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58|回复: 1

锲而不舍 不甘寂寞———记青年印人邵永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9-14 16: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锲而不舍   不甘寂寞
———记青年印人邵永治
                              口/文博
  年轻化是近年书法、篆刻界表现比较突出的一个现象,一大批出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青年人频频在全国性的大型展览上亮相,有的甚至摘金、夺银,他们过早赢得了书坛的承认,这与高等书法篆刻专业教育的逐渐完善,学科意识的普遍提高,非专业院校书法课的开设有直接的关系。年轻一代书家、篆刻家不甘寂寞和对传统的继承开拓精神,为书坛带来了一阵阵的活气与生机,年轻一代书家、篆刻家更加注重对传统汲取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处身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这一代书家过早的担负起了时代赋予的继承发扬书法、篆刻艺术的历史使命.
    黑龙江的邵永治便是这股潮流中少有的一位“80后”(1980年代后出生),且成绩较为突出的书法篆刻家。
    永治为人豪爽,不拘小节,这也许是东北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人文地理环境对他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至今依稀的记得第一次看到永治篆刻时所写的感受:线质、章法、印面所留露出的气息,是那样的静,有股得道高僧不食人间烟火的怡然,让人肃然起敬,不俗!在当今的印坛走工印一路者,如果不是线质弱、便是呆板;或者就是几个篆书的生搬硬套;要么故意以功夫感人,千篇一律;很少能看到几个有想法,个性显明的印人和优秀作品的出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永治,我们聊了一会儿,便有相间恨晚的感觉,我们谈黑龙江的篆刻,谈葛冰华、谈高庆春、谈浙江的来一石、谈广西的陈国兵、谈石开、谈王镛、谈当代工稳印创作的得失,当代大写意篆刻的出路,谈对篆刻的认识,谈对篆刻的那份剪不断的情。以至于我们谈到了自身“80后书法群体”在语言上的共性和差异。渐渐的我也对邵永治学艺过程也多了几分了解。"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黑土地人所特有的质朴、憨厚在永治身上表现的尤其明显,在这块北方的沃土上,篆刻艺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走出去了一大批驰骋在当今印坛上的印人,邵永治便是黑龙江书法篆刻界近年来成长起来的后起之秀,在全国篆刻界也是有不小名气的。其作品先后参加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黑龙江此项仅此一人),西泠印社首届国际青少年书画大赛获铜奖、全国青少年第四届神龙大赛获金奖、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入选杏花村杯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书法篆刻展等,是目前中国书法家协会为数不多的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会员。
    在永治众多的篆刻作品里面,我们明显的可以看出,他对汉印、赵之谦、浙派一路和陈巨来等都下过一番深功夫,对于后者,永治更是“处心积虑、蓄谋已久”。相对于他众多面貌的印作,我更倾向于他的圆朱文印,圆朱文印作为篆刻艺术花园中一朵亮丽的奇葩,它特有的形制、相对独立的境界意趣追求对艺术家的构思、刊刻、运意具有很强的“规定性”,它的规定性对印人的要求及其苛刻,但同时这种法度的存在,确保了它相对独立的艺术品格及其经典性,确保了其发展的有序性和探索的深入,但形制的固定,使形式美感渐趋在欣赏者的心目中成为定式,它的规定性也容易“窒息”艺术家的思维,为进一步的发展创新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工稳一路易攻难进。要想树立新风更是难上加难,不仅是对印人阅历、学识、眼界、才情的考验,更是意志、精神和心灵的一次次拷问。永治在圆朱文印上所表现出的技术难度,和章法搭配、审美意境,是那些不狠下大功夫学习的泛泛之辈所不能望其颈背的。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在不失原朱文印地线的基础上,拓宽它的形式构成。怎样与时俱进,将现代人的思考融进作品中。永治这样想着“现在为了改变以往元朱文的千篇一律的创作理念,文字的变革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有了他的“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松花江畔" 等一方方佳构的出炉。从文字的选择,搭配和印面情趣化的处理、用刀的精准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永治经常在不同场合提到自己的老师---汤忠辉.“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我的老师,他本身就很吸引我。不但教我学写字、刻印,而且教我怎么做人!”永治在谈到自己学艺经过时候总是意味深长地提到自己的老师。“如果有一点成绩的话,首先要感谢自己的老师”。我很羡慕邵永治遇到了有这样的良师,但同时我也为汤忠辉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在与永治的交往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为他的人品和东北人所特有的厚道所动,比起那些一出名,或者稍有点名气便“欺师灭祖”之辈不知要强上多少。“学艺先学人”永治对此是明白的。
     在物欲横流,各种文艺思潮涌动,信仰漂浮不定的当今社会环境中。怎样找准自己的道路,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世俗名利所左右,尤其是那些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朋友,“优秀的艺术传统是通向出新的跳板,可它只是跳板,视跳板为棉床,躺在上面悠悠哉地睡上一辈子是可悲。有跳板踢开不用,一味凭蛮劲去硬撞同样是可笑的。”(韩天衡)好在永治不是那种甘于寂寞,自甘重复自己的人。每每听到对自身现状的不满和自己如何的不成熟时,我知道:他又思考了!现有形式和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承载他对生活的感受了,他要寻求一种更直接、更准确的表达行式,来记录自己的生命意识,来沉载自己对篆刻的爱与恨!于是好久没有了关于他的消息,我开始怀疑他是不是在地球上“消失”了?不知过了多少天,突然收到永治的一份来信,短短几个字:文博,今寄上几方新作,请多提意见!永治。我当时“哇”了一声!这家伙又有新东西了!
永治正当风华,要走的路还很长,而且一些印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整体感觉,有些印有草率的嫌疑等。人常谓“少年比才气,中年比传统,晚年比学养”永治也该做作学问,在挺进传统的同时,多多拓宽印路,好在永治对此是明白的。以永治的年龄和今日取得的成绩来看,已经很不容易了。
最近又看了他的一些新作,他已经在向写意一路开始了新的尝试。我真的为他高兴!



发表于 2004-9-14 19: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锲而不舍 不甘寂寞———记青年印人邵永治

文博兄写的好,永治的印更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20 03:23 , Processed in 0.1505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