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现场直播}〖怀素《自叙帖》论争〗5月11日在松竹书院激情开讲!(添加部分现场图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看故宫、契然拓本、水晶拓本的写法都是一样的,但是流日本看样子差不多,但是到这里头就莫名其妙了,你可以有两种解释,可以说到这个上面以后一直连到底下,你怎么解释这连着的一笔,怎么解释多出来的一笔?没办法解释,一看就知道不是写的,这是摹的,这是摹本。为什么摹本会出现跟原结构一样呢?因为这个摹本要做成非白,做成造风,做成枯笔的效果,它只能用稍微粗一点、稍微厚一点的,带有麻纸写的,否则做不出非白。你用这个纸能够做出非白,但是看不清底下的东西,等于是一个双刃剑,有利也有不利,你做的出这个效果,但是看得不太清晰,所以他就出现这种错误。这是第一点。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点,做仿本的人一般不太懂书法。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做仿本的都是这样的人,他不会是艺术家,所以他出现差错也是很正常的。另外一个本子,这个本子也可能因为书家的人并不是做了两本,他至少做过三本。所以,这个事情就是这样来理解。这个契然拓本虽然也是一个拓本,但是你做过以后,毕竟还是又可以修正,你先是弄不懂,慢慢的就可以进步了。
    再看底下,这是一个粗字的放大,这是一个契然拓本,非常清晰,然后打圈下来。当然,这个出现一定的误差,也是仿本之间的一点点误差,这是非常正常的。你看故宫本,这是非常清楚的,含而不露,没有出风,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弧状,打圈以后再过来。我们把它放大这么大,基本上还看不出中间有很大的差错,所以这个怀素是了不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看看这个流日本这怎么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其实它是看不清楚的,他以为这个多出来了。这个多出来的是什么东西呢?其实也是这一点出现的差错。今天我还要郑重的声明一下,我今天主要是挑差错,并不是说流日本不好,流日本是了不起的。一定要把差错挑出来,否则的话,太混乱了。其实从这一点上就非常清楚的看出,流日本就是一个摹本,而且,它的质量根本就不可能跟故宫本比,这是天上和地下的关系,一个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真迹,一个是北宋时候的仿本,虽然价值也很高,但是不可同日而语。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宾:你再讲一下流日本吧。
    穆棣:流日本是这样的,上面这一本,这个米字旁是一样的写法,但是到这里我们就没办法解释,你可以有两种解释。比如说我写米字旁以后,这个弧度直接连到底下这样来写,但是你说不清这个是什么意思。因为这个两边,没有内在的联系,它是各自为阵,没有联系的,而且很生硬,它的仿制的痕迹非常明显。如果说你是根据这样子来,写到这里以后一断,然后也是这样写,那你说不清楚是怎么联系的。所以,它不是写的,是摹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宾:有几个问题我要问你,一个是这块,这块出了一个虚尖,怎么回事?
    穆棣:这个就是摹本。
    嘉宾:还有这块跟这个也不一样,很柔的,怎么回事?这种摹是双勾吗?
    穆棣:双勾的。再看这里,这个摹是逃不了的,齐先生讲过,凡是摹本总有痕迹。
    嘉宾:下面这个很明显。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起头不对,笔转风不一样的。
    穆棣:对。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宾:他这个笔锋也是这么弄上去的。
    穆棣: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人要做个拓本非常不容易,他非常想做精。你要做精,要成非白,一定要用厚纸,你用厚纸就有一个毛病,看不清,你又不是内行,所以出现差错是正常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如果说我写到这里转一笔,再写这两边也没法解释从这个地方,这个弧度怎么吻合,没办法解释。你说这个东西写到这里可以断笔轻收。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来看底下,等会有问题,欢迎大家多提。我有一个观点,搞艺术也好、搞学术也好,要经得起推敲。你把我僵住了,其实就是你促使我去思考,人类就是要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探索,尤其是我们五四时候就提出,整理国库,这也是整理国库的重要来源。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0: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看这个,打箭头的地方,大家仔仔看,从这个地方开始,一直到这里,有一个非常精细的轮廓线。它不是很粗的轮廓线,这个轮廓线是空虚的,这里头是乱糟糟的。这中间有很多空,这叫什么呢?书法家鉴定叫填墨未竣,没有完成。因为你想,七百多字,还要摹后面的苏齐、李建周,还要摹南唐的,功夫得多大。因为我们放得无限大,所以才看出来。因为说它是摹本,所以我要把这个体现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17 01:30 , Processed in 0.1801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