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12|回复: 2

鲍贤伦:书法之“法”的背后,更多是人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9 09: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法之“法”的背后,更多是人的问题

文 | 鲍贤伦


编者按——

鲍贤伦曾经说过,如果说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中断的文明,那么“汉字”与“汉字的书写”功莫大焉。有此言者,内心必然有一种对于汉字的敬畏。

如沃兴华所说,鲍贤伦先生的字,平淡中有奇崛昂藏之气,结构造型别具匠心。不过看起来微妙,很多人看不出来而已。也是对汉字的敬畏,促使鲍贤伦走了一条自己个性与书法共性不断“互相纠缠、碰撞、妥协”的“充满风险”的发展道路,他认为汉字一定要有风格,而风格是人、书的互相成全,是和性情有关的。确立个人风格需要宽阔的眼界、严谨的思维、敏感的心灵以及果敢的勇气,这其中有理性因素,也有感性因素。如何保持个性,形成一家之面貌?今天的这篇文章给我们一种详实的答案。


1.jpg
鲍贤伦近照

书法实践看似林林总总、眼花缭乱,概而言之无非两块基石——求法度和养性情。风格其实是在两者碰撞中的幸运之果。

法度指一门成熟艺术的技术规范。法度在古代,不在当代;在遗物遗迹中,不在理论中。“语境”的变化,使入古极为困难,其中入古的关键两点:解读能力、转化能力。总的来说,入古的目的,是把法度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2.jpg
鲍贤伦书法作品:运斤生风

真正入古了,出新也在其中了。入古之行伴随终生,并非“打进去、打出来”两段论。

技术规范的法度固然很重要,但艺术之“术”异于科学技术之“术”。科技之术“标准化”,千人一统;艺术之术“人性化”,千人各异。科技之术追求物质生产的高效,艺术之术为了人性表达的深入。

3.jpg
鲍贤伦在创作中

“书如其人”,就是如其性情,就是作者修养、才调、风度、人格、气象在作品中的生发。

性情有先天的,有后天的。我们无法选择“与生俱来”的那部分性情,但后天的自我养育很重要。比如通过文史哲的学习和为人处事的实践来涵养自己的心性。

4.jpg
鲍贤伦书法作品

性情会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和反映出来,这就是作品的“气息”。学问主要是通过“性情”这个中介转换才作用于书法创作的。

法度不能替代性情,性情也不能替代法度,但性情有时选择法度:选择契合性情的审美倾向,选择符合审美倾向的技法。
 楼主| 发表于 2018-3-9 09: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5.jpg
鲍贤伦书法作品

古人所谓“学书在法,其妙在人。”人的丰富性是书法多样化的内在依据。

如要寻找传统书法的当代价值,“风格”是比较可靠的选择路径,因为它是内生的,而非外部输入的。

风格不仅是形式倾向,更是旗帜鲜明的价值判断:开拓审美新领域,提供审美新经验。


6.jpg
鲍贤伦在创作中

风格的产生既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也是主体意识不断选择、提炼、强化、调整的过程。

风格产生在法度与性情的缝隙之间。是共性与个性、客体与主体间的互相纠缠、碰撞、妥协的产物。

7.jpg
鲍贤伦书法作品

风格的雏型产生于瞬间,是在两者“博弈”中的取舍、定夺,不是理所当然,更不容犹豫不决。风格产生也无所谓早晚规律,一般是在“自家面目”上的发展完善。风格之路充满风险。

确立个人风格需要宽阔的眼界、严谨的思维、敏感的心灵、训练有素的肌肉神经以及果敢的勇气。其中有理性的因素,也有感性的因素,最关键的是“史”的意识。风格需要在足够的纵深和足够的宽泛框架内才可言说,光写字是写不出风格来的。


8.jpg

书法创作既是书法(法度)问题,也是人(性情)的问题,风格是人、书相互成全的结果。人与书法在相互作用中完成文化的人文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3-29 06:56 , Processed in 0.1408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