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60|回复: 1

家传原来是名品 收藏者想给宝贝找个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6-27 0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块在收藏界颇有名气,然而已70年没有下落的北魏时期墓志——元始和墓志原件,近日在北京露面。
??一位市民给记者打来电话称,她的一位朋友家中有块古代的墓志,很有些年头和价值。记者随后与收藏者张先生取得联系,并在其家中见到了这块墓志。张先生告诉记者,出于安全考虑,平时这块墓志并不在家里存放。为了让记者看到实物,这块墓志才在头一天从外面运回来。
  ■看到元始和墓志原件
??打开包裹墓志的厚厚的灰毯子,记者见到了这块长47厘米、宽44厘米、厚14厘米的“元始和墓志”。藏品基本上没有损坏,字迹依旧清晰如初,刀法遒劲有力。上刻繁体:元始和,字灵光,河南洛阳人也;大魏景穆皇帝之曾孙……春秋一十有七,以正始二年岁在乙酉七月十二日寝疾薨于京第;即卜其年十一月十八日迁葬西陵之北岗等内容,共18行,每行19字。喷上水后,字迹更加清晰。
??张先生告诉记者,这块墓志是上世纪30年代,其开当铺的祖父从广东人叶恭绰手中所购,当时就没有志盖。由于其祖父早已过世,所以叶恭绰为什么要出手、当时的交易价格是多少已无从考证。只知道家族在此后70多年间历经战乱、生活颠沛、搬家十几次,但每次都将该墓志作为宝贝低调珍藏,始终没有出手。“小的时候,我不知道这块石头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处?现在随着父辈离世,这块石头传至我手中,自己才开始对此产生兴趣,想弄清楚这块石头的价值。”
??■家传原来是名品
??没想到,对这一家传的兴趣引出了张先生的一大发现。前不久,张先生在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超的专著《古代石刻》时发现,自己家中的“元始和墓志”竟然是上世纪30年代很有名气、但此后“下落不明”的北魏时期的墓志。后从互联网上查询得知,目前在北京图书馆藏有“元始和墓志”拓本。
??在《古代石刻》一书的第二部分“出土墓志”的第一节“20世纪中古代墓志的重要发现”中这样表述:“柯昌泗《语石异同评》卷四记录30年代各家收藏北朝墓志的情况是:……‘番禺叶誉虎(恭绰)藏元始和一石’”。文中随后提到,“柯氏所叙及的以上各件在本世纪初出土的墓志,问世后均又经过频繁的转手收藏,播迁流传,后来的收藏处及现存与否有些已很难查考。”
??看后,张先生想,如果能够得到确认,对于北京的收藏界来说岂不是一件幸事?“我就是想让大家知道,这个宝贝没有消失,还在世上、在国内。”但是,可惜的是,当年见过“元始和墓志”实物的人眼下估计少有在世的了。
??■专家亲自过眼
??为了确认张先生手中的元始和墓志,记者联系到了《古代石刻》的作者,我国从事中国古代石刻研究和汉唐考古等方面研究的专家赵超研究员。听到元始和墓志还在世上的消息,今年56岁的赵超很高兴,并在百忙之中和记者一起来到张先生家中,进行了仔细地查看和询问,他表示“可以初步判断是真品”。
??赵超表示,尽管元始和墓志因为已有拓本在世,对于学界研究和了解北朝时期上层社会的社会关系和家族关系参考价值不大。但该墓志的发现,对于收藏界来说,却不啻为一个好消息。毕竟它在当年还是较受关注的、名气较大的藏品。赵超对墓志原件在张先生家得到很好保护,使这样一个不知下落的藏品复现于世的做法很是赞赏。
??■希望找到“宝贝”的另一半
??赵超研究员的评价让张先生备感欣慰。但是接下来的难题是,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晚辈对这样一块看似“无用”的石头都很不上心。因此张先生想通过《信报》,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给自己的藏品找个妥善的安身之处。
??赵超研究员建议,张先生可通过拍卖公司向国内的博物馆拍卖或直接与国内的石刻博物馆联系。
??最近,还有一个消息让张先生很是高兴,他从朋友处听说,元始和墓志的志盖还在世上,但不知被哪家博物馆收藏。“我希望有一天,这一对宝贝能够合二为一。”张先生说。

  作者:收藏杂志社 来自:北京娱乐信报
发表于 2004-6-27 10: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传原来是名品 收藏者想给宝贝找个家

如此珍贵的宝贝竟然这样平静而又突然的露面,实在有趣!这真是中国收藏界的一大幸事,愿元始和墓志与其志盖能早日合而为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5-9 09:43 , Processed in 0.1386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