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0|回复: 1

【正成论坛】画是书之肉 书是画之骨:四大画家书法之徐悲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1 16: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畫是書之肉  書是畫之骨
——簡論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潘天壽書法的時代特徵

劉正成

二十世紀中期畫壇四大家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均是書法家。如果說他們的畫是掃除籠罩清代畫壇二百多年的四王院體迷霧的主將,那麼他們的書法也是清代道光以後碑學書風中的干將,從而成為這個時代的代表性書法家。


四人中,齊白石以篆隸名家,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則以楷行擅長。這四人均已過世半個世紀了,他們的畫,仍然傲視當代畫壇群雄的原因很多,他們在書法領域的傳承與建樹應該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宋元以來,中國的文人畫是中國繪畫史的高峰,現代西方藝術史家們因為看不懂文人畫,他們把這個高峰稱為中國繪畫史的衰落期,其根本原因一是難以真正理解自北宋以後蘇東坡“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的寫意藝術觀,二來也確實看不懂自米芾、趙孟頫、倪雲林、徐渭、八大以降以書入畫的筆墨奧妙。在受到西方繪畫藝術價值觀影響百年來的今天,我們討論齊白石、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四大畫家的書法,不僅是對書法史的研究,同時也是對當代繪畫史的檢討。換句話說,更準確地對四大畫家書法藝術風格的認知,應該是進入他們繪畫堂奧的一把鑰匙。



拙工勒石見天真之徐悲鴻

眾所周知,徐悲鴻青年時代在上海拜康有為為師學書法,其書直接從北碑而來。他傾慕康有為,當然與他幼年時代學書即受已成主流的碑派書風影響,他臨池即按父親安排臨習北碑《鄭文公碑》、《石門銘》、《張猛龍碑》,以及南碑《爨寶子碑》、《爨龍顏碑》、《瘞鶴銘》等。中央美術學院2018年初曾辦過首任院長徐悲鴻紀念展,展出了徐悲鴻收藏和使用過的關於書法的大量古代碑帖文獻,就包括上述碑帖。

他與時人不同,不僅不學頗有廟堂氣的帖派大家何紹基,甚至一反潮流批評何紹基。他甚至直接點名對何紹基《張黑女墓誌跋》關於闡述筆法的所謂“每一臨寫必回腕高懸,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約不及半,汗浹衣濡矣”故事進行了諷刺。云:“天下有簡單之事,而為愚人製成複雜!”後拜通達的新派學人康有為為師,所持藝術觀念一拍即合,一以貫之。

作為在美術上學貫中西的藝術家,徐悲鳴的藝術視野甚為寬廣。他並不排斥晉唐經典,兼收並蓄作為學習範本的也有《宋拓王羲十七帖》,以及從日本購買的平凡社出版、中田勇次郎和神田喜一郎編纂的《書道全集》。他很喜歡倪元璐,稱“倪元璐字格調最高”。他的字中宮緊結、圓筆絞轉之法應該是取法于倪氏。他亦喜歡王鐸、傅山的草書,稱“王鐸草書是懷素後第一人”。這在當年書壇推重黃庭堅、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草書的時代,這一論點顯然體現作為畫家對明清以來掛軸作品章法布白視覺構成技巧的敏感與看重。

徐悲鴻接受和宣揚康有為的書學觀念,但寫字卻甚少康有為的身影。康有為書法多側鋒鋪毫揮灑,結字中宮舒朗以隸法取橫勢;徐悲鴻則一律中鋒裹毫,以篆法中宮緊密內斂取豎勢。如果說康有為書法得五代、北宋之間(傳)陳搏老祖摩崖“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的急速疏放曠達散逸氣息,那麼徐悲鳴反而更近於同時代草書大師于右任的碑法草書,字法遲緩簡潔凝煉的風骨。徐悲鴻在其收藏的六朝殘拓本《積玉橋字》自作長跋中標榜“點畫使轉,幾同金石鏗鏘”。他所書的對聯、掛軸,以及畫中款字,均一律體現這種結字簡潔奇異、筆法凝重如骨的特徵。

徐悲鴻是一位學習和接受西洋古典繪畫觀念的中國畫家,儘管他主張學國畫也要學素描,講究形似和透視,為中國畫的創新奮鬥一生,但終歸沒有像林風眠、吳冠中那樣非西非中的模樣基本走出中國畫的領地,就是因為書法的基因深深紮根他的所有畫作中,讓畫是書之肉,書是畫之骨的原因。在這個意義上,“筆墨等於O”的公式是不成立的。

陳傳席先生十分推重徐悲鴻書法,在所撰本卷《徐悲鴻書法評傳》中將之與同時代之吳昌碩、于右任、黃賓虹、齊白石、謝無量、康有為六人比較優劣,稱為這個時代最為優異的“七家”,並認為“七家”中徐悲鴻為“當時第一”。他說:

以上七家應是書法界的權威,其他書法家皆不足論。他們七家和徐悲鴻比,最多是各有特色,但魄力、渾沉皆遜之。故可以評判徐悲鴻的書法為當時第一,至少為第一流。

陳先生喜愛悲鴻之書的觀點當然值得尊重和理會,這也是自古以來從王羲之到康有為皆有排座次的傳統。但是,藝術價值觀不可能如體育競賽有統一公認的標準,立馬分冠、亞、季軍。藝術作品往往要經歷較長時代時間的選擇,才能有逐漸趨同的看法。徐悲鴻雖然在書法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並且有很高的造詣,但我認為他並非想以書法名世,而是將書法的筆墨更多鎔鑄於他的繪畫中,故其書法作品數量尚不多,作品幅式和書體形式變化較少,少字數精而多字數平,故可稱為“第一流”,不必稱為“第一家”可也。

1.jpg
二〇一八年三月,作者与陈传席先生参观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纪念展,观看徐悲鸿先生收藏使用的历代书法碑帖

2.jpg
二〇一八年三月,徐悲鸿先生收藏使用的历代书法碑帖

3.jpg
二〇一八年三月,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纪念展展出的徐悲鸿致白蕉的三件信札之一

4.jpg
徐悲鸿 赠承泉五言联

5.jpg
徐悲鸿 赠徐寿安诗轴

6.jpg
徐悲鸿 节中庸句轴

7.jpg
徐悲鸿 赠王少陵诗轴

參考文獻:

《白石老人自傳》,《齊白石全集》卷十,湖南美術出版社一九九六年十月版。
王震《徐悲鴻年譜長編》,上海書畫出版社二00六年版。
潘公凱《潘天壽談藝錄》,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潘公凱《潘天壽評傳》,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版。
鄧白《潘天壽評傳》,浙江美術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李永翹《張大千年譜》,四川省科院出版社一九八七年版。
傅申《曾熙、李瑞清與門生張大千》。

(此文转自《中国书法全集-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0 22:54 , Processed in 0.1591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