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于8月10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 1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简称《全国抄书展》)前言宣称:展览“寄托着深沉的社会期待,也呼唤着书坛更多的人文关怀及更深刻的学理思辩,并昭示着当代书法发展新时期跨越的格局与气象”。

不难看出:第十一届《全国抄书展》“寄托着”什么“深沉的社会期待”?“ 呼唤着”什么“更多的人文关怀”?抄书包涵着什么“更深刻的学理思辩”?“昭示着”什么“当代书法发展新时期跨越的格局与气象”?

众所周知,最大的“社会期待”是实现“中国梦”,难道抄古书就是“中国梦”? 难道抄古书就能实现“中国梦”? 抄古书与实现“中国梦”有什么关系?

众所周知,最大的“人文情怀”就是家国情怀,最大的“人文关怀”就是生命关怀。眼前,最要做的就是“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事实上大家都要这么做着,否则就是没有情怀的人!在当前全世界人民都在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声势浩大的情境中,中国书协的头头们说好的“人文关怀”哪里去了??
没有一个艺术家应有的“人文关怀”,不把社会放在眼里(心中只有自己的名与利,不懂书法的真谛,只知道写字而已),没有一个书法家应有的情怀和社会担当的人能成为书法家吗?能指望这样的人操作“艺术导向”吗?这样的人有资格操作“艺术导向”吗?

众所周知,学生为了学习需要,学者为了搜集资料,抄书没有错;但是谈“创作”,哪怕是小学生练习写作,抄书都是路人皆知的抄袭行为,试问这抄袭行为还有什么“学理思辩”可言?不少书法家、理论家、教授居然不顾人格与文格、把这种“抄袭行为”标榜为“创作”、以这种“抄袭行为”为对象著书立说夸夸其谈实在匪夷所思!!

最后一个问题,不用我说,大家都能看到第十一届《全国抄书展》 “昭示着”什么样的“当代书法发展新时期跨越的格局与气象”?简直是天方夜谭,天壤之别!

总之一句话,第十一届《全国抄书展》不是操作者们津津乐道的“前无古人”的壮举,而是一次彻底失败的、毫无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的展览!只能暴露操办者们的超常的无知与浅薄!他们能够操纵话语权纯属一个历史的误会!!
宣传部、文化部、中国文联的要员对这样的展览“表示肯定”也纯属一个历史的误会!!
发表于 2015-9-7 22: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百五十年前,哲人叔本华在《论荣誉》中就讲过:

“由于玩弄形形色色猎取名声的技巧、机运的作用,以及某种自然的人以群分的关系,要想获得这种虚名的人,可谓人数众多,且易如反掌。相反,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作家要想获得名声,可谓缓慢艰难。这就在于,前者有狐群狗党的帮忙——因为乌合之众总是为数众多且易于趋集的;而后者除众多敌手外则一无所有——因为理智才能的超凡出众处处都受到偶然环境的影响,面对世上种种极为可怕的事物,尤其要遭遇到写作同一领域作品的粗制滥造作家的围困,而这些人总是乐于为自己的作品吹嘘宣传的”。

叔本华还说:
“偶像若是由乌合之众树立的,则他在圣坛上的位置就不会是长久的”。

短短的几行字却包括了咱们这暂时乌七八糟的书法大国的各色人等。

年复一年、连篇累牍、翻来覆去抄那陈词滥调,居然有人点赞,居然有人提名、评审、研讨,居然有人将此胡吹成什么“站在新的高度与起点上”,“寄托着深沉的社会期待,也呼唤着书坛更多的人文关怀及更深刻的学理思辩,并昭示着当代书法发展新时期跨越的格局与气象”,能叫人不恶心才怪呢!

能不能做书法家不重要,重要的是首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自由的人!
切不可做叔本华所说的“乌合之众”!

发表于 2015-9-15 12: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网上帖子不难看到大家非常关心展览问题,这没有错。

但是,不知各位有没有注意张海等书法官们发表的文章,他们一直把展览视为书法的“机制”,大讲“展览时代”,大讲“展览体”,俨然以为这是他们的“理论创新”而津津乐道,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理论误断!大家知道,“机制”是有关书法创造的事,是有关书法怎么产生的,而展览是书法作品已经产生出来之后的事,与“书法本身”无关。展览只能是一种“体制”!因此, 大家关注的就是“体制改革”问题。现在张海们压根不把展览当“体制”,怎么会进行“体制改革”呢?再说,他们怎么可以放弃手中的话语权呢?
怎么可以将一个明显的“抄古书活动”信口开河说成是“站在新的高度与起点上”,
说成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说成是“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
说成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承续中华文脉,陶铸时代审美”,
说成是“昭示着当代书法发展新时期跨越的格局与气象”呢?
当然,他们也压根不懂书法的“机制”的!
(大家不妨查阅词典或“百度”:“体制”与“机制”这两个不同的概念)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抓“经济腐败”问题,尚未有余力来抓“意识形态腐败”(王歧山讲国家干部不要去与书法家抢饭吃,不知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含义),这当然也没有错。从这次展览的报道中,还可以看到现在的宣传部、文化部、中国文联都“表示肯定”即认同这次展览的“所作所为”,他们本当“应该看到的问题却没有看到”,还能指望“体制改革”吗?

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钟出来,但你可以决定几点钟起床。
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书法本身”之外的展览,而不去多用一点心思在“书法本身”呢?

发表于 2015-9-19 19: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协将一个无比空洞、毫无历史价值与美学价值(恩格斯提出的艺术最高标准)的清一色“抄古书展览”说得天花乱坠,几乎将人们理想书法的所有美好词句统统驴唇不对马嘴地收罗在“前言”中迷惑大众,无疑是对大众智力的玷辱,堪称中国最滑稽、最欺世盗名、最不知羞耻自吹自擂、最没有起码艺术知识、误导“书”生的“胡扯协会”了!

欢迎发表不同意见,欢迎批评指教!
发表于 2015-9-20 17: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年来,许多人在张海所提出的“展厅效应”的“艺术导向”下,把参加展览当成了做书法的目的(张海在他的论文中就是这么说的),不知不觉受“国展”诱惑,被激励、被奖励、被驯服、被体制化了,这样年复一年,以致除了服从、参展,学习书法的初衷都忘记了,什么也不知道了,实际上已经被不合理的展览体制绑架成了“人质”。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识别第十一届“全国抄书展”的实质,怎么能识别“展览前言”中的一派谎言?

习近平在2014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希望文学家、艺术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第十一届“全国抄书展”做到了吗?第十一届“全国抄书展”“前言”中的夸夸其谈有几句对得上号?
不用我说,相信网友们不难判断。

发表于 2015-9-26 18: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届“全国抄书展”明明是扛着古人尸体“游行”,却被中国书协的大咖们吹嘘成“站在新的高度与起点上”。
请问大咖们,这新的高度是什么高度?这新的起点是什么起点?
你抄古书然后署上自己的名字,古人的知识产权就轻而易举成了你的知识产权?难道这就是“站在新的高度与起点上”?
你漠视与否定古人的知识产权不是同时也就漠视与否定了你自己的知识产权吗?否则就是无比卑鄙,你还有为人为艺的尊严,还侈谈什么子虚乌有的“高度与起点”?

如果第十一届“全国抄书展”的“前言”全文堪称一则十足的虚假广告,打假不妨从这里打起,反腐不妨从这里反起!
艺术水平、学术水平不是“抄”出来的,而是在批评实践中不断提高的。不要错过提高眼力和学术水平的机会噢!
发表于 2015-9-30 21: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难看出,也不难理解,“抄书”只是抄书人以自己的方式(用宣纸与用笔记本抄,用毛笔与用硬笔抄,本质上没有分别)复制古人的“作品”,虽然对学习、背诵、欣赏古代经典是有用的,但是若从艺术创作、文化立场考量则没有任何意义,现实被搁置了,现实与真理的关系被忽略了,真、善、美失去了土壤,要表达的一切不再有效了;从文化成果(姑且不谈知识产权问题)讲,除了心安理得吃老本和浪费资源,并没有为中国文化宝库增加什么,书法创作成了一种同质化的“表演”,有良知的书民们都会意识到伟大的、世界独特的中国书法决不应该酱紫!

新时期以来,无论在文学、美术、音乐、表演等艺术领域都取得了不计其数的成果,都产生了大众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可是,举办过无数“抄书展”、拥有数以万计会员的中国书协,谁能说得出哪怕一两件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来?

总之,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第十一届“全国抄书展”究竟是“站在新的高度与起点上”还是站在一片随时遭遇坍塌的废墟上?

值此全国人民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祝国庆66周年之际,偶们不禁要问:70年前,中国人民好不容易从战争废墟上站起来,70年后崛起的中国人民为什么反而要站在文化的废墟上欺世盗名、跟着起哄!?

不当之处,欢迎有良知的书民们,特别是撰写书法史、书法学,负责任的专家学者们批评、驳斥。
发表于 2015-10-21 18: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法的新起点究竟在哪里?
发表于 2015-10-27 09: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大中国书法的"新起点"应该在哪里?  是不是一味抄古?
伟大中国书法的"新高度"应该是什么?  是不是一味抄古?


期待撰写过书法学书法史著作的专家学者发表高见!
发表于 2015-10-29 18: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出版的《美术观察》杂志2015年第九期发表的论文《当代书法的困境》中,认为当代书法的困境“首先”就是:
“书法,连同内在于它身上的与古典语言的亲密关联都整个地被抛到历史的后方,成为只能等待着被阐释而无法直接阐释生活的对象,书法与语言被强行地撕裂、分开”。
“其后果便是让书法丧失了它的自然”。
“这种非自然的书写方式并不包含更多意义和可能性。非自然的书写只会让我们不断远离书法的伟大传统”。
中国书法走到这个地步当然归功于中国书协举办的这十一届“国展”, 归功于中国书协这个团队的“智慧和瞎闹”了。
这可不是我主观主义地胡说的,人家在论文《当代书法的困境》就明确地剑指“国展”:
“现在,针对以国展为代表的那种贫血的书法样式,越来越多的人呼吁……”。
依我说,这不是“贫血”的问题,根本就是“坏血”,试想死人尸体的血不是坏血是什么?死尸上的血液能注射到21世纪的人身上吗?可是,中国书协硬是没有根据地举办“以国展为代表”无数次展览,以他们自以为是推出的带有死尸血液的“书法作品”,加之在全国命名“书法之乡”,颁发“终身成就奖”等奖项,企图进行他们错误的“艺术导向”( 整个十一届国展“前言”全是与事实不符的弥天大谎),无异于用死尸的血注射活人体!相信每一个有良知、真懂艺术的书民不难知道其严重后果!
请注意,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权威杂志上发表这样的文章,足见有识之士大有人在!
欢迎中国书协智囊团及其追随者据理力争进行驳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7-7 11:03 , Processed in 0.3206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