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396|回复: 0

情牵书法千秋业---记九三学社社员刘正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4 16: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93.gov.cn/sncf/syfc/syfc22.htm
/
                         情牵书法千秋业
                         ——记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社员刘正成
                     《情系中华》1998.5   王文英
/
    虎年伊始的“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使得春寒料峭的北京城,着实热闹了一番。这次书法大展是今年全国文联十件大事头一件。作为艺术最高展示殿堂的中国美术馆,迎来了她有史以来纯粹艺术意义上的辉煌———每日要迎接数千观众。2月14日晚,江泽民、刘华清、丁关根等中央领导同志也被这盛况空前的展览所吸引,于百忙之中抽暇到此,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刘正成,就是此次大展的主要策划和组织者之一。跟在江总书记身后,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初中毕业生三次考中研究生
/
    有谁能想到,这个挂满诸多头衔,饮誉全国书法界的刘正成,手中所握有的最高文凭仅是一张初中毕业证书。然而正是这个初中毕业生,曾3次考中著名学府或研究机构的研究生。
    1978年春天,在四川一家纺织印染厂宣传科“工代干”的刘正成,正在山上劳动。忽然,一位同事兴奋地告诉他说自己要下山报考研究生去了。“研究生”这个词,在刘正成可是第一次听说。“什么是研究生?”刘正成一脸真诚,询问着这个已大学毕业多年的同事。
   “研究生就是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
   “那我也去报考研究生。”
    同事并没有在意刘正成的话。有谁会把这个连什么是“研究生”都搞不懂的初中毕业生的话当真呢。
    其实,迫于家庭生计早早辍学的初中生刘正成,没有一天放弃过学习。进工厂十几年间,他不仅书法日日临池,而且已自修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并博览哲学、美学、经济学等等方面的大量书籍。
    刘正成同时报考了四川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和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系本科生。
    在研究生考试中,他名列前茅,得了专业第一名,总分第三名的优秀成绩,是参加本专业考试的79名考生中惟一没有大学文凭的人。
    复试通知下来,却没有刘正成,而排在他后面的第四名却榜上有名,原因简单得只用几个字就能说明白:那些科班出身的川大教授们不相信这张优秀的考卷会出自一初中毕业生之手,而且那上面的字迹又精美得不一般。如果他们不那么自信,不那么武断,稍许了解一下情况,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啼笑皆非的情况了。因一心要读川大研究生,他放弃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复试,没想到两边都落了空。
    第二年高考又开始了。这次他报考的是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创作与编剧理论”研究生。专业成绩同样出色,但上海教育局这年特别规定了外语成绩必须达到50分,而他只得了30分。机会总还是会有的。1980年初,刘正成又一次进了考场,改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这是他人生最困苦的时期:一边是病危在床的老父亲,一边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他自己因为长期的熬夜,体重不足50公斤。
    不负众望的他,这一次真的榜上有名了。眼看着自己的研究生梦就要圆了,恰巧在这时,《四川文学》要调他去做文学编辑。与文学创作结姻亲,是刘正成由来已久的梦想。与理论研究相比,他更喜欢生机勃勃、心灵自由的文学创作。
    就这样,为了圆一个梦想,一个童年就有的梦想,他毅然放弃了这个追索多年的梦———研究生之梦。
    试想,如果刘正成把握住三次机遇中的任何一次,那么,今天坐在我面前的或许只是某一专业、某一领域的理论家,但决不会是多方面业绩卓著、有着轰轰烈烈事业的通才。
/
                             走出巫山峡
/
    巴蜀之地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与外界交流较少。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出不了巫山峡是一条虫,出了巫山峡便是一条龙。”机会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要调他去《中国书法》杂志社任副主编。他可以像李白、苏东坡等先贤一样走出巫山峡,走出这四围云山的西南一隅了。
    刘正成上任伊始,首先为刊物定位。他充分调动杂志社同仁上下齐心协力,只一两年的功夫,不仅使刊物大为改观,而且饮誉海内外。现在,《中国书法》已成为我国中文社会科学艺术类十种核心期刊之一。
    为了活跃书法创作,刘正成筹划和组织了一种新的征稿和评审方式的大型展览,即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他改变过去那种以邀请为主的状况,让每一位书法爱好者都有权利投稿,参加公平的艺术竞争,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于是,从他接手的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开始,他大胆进行改革,率先在展览中引入竞争机制,组成全国性的大型评委会,强调传统、追求探索与创新。十余年过去了,参与书法展览与比赛的愈来愈多,而评选和展览的机制却沿用至今,并日趋成熟,推动着书法的创作与展览,造成了中国文化艺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种竞相参与现象。刘正成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他要立足于《中国书法》,放眼于整个书坛。为此,他主编了《小学生习字帖》,发行几千万册。1989年,他主编的《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二等奖,被台湾高校列为参考书,并流传亚洲各书法国家和地区,受到书法界瞩目。此后,他就开始筹划着编纂一套前无古人的贯穿书法史、汇集研究与资料的大型书法全集。
/
                         梦圆《中国书法全集》
/
    到过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的人,如果到这些国家国立图书馆或著名大学的图书馆走一走,就会发现一套装帧精美的煌煌巨著《中国书法全集》,而主编此书的正是刘正成。早年间,刘正成出访时,在国外许多国家图书馆看到的是日本20世纪四五十年代编辑出版的《书道全集》,以及后来出版的《日本书道全集》和《中国书道全集》,而他初学书法时,用的也是这些日文版的书籍。这些书流行全球,许多西方人由此认为书法源于日本。每每听到或看到这些,刘正成心里每每不是滋味,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的基础,我们不能让别人越俎代庖。
    于是,他萌动了编纂出版《中国书法全集》的念头。
    全部成书108卷,总投资将逾2000万元人民币,这无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刘正成开始多方面奔走呼吁。
   《中国书法全集》这一利国利民的宏伟大业,各出版社无不感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却又不得不为其巨大投资风险着想。正当刘正成一筹莫展之时,他经商的弟弟刘正兴、台湾曲天成先生和叶妮妮小姐,欣然出资资助。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此时的刘正成一家,蜗居在“北大红楼”一间狭小、简陋的斗室———八方斋内。而这里自然成了《中国书法全集》编辑部,汇集了一批精力旺盛、甘于奉献的书坛俊杰。在艰苦得不能再艰苦的环境里,他们夜以继日地努力着、工作着……
    1990年,《中国书法全集》第一卷终于问世了。它不仅得到了中国社科界专家及书法界的普遍赞誉,也得到了日本书法界的好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冯其庸认为,该书在国际上展现了我们中国书法界的学术功力。顾廷龙先生在《光明日报》上著文欢呼中国书法全集问世。季羡林、李学勤、金维诺等超一流学者均充满热情地座谈盛赞《中国书法全集》已出版各卷的学术成果。 中田勇次郎是日本书学界泰斗,他主编的《书道全集》曾流行全球。徜徉书法和书学几十年的中田先生常有曲高和寡之感。当他看到中国出版的《中国书法全集》时,如遇知音。一日,有人前来拜会这位德高望重的书坛耄宿,老人照惯常一样打开侧门迎接客人。当他得知站在面前的即是久慕的《中国书法全集》的主编先生,便高兴地关掉侧门,打开正门请进了这位尊贵的客人。这宽敞、古朴的大门,中田先生已许久许久没有打开了。《中国书法全集》采用了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编纂成书,较之历史上著名的《淳化阁帖》和《三希堂法帖》以及日本的《书道全集》,更完备、详实且富研究和学术价值。
    这样一部巨著,靠民间力量,短短几年出版了30卷,而与它同时起步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半途夭折,比它早许多年的日本30卷本《书道全集》也仅有中国部分15卷。从此,日本人研究书法丢弃自己的《书道全集》,而选择《中国书法全集》,西方人也由此重新认识东方,了解书法的渊源,再不会说书法源于日本了。这不是为一件小事与别人争强好胜,这是在复原一种悠久的文化历史,使之延续和光大,为21世纪崛起的东方建设一项应有的文化———精神的工程。刘正成喜欢历史,但尤为喜爱《史记》这块人文历史的丰碑,他说他的内心深为倾慕的就是司马迁的那种使命感和奋发有为的精神。
/
                            世纪的告慰
/
    一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水平是由其代表人物的艺术水准体现的。随着书法从书斋走入民间,其美学趋向、审美标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与传统的关系如何?其代表书家标准是什么?进入新的世纪,又该如何发展?……这诸多的课题日夜盘旋在刘正成脑中。身处潮流之中,站在世纪交汇点上,他希望对此有个客观而又合乎理性的观点,从而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作为对百年书法发展回顾与思考的“二十世纪书法大展”的设想就这样诞生了。它包容了一个世纪四五代书法家的精心工作。筹备工作的困难和任务的艰巨是常人无法想像的:资金问题;展览内容之一的“二十世纪著名书法家遗作展”,作品征集困难重重———这些作品散布于字画店、博物馆、纪念馆抑或拍卖行、收藏家之手。为了展览的质量,既要保证书家与作品的齐全,又要防止赝品,还要承担损坏、遗失的风险……
    刘正成和筹委会的同志们,一地一处一家家地联络、承诺,经过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展览如期举行。这次二十世纪书法大展分为二十世纪已故著名书法家遗作展、当代书坛名家作品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4个系列。6天的展览,美术馆日日观众络绎不绝,比肩接踵,还有不少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许多人已经是第二次或第三次来看展览了。
    刘正成生平第一次被如此狂潮般的热情所包围,他的眼中闪着泪光。有这么多的人热爱书法艺术,有这么多的人同他一样为书法艺术的发展积极努力着,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
                          不解的文学情结
/
    在书坛取得辉煌成就的刘正成,内心一直纠缠着他那未了的文学情结。
    他的文学梦源于童年,创作实践却开始于在上海当学徒的那年。18岁的他白天学习印染课程,晚上顾不得吃晚饭,就一头钻进图书馆。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外面乱糟糟的,而刘正成却躲在屋里自修。他的剧本终于在剧场由专业剧团演出,继而还得了奖,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也慕名请他去讲戏剧。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开始了散文、报告文学、历史小说的创作尝试。
    展现心灵自由,传达人生体味的文学创作使他着迷。历史小说《怀素自叙》、《地狱变相图》、《孔尚任湖海采风记》、《半山唱和》、《庄周自传》等一系列以中国历史上的艺术家、作家和诗人为主人公的历史小说相继问世,引得文坛许多老前辈、老作家对他赞不绝口刮目相看。
    忙碌的刘正成,正准备像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那样,写一部长篇小说《孔子》,追寻孔子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5 21:17 , Processed in 0.2420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