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正在直播)[中国书法在线十周年松竹讲坛纪念会1]颁发学术奖,李学勤、曹宝麟演讲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学勤:清华简的材料说是儒家经典,我不太赞成这个说法,现在很流行说五经是儒家的五经,当然后来也有说是关于佛道的,实际先秦的时候,都学这个,墨家是反对儒的,但是墨家的经典不还是这些书吗?都是一样的,而且他们把道教的著作也放在里面。所以,这样来看的话,当时普遍的教育上都是这套东西,诗书礼乐。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说郭店简的内容,刚才你提到不但是郭店简、清华简等等,有些类似的地方,事实确实如此。从清华简的内容看起来的话,多数的课题可能跟楚国有关,可是大家要明白,我们在什么地方出土的简不一定都是那些东西,所以,我是坚持把我们的整理报告叫清华大学战国楚简,我不敢说楚简,因为我不敢保证所有的东西都是楚国的,因为有些字很特别,是不是楚国的不知道,所以也不能完全证明它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现在我们还做不到。
    最后谈到是不是跟夏商周断代有关,目前还不知道,可能还需要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李老师,清华简你整理这些年以后,你对书法有什么感想?
    李学勤:这个我不敢讲,因为我根本不会写字,我的书法很不行,所以我不敢说这个话。目前来看,有一点可以从清华简看出来,就是那些经典性的内容,它在书法上特别讲究,你如果把它放大的话,很像西周的文,写法非常的繁、非常特殊,所以当时的人,特别崇高的、受到尊敬的,就是我们叫经的这类东西,在书法上特别讲究,而且看起来有传承。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说勰字,在简上,它要把所有的结构写得完完整整的。当然,这可能是楚国的特点。所以,我觉得对于楚文字,所有战国文字,六国里面,楚文字我们现在的材料最多,我们的这个水平也算比较高了,其他的文字就差了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宾:我想问一个问题,我昨天晚上正好看到里耶,它的笔法与小篆特别像,但是楚简的笔法比它的变化要多。
    李学勤:我的个人看法是这样的,里耶是齐文字,有墨书齐文字真迹的最早发现就是虞孟秦简,你看到的里耶简基本上也是这样,是秦人的隶书,那是秦人的特殊发展,我觉得他们对隶书的贡献特别大,因为特别普及。至于说楚文字,它更多的是集成了商周的书,而且楚人受商周影响特别大。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0: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李先生在清华大学主持清华简工作好几年了,这是我们古代史研究的前沿、也是我们古代书体研究的前沿,我希望我们继续关注清华简的研究,再次感谢李先生今天的讲演。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1: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曹先生讲演以前,我宣布《中国书法全集》蔡京薛绍彭吴卷今天首发,也可以说是押卷之作。
    曹宝麟:应该说这是我的最后一本,因为我兼制了米芾两卷、北宋名家等等,一共五卷,接下来我想开始我的一个讲座,确确实实是个小的学问,我自己自惭形秽,因为什么原因呢?要看看这些事情是别人不去做的,因为不关注,哪怕这些资料都是各大博物馆的收藏,但是,估计他们的兴趣也许在一些大的作品上面。所以,像这些手札,也许更多的东西是在没有清理的地方,哪怕是已经出版的,但是也只不过是再作一下它的年份和比较普通的研究,至于研究,估计大家也顾不上。这样的话,也有好处,没人动过的东西我们来做一做,当然这个契机是刘正成先生以个人之力所编辑的《中国书法全集》。我在这个之前大概还是稍微有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被委命为北宋这一块的研究。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1: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像北宋名家这一卷里头,涉及到150位名家,他们的手札大概有200多件。受命之初,我觉得这个事情本身是棘手的,因为涉及到这么大的一个作者群,每个人都需要对他的生平事迹要了解,要花很多时间。等到这本东西编出来,确实也花了我十一二年的时间,中间还除去四年写过《中国书法史宋辽经卷》。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1: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面我总算也解决了一些问题,因为我自己觉得有一个历史的责任感,因为让你做你不做,或者比较敷衍的做,应该说对不起自己和对不起历史。因为一千多年来一直没人做的话,估计后来也不会有人做,那么再不做的话觉得会觉得非常遗憾,所以要尽力做,所以就是几乎能够面对的文字遗存,尤其少到只有11个字的一个小条子,这是从来没有人翻过的,甚至断句也没有动过,这一篇我定为11个字的便条,我大概写了一万多字。所以,我觉得像这么少的文字遗存,是每一个字都不能放过的,必须要考虑,看看是不是有可以切入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1: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好在我别人有点考据癖,再加上做事比较仔细,还有一些古汉语的训练,几方面的合成,使我感觉比较能胜任这个事情。就像我刚才获奖感言说的,很惭愧,一共也就是四十几篇文章,也算是我一辈子的学术成果了。当然,正像我刚才说的,这就是一个小学问,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大狗大叫、小狗小叫,我想心得也是比较肤浅的。
    我这个报告的名字叫“志在破案——谈谈我的碑帖考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2-20 06:02 , Processed in 0.3859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