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794|回复: 6

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简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6-1 11: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书法在线在 2003/06/02 10:21pm 第 2 次编辑]

                  


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简论 ⊙源自:曹建

--------------------------------------------------------------------------------
内容提要
  
    书法家的水平高低与其传统文化底蕴、书法技法的深入程度、做事为人之胸襟密不可分。凡是在书法艺术方面较有成就的学者书家,至少都在学问的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在深厚的学问修养之外,书法成就各有优长。其代表人物如赵熙、谢无量、乔大壮、郭沫若、刘咸炘、向楚、徐无闻等都足以为书法学习与研究提供典型范例。
关键词
  
巴蜀 学者 书法 修养 个性
  学者书家作为书家的一种,主要以学问见长,兼善书法。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以前清进士赵熙、孩儿体书家谢无量、文坛巨子郭沫若、双钩一绝公孙长子、“词坛飞将”乔曾劬、川大教授刘咸炘、易均室、周菊吾、向楚以及四川文史馆刘孟伉、重庆籍书家王瓘、杨沧白、柯尧放、徐无闻等为代表。
  曾任重庆川东书院山长的赵熙(1867~1948),号香宋,字尧生,又署香宋词人,四川荣县人。他的书法杂糅碑帖,号为“赵体”或“荣县字”。在崇尚碑版时代,能卓然而异者,赵熙堪称大家。他曾说:“诗文与书,一代各有风气,唯豪杰乃能挺然风气之外。”“凡天资颖者喜南书,挟胜气者喜北书。南多工而北多拙,拙近古而工近今,各有长短。相济不相非,斯杰士也。”真知灼见,精辟异常。与康南海尊碑抑帖,何只千里。
  赵熙在川东书院“门下三杰”之一的向楚(1877~1961),字先乔,亦作仙樵,重庆巴县人。向楚曾任四川大学教授,是巴蜀著名学者、教育家,学问渊深。其书法得益于其字外功,清雅脱俗,为[民国]至文革前巴蜀书家之翘楚。与赵、向二人相同。
  谢无量(1884~1964)也是以学问融于书法的典型。谢无量名大澄,字仲青,号希范,别署蔷庵,资阳市的乐至县人。4岁时随父亲迁安徽芜湖,少年时拜马一浮丈人浙江著名学者汤寿潜为师,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后因《苏报》案牵连,逃亡日本。回国后先后任四川存古学堂监督、广州大学教习、孙中山大本营特务秘书、参议、执教东南大学、中国公学。1930年任监察委员,1940年返川,1946年执教四川大学,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如果说赵、向二人书法还能见出古人的话,那么谢无量似乎已完全绝去依傍了。所以,林山腴以谢无量书法为康南海后第一人,于右任称谢无量“笔挟元气”,感叹“自愧弗如”。他的书法又被称作“孩儿体”。赵之谦曾说,“书家有最高境界,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故书以不学书不能书者为最工。夏商鼎彝、秦汉碑碣、齐魏造像、瓦当砖记,未必皆高密,比干、李斯、蔡邕手笔,而古穆浑朴,不可磨灭,非能以临摹规仿为之,斯真第一乘妙义。”这里,赵之谦以“三岁稚子”“绩学大儒”书法为最佳,强调他们那种不能规规模拟的精神,谢无量以绩学大儒得三岁稚子童趣,极有创造性。谢无量后来虽然到了北京,但他对于巴蜀乃至全国书法的影响至今仍然历久不衰。最近《中国书法》组织评选的二十世纪十大书家,谢无量名列其中。谢无量书法以稚拙其外的形式和自由率真的意趣得到了书法界普遍的认同。当代著名书家吴丈蜀在《跋谢无量先生自书诗册(八首)并序》中写到:“成家岂是临摹得,造诣全凭字外功。”
  信然。1942年病逝于重庆的公孙长子,与谢无量同属内江市人,也是赵熙门人。原名余切,其诗文、篆刻、收藏都富名声,书法以碑体书和双钩闻名遐迩。1936年到重庆与人合办《内江周刊》,宣传家乡。他的双钩被称作“怀仁后一人”。
  乔曾劬(1892~1948)字大壮,号波外翁、壮翁,四川华阳人。幼承庭训,受祖父影响,后从晚清名家顾印愚,治经史诗文,旁及书法篆刻,后就读北京译学馆,1912年入教育部工作,与鲁迅同事,过从较密。30年代,徐悲鸿在南京主持中央大学艺术系,聘请乔大壮任教授,抗战时期,内迁入川。1940年与曾绍杰、高月秋等组成巴社,影响甚巨。1947年受许寿裳之邀赴台湾大学讲学,1948年初,许寿裳遇刺身亡,遂回大陆,7月,自沉于苏州梅村桥下,有《乔大壮印存》、《波外楼诗》、《波外乐章》等传世。乔大壮先生书法得益于他早年的根底,也与他不懈旧学有关。传世书作以真行书居多,字取横势,舒展自如。篆刻博涉诸家,私淑黄士陵,喜以金文入印,在[民国]篆刻史上颇有地位,直接传承风格者后来有蒋维崧、曾绍杰等。
  郭沫若作为苏轼以后四川又一大文人,其书法成就直堪与东坡媲美,为世所重。东坡书法向来受到书法界重视,为[宋代]尚意书风代表。郭沫若书法从宋四家出来,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宋四家意味,但又个性突出。苏东坡书法曾被黄山谷戏为“石压蛤蟆”,但其横向取势的结体,实际从隶书而来的书法史上就已有历史,与黄山谷书法取纵势截然不同。正如秦效侃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字之结体汉唐即有横纵二种。黄纵苏横,不必是病。”沙孟海先生以“斜划紧结”与“横划宽结”概括之。郭沫若书法与东坡书法同属于横画宽结一类。郭沫若抗战期间在重庆时,书写了大量书法作品,同时,与马衡、常任侠等人进行了江北汉墓的试掘,发现“富贵”等字砖,为保护文物做出了贡献。由于他当时任国民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了一大批文学美术书法界人士,为繁荣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郭沫若的书法研究,可以从他对甲骨、金文研究开始计算,成果丰硕。到六十年代,郭沫若与高二适等人展开《兰亭》真伪大讨论,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都极大地推动了书法研究的深入,带来了书法事业在“文化革命”时期的发展。这些成就,尤其是后期兰亭论辩中的数篇论文,无疑都充分地反映了他深厚的学养。一生大风大浪中过来的郭沫若,在其书法里头,充分表现出其大学者、大文豪风范:每幅作品,无论长篇巨制,抑或短笺小札,用笔都十分肯定、果断,没有犹豫与迟疑;书写内容多自作诗词,无论旧体新体,都富有时代气息;对古典书法有过广泛深入的学习与探究,深得苏东坡、颜真卿神韵。郭沫若学习书法,不象一般人兀兀穷年专于一家而难有自家面目,而是从一开始便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非以自身作为先人奴隶,而是化他人为己用,独具风骨。
  刘咸炘(1896~1932),字鉴泉,号宥斋,室名推十斋,四川双流县人,近代著名历史学家、目录学家,一生著述为古今少有,共235部,号为《推十书》。生前曾为四川大学教授。陈寅恪入蜀讲学期间,尽力搜求刘氏著作,称其“识见之高,实为罕见”。蒙文通评为“数百年来一人而已”。刘咸炘在书法上的主要贡献是撰写了书法理论著作《弄翰余渖》。虽他自称此书“抄纂琐碎无条理”,但其精辟的观点却处处皆是。如论到当时人不以书法为艺术,他写到:“西人论中国艺术而不举其书者,渠固不解也。乃中人之言艺术者,亦不及焉。画学有史而书学无史,画科盛行而书科不盛行,此亦止知步趋西人,而忘其家宝之一端也。”至今还有很多人受西方思潮影响而否认书法的艺术地位,对照此观点,正误立判。值得庆幸的是,随着高等学校书法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层次从专科到博士后的逐步丰富,书法艺术作为一门艺术的同时,其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也在20世纪后20年得到了空前发展。刘咸炘先生所提到的“书科不盛行”的现象有了某种程度的改观。又如论到北碑作者,他指出康有为的不足:“康氏……举六朝书家,亦沿袭旧说”“不度体势”,认为《东魏太公祠碑》非穆子容书,《灵庙碑》非寇谦之书,《吊比干》非崔浩书等等,言之凿凿。7全书涉及书法考据、鉴赏、技法、书论、书家等等方面,将文史哲与书法批评结合,新意叠出。其书法长于篆隶,兼工行草。《益州书画录》称其行草“近包世臣”。他的哥哥刘咸荥、刘咸焌、弟弟刘东父皆有书名。其中,刘咸荥为成都有名的“五老七贤”之一,以诗文书法见长,书学黄庭坚。
  易均室先生(1886~1969),名忠箓,号稆园,湖北潜江人。抗战期间流寓成都,任四川大学、成华大学教授,后为四川文史馆馆员,“文革”中所藏文物书籍手稿被焚,郁郁寡欢,撒手西去。易先生于文字学、金石学、诗词戏剧、书法等研究极深。书法方面,尤以小篆见长于世,其篆刻渊穆古雅,深得古法。先师徐无闻书法、篆刻受易先生影响颇大,于小篆方面与易先生相后先,光耀于巴蜀二十世纪书坛。徐无闻先生篆刻方面受益较多的还有四川大学周菊吾教授。
  周菊吾(1911~1968),名旭,成都人。于教学之余,周菊吾究心篆刻多年,于工稳一路印风多所继承、发展,刘君惠《周菊吾印存序》说:“读菊吾之印,亦如读菊吾之诗,可以见其学,抑可以见其为人矣。”
  王瓘(1847~?)重庆铜梁人,字孝禹,一字孝玉,辛亥后以字行。由举人官江苏道员,曾参端方幕,所见颇广,精鉴别,篆书师法邓石如、赵之谦,行楷书颇有二王、褚遂良一路味道,为[清代]以来重庆籍书家之佼佼。其篆书有镇江焦山的《王瓘等题名》刻石,行楷书有《宋拓麓山寺碑跋》、《明拓孔羡碑跋》等。巴蜀书家与外界交流自来有两途:一是走出盆地,如苏东坡、郭沫若、王瓘;一是外地书家入川,如何绍基入蜀、抗战时期书家云集重庆。
  三十年代之前的重庆籍书家,除王瓘水平较高之外,另有杨沧白(1881~1942)也算是从碑帖结合处找到了路子。其用笔多方笔露锋,线条爽劲果敢,结字突出重心,无预设字形之苦思,有随手偶成之佳妙。其尺牍书大有赵之谦风味。何鲁称其书“得晋唐遗韵,近三百年来很少有人能和杨氏相比”。
  柯尧放(1904~1965),原名柯大经,字尧放,重庆壁山人。诗人、书法家。柯尧放一生耽诗,曾有“沈尹默、潘伯鹰、李春坪、柯尧放”合称重庆四大诗人的说法,其书法成就表现在其行书、章草上。如为叶菲洛诗集题“昨日之花”四字,大有二王、东坡行书意味。其草书狂放不拘,与沈尹默、潘伯鹰、许伯建诸先生的冷静不同,大起大落,才气横溢,颇有诸多情感聚于草书发之的气象,与他的草书不一样的是,其篆刻却属于秀劲一路。柯尧放不仅是40年代重庆籍书家,也是文革前重庆书法的主要代表。
  与柯、杨二君不同,刘孟伉的书法对当代巴蜀书风影响很大。刘孟伉(1894~1969),原名贞健,字孟伉,别号艺叟,重庆云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川东游击队政委及七南支队队长,1950年8月由万县调北碚任川东行署副秘书长,1959年调四川省文史馆馆长。刘孟伉书法篆刻,颇具才情。其书各体皆能,尤其稿书有创新之功,影响后世为最。至今巴渝书家何应辉、余仲九等直接受其影响。刘孟伉先生是巴蜀文化孕育出的一代大家,由于何应辉等人的研究发扬,其书学成就已为世所重视。由于历史上形成的自给自足、自我欣赏的习惯,巴蜀书家不愿宣传自己,实际上,古往今来巴蜀大地都是书家辈出的。如果巴蜀两地象刘孟伉这样的书家能尽量早尽量多的加以宣传,那对于中国书法而言,也会大有好处。

  综上诸家,我们可以得出一条经验,凡书欲脱俗者,必以学问为根基。然,诸家有高下否?诸家之高下与学问之深浅相对应否?我以为,就书法水平而言,可以这样排序:谢无量、赵熙、郭沫若、易均室、周菊吾、刘孟伉、刘咸炘、王瓘、公孙长子、杨沧白、柯尧放。如果按一般学问言,郭沫若应算第一,但与诸家书法水平直接相关的,是他们对于书法的切入程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问。实际上,书法本身又何尝不是学问?一般讲到书家修养,都指书外功。但如果只有书外功,纵然胸有万卷书,也难以深入。而历史上对于内外功的认识,又有所不同。赵之谦就强调读书的作用,认为读书才是内功,书写是外功了。不论怎样,书法内外功都很重要,尤其在书法职业化倾向日益显著的今天,这个认识一定要有。二十世纪外地学者书家入蜀者,如章士钊、马一浮、杨仲子、丰子恺、商衍鎏、商承祚、马衡、梁漱溟等人,为繁荣巴蜀书法创作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承学者书家脉络,八十年代巴蜀书坛出现了学者书家职业化倾向。徐无闻先生是蜀中著名学者,其晚年又成了书法硕士生导师。冯建吴(1910~1989)与他一样,其职业化也与他的教学分不开。徐无闻先生以其深厚的书外修养与数十年画圈的功夫,于八十年代起在全国书法界有了相当的影响,其教学、创作得到了普遍关注。冯建吴先生则以其诗书画印著称艺坛。他的风格源于吴昌硕一路,后受乃弟石鲁影响,讲究作品中的创造意识,为雄浑一路主要代表。诗人许伯建八十年代后也以书法教育为己任,以其对于王字的深入影响着中青年书家。这三位先生可说是巴蜀学者书家职业化的典型代表。可以这样说,书法家的水平高低与其传统文化底蕴、深入书法的程度、做事为人之胸襟都密不可分。凡是在书法艺术方面较有成就的学者书家,至少都在学问的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这正映证了沙孟海先生的一句话:“专业书家除技法外,必须有一门学问作基础。”另一方面,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学者,书法可免俗,自可登大雅之堂。
                                             
                                             转自 ---数码走四川
发表于 2003-6-1 20: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简论

这样的东西要先推一把再细细看。
这里的学术气氛很好。
 楼主| 发表于 2003-6-2 11: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简论

非常感谢驴一鸣先生支持。
发表于 2003-6-2 14: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简论

很好
发表于 2003-6-3 21: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简论

这样的东西要先推一把再细细看。
这里的学术气氛很好。
发表于 2003-10-9 2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简论

建设版主上点图片,四川省诗书画院编过一本作品集。如没有,我们再想办法贴上。
发表于 2003-10-10 21: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世纪巴蜀学者书家简论

同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4-26 10:22 , Processed in 0.15883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