这些教育帮助我认识了中国文化”。
`
                      东京办展览
                     艺术家的跨越
`
    《成都茶馆》的传奇故事打动了张的一位好朋友,著名书法家刘正成先生。刘先生为画作题了长跋,并推荐上了中国书法在线网站,一时观者如云。
`
    2004年初,“成都文化年.名人名家书画峰会”上,张铁林携《成都茶馆》等书画作品应邀参展,惊艳四座。魏明伦、刘正成、田旭中、朱常棣等文化界名人和书画名家对明星们的书画作品进行了现场点评,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认为,张铁林的书画是参展作品中水平最高的。随后,张铁林出版画册——《张铁林写生笔记》。这本画册集结了他的170多幅作品,记录了他在上海、重庆、成都、北京以及海外15年的生活经历。
`
    张铁林的成就也惊动了国外艺术界。日本著名艺术家高木盛雨先生访问北京,偶然看到了张的作品,大为赞赏,当即邀他赴日展览。2004年12月,张铁林书画展在日本顶级美术馆——东京银座美术馆成功举办。主办方日中协会在祝词中写道:“张氏不仅在中国电影界乃至国际上都属于顶级明星,反映其精神世界的书画作品同样令人陶醉。”
`
                        西安读论文
                       收藏家的宣言
`
    张铁林的收藏经历不长,只是最近几年的事。他特别钟情于名人手札的收藏,光明清及现当代名人手札就多达两千余通。前两年,他花250万元买下赵之谦的《国朝汉学师承续记》三十九通手札。三个月后,这套东西的价钱就翻了个跟头。而张铁林自己早年养成了用小楷写日记的习惯,30多年来无一日间断。
`
    今年夏天,张铁林应邀参加“白鹿书院首届文人书法论坛”。他带来了学术论文《明清名人手札中的学术信息》,上台演讲,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便成妙论,给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学术之风。一个影视明星有如此的文化底蕴,让许多与会的文化名人刮目相看。
`
    去年,他还得到了一件清代大书法家王铎的巨幅作品,其价格高达目前王铎作品最高拍卖纪录的两倍以上。当天,他的一个朋友把车开到拍摄基地,拿出三十几件作品,包括文徵明、董其昌、李叔同的巨作等,但他都丝毫没有动心。而当他看到这件东西,前后看了一个小时,最后决定收入囊中。
`
    张铁林把喜爱的东西买回家,就如同娶回家当老婆,他没有卖过一片纸、一个字,去赚过一分钱。
`
                       广州做院长
                      读书人的回归
`
    去年10月, 张铁林正式接受了暨南大学的聘书,担任艺术学院院长。院长不是挂名的,而是真抓实干。在他的带领下,学院设立的书画鉴赏、音乐表演、动画和影视编导四个专业,今年秋天迎来了第一批学生。
`
    他说:“我‘不幸’沾上了明星的边。但我其实也是读书人,在学校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我的理想。”
`
    身为一个读书人,他深深体会到文化的魅力。书画底蕴使他在戏里写字画画从来不用替身,尽情挥洒;而京剧票友的功夫帮他演古装戏游刃有余,一招一式古韵十足。他编写的剧本《山不转水转》、《孙子》、《椅子》等,获得了台湾金马奖年度的优良电影剧本奖等奖项。
`
    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塑造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因而导演张子恩邀请他出演《聊斋先生》中的蒲松龄,便是遂了他多年的心愿。他下一个目标是出演大文豪苏东坡。
`
`
25329
`
25330
晨报记者 杨现富/文 刘天易/摄
2_1162173818.jpg
3_1162173940.jpg
4_116217397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铁林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九期]

25331
周昔非陪同嘉宾观看展览。
`
                       周昔非书法艺术展在京举行
`
    晨报讯(记者 杨现富 通讯员 刘智先)由吉林长春市委、市政府及今日美术馆共同主办,民革吉林省委、长春市委宣传部、长春市文联共同承办的周昔非先生书法艺术展暨研讨会,昨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汇集了周先生从艺60余载不同时期的作品40件。
`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长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殷丽侬、长春市委副书记李树国及艺术界著名人士中国书协副主席赵长青、段成桂以及书法家、艺术爱好者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由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家刘正成和著名美术理论家薛永年共同主持了周昔非书法艺术研讨会。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袁运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程大利、副总编辑欧京海、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喻国良等与会专家一致对周先生的艺术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并结合当代书法发展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跨学科探讨。
`
    周昔非先生号汝南、别署海天庐,1928年生于长春,现为吉林省书协名誉主席。从22岁起,周先生一直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字幕的艺术创作,为300多部电影书写过字幕。作为吉林省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60余年以来,周先生一直潜心于书法篆刻艺术的研究,优游于二王法帖与魏晋碑版之间。多年的浸染与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险峻峭拔、生拙老辣的艺术面貌,被业内专家誉为中国当代重要的书家之一。刘正成先生在周昔非作品集序言对其评价道:“周昔非先生取汉魏之法的可贵处,则在‘持万物皆备于我’的大气局,以求书迹得大自由为圭臬。”周先生淡泊名利,一直默默于东北一隅,然而对传导文化、提携后进却不遗余力,多年来培养了像著名书法篆刻家刘彦湖等一大批艺坛俊彦。正如著名美术评论家薛永年在展览前言所说:“他是一棵枝繁叶茂的艺术之树,这棵大树不仅泽被了吉林长春无数的书法青年,而且自己也开出了奇异的新葩。”
                                                    三马/摄

5_116217407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铁林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九期]

25332
`
                       王铎《书赠王屋年兄轴》小考
                                             ■刘正成
`
   王铎自署书于明崇祯五年(1632)。绫本,自书随笔一则,行书。高327cm,宽72.5cm。现藏于养晦书塾。
`
    此轴款署“壬申夏”,即书于明崇祯五年。王铎于天启二年(1622)与黄道周、倪元璐同进士及第后,一直任职翰林院检讨、侍讲。当年夏,王铎奉旨出使山西潞安府,封潞安六合王,抵潞安时在六月十九日。事毕,经太行而返里。王铎故里在河南孟津,从潞安府去孟津县正途经太行山之南部的王屋山。上款所称“王屋老年兄社坛”者,应为以郡望为号的同僚。在古代科举制度中,以同科登榜者为同年,此处以“老”称之,料为书赠同辈官绅的应酬之作。轴中起首所称“东崖”,似应为“王屋老年兄”故里所居之所。由是观之,此轴所书文字内容与王铎本事合。
`
    此轴所书乃王铎的一段随笔,描写在“东崖双桂”树下乘凉,潇洒自得阅读道家的《阴符经》,而忘记达官贵胄的酒色之乐。这里所谓“五侯池馆笙歌”,即泛指的公、侯、伯、子、男贵族的享乐生活。其实,王铎所处的晚明时代,一方面是朝廷腐败官员享乐,另一方面百姓哀鸿遍野而被不时进关的清军掠夺和农民义军的烧杀。王铎常常被外派南下,也不时返里省亲,常常以杜诗为典范,悲叹仕途民生的艰难。崇祯五年夏秋,农民义军高迎祥、李自成率七万人马正在山西、河南之间争夺太行、石城之际,王铎的厌世欲仙的思想是非常自然和真实的。王铎作草书多以二王《阁帖》文字,行书则多书自家诗歌。而此轴乃一则随笔短语,更有六朝小品遗韵。
`
    而王铎此轴最奇者,不仅在其诗意的生活与性情写照,更在于此轴的硕大惊人。此作应该是丈二匹的对开条福,为我所见王铎生平最大书轴。不仅尺幅大,而且单字大。其中“数”、“物”、“清”、“拂”等字大几乎逾尺。王铎存世仅有“宦冷怀高”一联有此大字,余皆远不及此。此幅正文仅三十六字,第五行六字其实是半行,足见其字大。此轴的最大的风格特色,即非常真实地体现了他前期的米字字法。王铎于崇祯元年编纂《拟山园初集》,黄道周为之作《序》有“观其五十自化”之说,显然是对年未及四十尚未完全成热的王铎之书的期待。后来,年过五十,王铎对这个“五十自化”之说尤为首肯。我在《中国书法全集-王铎-王铎书法评传》中,将王铎书法的高峰期,即“自化”的风格成熟期定在崇祯十五年至崇祯十七年之间的《赠张抱一草书卷》等作品上,也正应了黄道周的“五十自化”之说。此幅除少数狂草字外,所有的行书从结字到点划均是米家法则。其中行十多字几可与米芾乱真。所不同者,米芾存世作品尚未有此等大字。个别网友疑其为伪作,某云,自王铎生虽已快到五百年了,天下尚无第二人能作此书者,即天下无王铎霸气且从容的大手笔再世也。正因为我初见此书,即被其神完气足云龙雾豹的奇特景象给震慑住了,当着画廊老板的面忍不住连呼“好书”,害得张铁林先生多花了几十万元人民币才将此作留在箧中。
`
    此轴王铎自用三印:上为白文“王铎之印”,下为朱文“字觉斯”,中间一印乃下面朱文印盖倒之后所废。此二印经日本已故书法家和王铎研究专家村上三岛在查阅大量王铎原单作后,录入五卷本《王铎的书法》中,并注明为崇祯五年前后所用印。我细加对照,与村上三岛先生所录无误,更证明其真实不虚。左下角尚有一枚清人朱文收藏印,某匆匆无考也。
`
    释文:东崖双桂,苍然数百年物,根石骨如铁。持《阴符》坐于其下,清风时拂衣,不知五池馆笙歌矣!  王屋老年兄社坛。壬申夏。王铎。

6_116217414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铁林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九期]

25333
刘彦湖书法作品
`
                                美院刀客刘彦湖
`
    刘彦湖 1960年7月生,黑龙江省鸡东县人。先后毕业于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书法篆刻教师、《中国书法》杂志编辑,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
`
    曾举办个人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和参加全国及国际性展览并获奖。出版有《当代大写意篆刻家作品集》(合集)、《当代篆刻家精品集·刘彦湖》、《刘彦湖书法集》、论文《当代中年篆刻家八人蠹评》、《篆刻艺术中涵泳的线条意味》、《中国人的宇宙观念及其迹化——篆刻·文字·建筑》。

7_11621742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0 10: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铁林专题-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九期]

                     贺惠邦毛体书法展在京举行
`
    晨报讯 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山东潍坊鑫汇公司等单位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贺惠邦毛体书法展于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有关领导人、毛泽东亲属及生前身边工作人员8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此次展览共展出贺惠邦先生毛体书法作品130幅,其中大量作品为书写毛泽东长征时期的诗词。展览结束后,在解放军总参干部培训基地做了题为“弘扬长征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专题研讨会。(大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3 18:37 , Processed in 0.1942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