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子庸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子庸在 2006/06/25 10:38pm 第 1 次编辑]


                                  袁朝霞

朝霞是“莫名”八人中唯一女将,也是八人中艺术观念最开放的。这恐怕与其曾负笈京城不无关系。每论书,必言语犀利洞彻,切中要害。
朝霞之书是壮美的,而不是优美的;是金石气的,而不是书卷气的;是空间的,而不是时间的。可谓是有女郎才,又具丈夫气。
朝霞的字基本上不是书写状态,不是手札形态。这与朝霞写汉隶有关,与朝霞从事篆刻有关。其所书篆隶书,气势开张,笔致雄放。
朝霞把字当作空间的构成来看待。在笔画关系上,不怎么考虑笔画间的前后衔接,而是着意空间搭配。也可以说,朝霞把字当画,而不是当音乐来看待。
这种“现代”作派自有其意义:我们看惯了时间性的手札书写,看惯了王羲之样式的中庸之道,再来一点空间性的造型书法,来一点矛盾中寻求和谐的书法,改变一下我们的审美惯性和思维惰性,不好吗?!
朝霞自言,追求个性、自由和天性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文明社会的发展趋向。即如音乐中的“通俗”唱法,很多天性的东西表露出来了,她就是十分迷人的。
壮美、金石气、空间取向,这是一种主动的艺术追求。与艺术的包容量和厚度也并不矛盾,只是一个时间性的丰富、修炼、提纯的过程。

327
D4ACB3AFCFBC02_115124475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袁朝霞作品328
D4ACB3AFCFBC01_115124471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袁朝霞作品329
D4ACB3AFCFBC03_1151244816.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袁朝霞作品330
D4ACB3AFCFBC04_115124483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袁朝霞作品331
D4ACB3AFCFBC05_11512448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袁朝霞作品332
D4ACB3AFCFBC07_115124492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袁朝霞作品333
D4ACB3AFCFBC06_11512449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袁朝霞作品334
D4ACB3AFCFBC08_11512449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子庸在 2006/06/25 10:39pm 第 1 次编辑]


                              王子庸

与子庸结识不久,我们就已无话不谈。
子庸是个有着自己的精神和人格追求的人。他亲近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心灵。读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夜晚会哭醒。他常提到一些词:“宗教情感”、“大心”、“悲悯”。
子庸的精神空间极为广阔。似乎没有任何思想上的禁锢。他今天给我带来刘小枫的神学,明天会给我带来汪峰的摇滚。他会发现一些被社会意识尘埃和人们思维惰性遮蔽而习以为常的事物背后的另色本质。
子庸最关注的是生命,最感兴趣的是思想和文学。他主持的中国书法在线网站的两栏目“边缘论坛”和“心灵霁光”,一为思想论坛,一为文学论坛。他喜爱朱学勤、陈染。
子庸对美有种天生的敏感。他喜欢蓝天、森林、花草、新鲜空气、美的文字、美的笔墨和美丽衣裳。
子庸对书法的钟情来自它与生命的联系。他说,艺术是其生命的载体。子庸才情高,其书富个性,找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很好的结合点。灵透,富性情。用笔如绵里裹铁,又逸气飞动。笔墨奔放,挥洒自如,时有惊人之笔。
诚如其硕士导师刘正成先生所言:
“方家云,治史有才学识三要。某曰治艺事亦如此也。才者,禀赋也;学者,功也;识者,博见也。无识见则无以取法,无功力则无以表达,无才智则无神来之笔,于是其艺事又何以观?子庸贤弟从某学,观其文,有远见;观其行,悬梁锥刺;观其书,多迁想妙得,数旬未见,必刮目相看,称为惊奇。谋学术,可期于必成。谋艺事,未可期于必成。今子庸青春年少,又备三要之才具,倘为艺事,可期于大成也无疑!”
                                                         (于明诠)


335
CDF5D7D3D3B902_11512450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2: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体 · 验”——莫名书社第二回展

王子庸作品336
CDF5D7D3D3B901_1151245057.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5-1 05:12 , Processed in 0.3265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