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29|回复: 0

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是中国书法唯一的出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1 12: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钱江五月 于 2018-9-21 12:58 编辑

            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是中国书法唯一的出路
                     施政明
    当代中国书法,一直在“重复、重复、再重复”里打转,这样下去,即使再过五千年,中国书法依然是今天的面貌,严格说来是过去的面貌,因为今天的书法完完全全是照搬过去的。
    当今书法,一是实用书写,二是注重笔画、结构、运笔和章法的书写。现在,在大多数人的眼里,第一种是一般写字,第二种是书法,也是艺术。但是,在现实中,实用的书信、公文等,书写者也非常注重笔画、结构、运笔和章法,因此,大家又把这些书写归到书法艺术,最终,人们只要看到用毛笔书写的东西,都是书法法艺术。这种书法艺术审美观造成当代中国书法笼统模糊,也造成当代中国书法乱象横行,更造成当代中国书法停止不前。
    当代中国书法当务之急就是要确定书法艺术的审美特征,能区分一般写字与书法艺术,能够让普通群众都能甄别。这一特征哪里来,当然不是谁说了算的。这一特征应该从中国书法历史中去寻找,应该到文学、绘画、舞蹈、音乐等其他门类艺术审美中去寻找,要寻找到一个既有说服力,能达成社会共识,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特征。
    在五千年中国书法的发展中,人们把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审美情感逐渐融入到文字的笔画中,从而脱胎出带有形象、思想和情感的书体:颜体庄重大方、欧体俊俏秀气、赵体端庄秀丽、隶体字大气端庄、魏体苍劲豪放。各种书法风格也逐渐形成,比如豪爽、遒劲、典雅、飘逸、雄浑、古朴、旷达、恬淡、含蓄、自然、清远、恬静等。书体书风的形成,形象、思想和情感的融入,在书法审美中成为亮点。王羲之《兰亭序》以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的感情,俊秀清丽的笔画和轻快活泼的行笔表现“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的内容;颜真卿《祭侄稿》以悲愤慷慨、凝重悲壮的情感,犀利劲道的笔画和随情挥洒的行笔书写表达对乱贼的仇恨和对亲人的哀伤的内容;苏轼《黄州寒食诗》以厚实凝重的笔画和滞涩稳健的行笔表现苍凉惆怅、壮志难酬的形象,表现凄苦悲凉,忧国忧民一种思想,表现惆怅孤独、怀抱感慨的心情。天下三大行书形象、思想和情感融为一体,呈现出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书法审美特征。
    文学、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都具有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艺术审美特征,它们为书法提供了最直接的借鉴作用。在文学创作中,单纯的追求形式美和内容美,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都是违反文学发展规律的。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在相当程度上达到了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绘画创作艺术中的形式美,都是以绘画创作表现思想情感为最终目的。一味追求一种视觉要素的构成,偏离内容的需要,就违背了艺术家形式美和内容美统一的立足点。舞蹈中每个形象和动作都包含着表达的含义,都表达出一定内容和情绪。舞蹈不仅是表现什么样的故事和情节,更是从这些形象和情节中表达情感思想和内容意义,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音乐通过乐音的组合,流动的旋律,借助听众的想象间接反映客观现实,什么样的歌曲内容要用什么样的情感风格来唱,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总之,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形式美和内容美完美统一的艺术再现。
   中国书法虽然有三大行书作为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楷模,但遗憾是,当代中国书法只传承三大行书的笔法,没有很好地承继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的思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抓住躯壳丢掉灵魂,而且当代中国书法受西方抽象艺术的影响,莫名其妙地把中国书法归类到抽象艺术,完全剥离了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的核心,造成当代中国书法用庄重的颜体书写《江南好》、《春晓》、《春夜喜雨》等之类描写清新秀丽的诗文,用俊俏秀气的欧体书写《燕歌行》、《塞下曲》、《从军》等之类抒写浴血奋战的边塞词句等,书法笔画情感与内容思想情感相冲突,形式美与内容美相背离。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书法至今独自游离在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艺术审美的大门之外,而且渐行渐远。这是中国书法的倒退,这是当代中国书法的悲哀!
  书法是形象的书法。书法形象是神似的形象,是通过想象、联想得到的,是书法的神韵和风貌,即使书法融入了西方抽象元素,但它还是形象的书法,因为书法在骨子里完完全全是中国形象元素。反过来,书法又不是具像,如果第一眼就看出书法是什么或像什么,那它是画,不是书法。书法是思想的书法。书法思想来源于心境的诱发,并支配创作全过程,是书法的血肉和骨架。书法是情感的书法,书法情感是内外交织的,有意义的,是书法的精神和生命,是能被观众捕获并产生共鸣。书法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就是要做到形式与主题、形象与意境、情感与思想、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书法是一项综合了“诗画舞歌”艺术特色的具有“喜怒哀乐”强烈情感的有意义的精神外化艺术工程。书法创作根据内容意义运笔、结体、布局,融入“诗画舞歌”艺术特色和“喜怒哀乐”情感元素,引入象征、寓意、夸张、借代、对比等多种创作手法,突出表现书法的形象意义和艺术意义,书法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与内容相结合,形式美与内容美相统一。
    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是当代中国书法唯一的出路。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书法艺术与一般写字才有了质的区别。从艺术的高度来说,片面重视笔画、结构、运笔和章法的形式书写还远没有上升到质的变化,还不是艺术范畴,只是一般的书写。只有书法形象所呈现的思想情感与文字内容的思想情感相一致,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观众能从作品中获得情感审美共鸣的,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
    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书法创作才有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创作者在具备基本的书写规范、技巧、书法知识,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书法创作者才会加强学习,加强社会生活实践体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捕捉和感受笔画艺术审美的能力。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书法创作者才会避免成为“但手熟尔”式的“书匠”,书法队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一切伪书法,耍杂书法等才会被淘汰,书法乱象才会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书法形象才会更生动,书法思想才会更深刻,书法情感才会更强烈,书法意境才会更深远,书法神韵才会更丰富,书法创作才会更带劲。只有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当代中国书法的许多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书法发展道路才会更宽广,书法的未来才会更辉煌。
    在中国书法停滞不前、乱象泛滥的今天,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是指引中国书法向前发展的明灯。中国书法只有以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为艺术审美特征,书法才能真正摆脱目前的困境,走上健康有序、高度有意义的艺术发展之路。
33咬定青山不放松.jpg
咏竹诗
书法情感基调:刚健强劲
创作特色:清代郑燮诗《竹石》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这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书法创作采用刚健强劲的书风,象征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首词“咬定”笔墨厚重,笔力强劲,尤其是“咬”字,充分利用中国汉字形声造字的特点及毛笔写意的特征,紧密的结构、粗厚的笔墨,交叉的笔画咬合在一起,形成了死死“咬”住的意象,表现书法的神韵。“咬定”两字为全篇书法定下了与诗的主题意义相统一的基调。“破岩”、“千磨万击”等重点词以大字体书写,以突出坚强不屈、高风傲骨诗义。“中”字末笔长竖出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书写内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8 20:56 , Processed in 0.1282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