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北居

日本书法比中国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1 22: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贾秀平 于 2007-11-21 13:29 发表
书法教育应该首先从小学教育开始抓!

现在的书法与历史上的书法己大不相同了,
看看我们现在对人从小的写字教育,与历史上极为严格的一整套教育根本没有可比性
只有上大学到了美院才接受四年严格的训练.
其人数与时间长度同样与历史上不能比,
相对来说,学习书法投入的资金不多,
比如学音乐的话,一架钢琴就数万,
但是在艺术的提高上,书法则丝毫不逊色与其他艺术
甚至更难,比国画要难这己没什么可辨的了.
.........
发表于 2009-3-26 23: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与书法

道与书法
有幸,得遇高人,用《道德经》与我讲授书法的真谛。
书法本源于道,所以它能体现道的真意,人生的智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是亘古不变的,用它可以把握现在。书法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古人说:“用笔千古不移”。
书法的根本在于用笔。用笔的目的,首先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了解毛笔的性能,二是怎样用毛笔来写字。如果这两个问题能解决得很好,接下来的另外两个问题:韵与神,也会迎刃而解。
用笔的关键必须明白道的内涵。在修炼当中,道有它恍惚的一面。但是,对于真实的生活,我们完全可以以“常”知“道”,(道德经十六章知常……乃道),以道用笔,以笔明心。
所以,我们说:“以道佐书,以书悟道”。
以上是书法学习的基本原理,具体的过程大至是这样的:
一、道与书法的关系
     1、一与道的关系    成佛作祖的人为什么常说:“一以贯之”?
     2、书法为什么最讲究“藏头护尾”?
     3、为什么说:“没有隶篆就没有书法”?
     4、唐中叶为什么有“书道下衰”的说法?
二、毛笔的性能与“常”有什么关系?
三、横划和竖划的学习
     1、学习隶篆的用笔
     2、隶、篆的用笔与魏碑、唐楷的用笔比较,结合时代的变迁,明确用笔与意气的关系
四、从隶入手进行学习
     1、学习隶书的规矩和规律
     2、分析隶书碑帖、体会气韵与用笔
五、从隶书到魏碑、唐楷的用笔转换
     1、用笔的不同和字形的区别
     2、意韵在转换过程中的作用
     3、碑帖分析
         学习分析不同字体、体会气韵和用笔的异同
六、临帖学习
      至少选取两种字体。
七、创作
      以适当的笔法进行气韵练习。
这种教学过程、在本质上与俗传的学习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俗传的书法学习是从碑帖入手的,老师的指点只是好与不好,像与不像。如何不好,怎样不像很少有人能说。这样一写就是大半生,并且学一种就只会写一种。年深月久,拼命摹写,这种东西在脑子里根深蒂固,几乎没有人有能力把他从里面拉出来,能明白用笔方法的有几人?
任何大师的作品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临摹这个范本就是要学的唯妙唯肖,写的一毫不差,证明下了功夫体会深。但写得像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了解作者的用笔,体会作者的气韵变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来找出一种表现自己的方法,从“无为”到“无所不为”的过程,我们需要正确的、明白的学习方法。
知法而行和行中悟法,是有很大区别的.试验证明:10岁左右的孩子,以此种方法进行教学,8个课时之后,即可基本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并可随意变化。
联系人:西安市答雄13186193276 安珉13060383595
                             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发表于 2009-3-26 23: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与书法

概        述
本人自幼受书法熏染,守砚几十年,亦不知书法之来龙去脉。这种情况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已有很长时间。准确地说应该是从唐朝开始,这也是“书道下衰”的开始。原因是社会出现了繁华鼎盛的气象,人们的生活安逸起来,书道便开始顺应人们的心理,变得机巧起来,向华贵、安逸、整洁的方向发展。书法也就渐渐失去了本初的东西,俗媚起来,直到现在,一说起学习书法那肯定是临与摹,非下得几十年苦功不可。
     后一偶然机会,遇一高道,与我讲述书法的来龙去脉。
此时我方知,书本源于道,非道无以成书。高人一席话,将我带到了远古,好像看见了文祖苍颉得河图、洛书而造字的过程。
用他说的方法一试,果然灵验,书艺大进。
我的女儿也在大约一个月的学习后可以给邻居们写春联了。
现因生活方面的原因,欲出售此法,或以其他方式合作也可。(此法已编辑成册)


联系人:西安市答雄13186193276 安珉13060383595
                                          09年3月13日
发表于 2009-3-26 23: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与书法

道与书法
有幸,得遇高人,用《道德经》与我讲授书法的真谛。
书法本源于道,所以它能体现道的真意,人生的智慧。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是亘古不变的,用它可以把握现在。书法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古人说:“用笔千古不移”。
书法的根本在于用笔。用笔的目的,首先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了解毛笔的性能,二是怎样用毛笔来写字。如果这两个问题能解决得很好,接下来的另外两个问题:韵与神,也会迎刃而解。
用笔的关键必须明白道的内涵。在修炼当中,道有它恍惚的一面。但是,对于真实的生活,我们完全可以以“常”知“道”,(道德经十六章知常……乃道),以道用笔,以笔明心。
所以,我们说:“以道佐书,以书悟道”。
以上是书法学习的基本原理,具体的过程大至是这样的:
一、道与书法的关系
     1、一与道的关系    成佛作祖的人为什么常说:“一以贯之”?
     2、书法为什么最讲究“藏头护尾”?
     3、为什么说:“没有隶篆就没有书法”?
     4、唐中叶为什么有“书道下衰”的说法?
二、毛笔的性能与“常”有什么关系?
三、横划和竖划的学习
     1、学习隶篆的用笔
     2、隶、篆的用笔与魏碑、唐楷的用笔比较,结合时代的变迁,明确用笔与意气的关系
四、从隶入手进行学习
     1、学习隶书的规矩和规律
     2、分析隶书碑帖、体会气韵与用笔
五、从隶书到魏碑、唐楷的用笔转换
     1、用笔的不同和字形的区别
     2、意韵在转换过程中的作用
     3、碑帖分析
         学习分析不同字体、体会气韵和用笔的异同
六、临帖学习
      至少选取两种字体。
七、创作
      以适当的笔法进行气韵练习。
这种教学过程、在本质上与俗传的学习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俗传的书法学习是从碑帖入手的,老师的指点只是好与不好,像与不像。如何不好,怎样不像很少有人能说。这样一写就是大半生,并且学一种就只会写一种。年深月久,拼命摹写,这种东西在脑子里根深蒂固,几乎没有人有能力把他从里面拉出来,能明白用笔方法的有几人?
任何大师的作品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本。临摹这个范本就是要学的唯妙唯肖,写的一毫不差,证明下了功夫体会深。但写得像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了解作者的用笔,体会作者的气韵变化。通过这样的学习来找出一种表现自己的方法,从“无为”到“无所不为”的过程,我们需要正确的、明白的学习方法。
知法而行和行中悟法,是有很大区别的.试验证明:10岁左右的孩子,以此种方法进行教学,8个课时之后,即可基本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并可随意变化。
联系人:西安市答雄13186193276 安珉13060383595
                             2009年3月1日星期日
发表于 2009-3-26 23: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与书法

概        述
本人自幼受书法熏染,守砚几十年,亦不知书法之来龙去脉。这种情况在书法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已有很长时间。准确地说应该是从唐朝开始,这也是“书道下衰”的开始。原因是社会出现了繁华鼎盛的气象,人们的生活安逸起来,书道便开始顺应人们的心理,变得机巧起来,向华贵、安逸、整洁的方向发展。书法也就渐渐失去了本初的东西,俗媚起来,直到现在,一说起学习书法那肯定是临与摹,非下得几十年苦功不可。
     后一偶然机会,遇一高道,与我讲述书法的来龙去脉。
此时我方知,书本源于道,非道无以成书。高人一席话,将我带到了远古,好像看见了文祖苍颉得河图、洛书而造字的过程。
用他说的方法一试,果然灵验,书艺大进。
我的女儿也在大约一个月的学习后可以给邻居们写春联了。
现因生活方面的原因,欲出售此法,或以其他方式合作也可。(此法已编辑成册)


联系人:西安市答雄13186193276 安珉13060383595
                                          09年3月13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07:30 , Processed in 0.1409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