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网络文摘
bbmao ;
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最近在「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一个很有趣的学术报告,题目是:《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朱教授的学术论文,探讨了当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弦论——与佛家缘起说之间的关系.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或称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每条宇宙弦的典型尺度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即普朗克长度(10-33厘米).换言之,如果我们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麼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湮灭.现实中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合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十分接近爱因斯坦后半生一直在追寻的「统一场」理想.
按照弦论的观点,整个物质世界是所有宇宙弦的振动的一种组合模式,而意识也是组成脑的原子群的一种组合模式.这为理解「心物一元」,即意识和物质的统一, 开辟了新的途径.过去认为是组成客观世界的上百种原子,现在都是宇宙弦上的各种「音符」.多元的物质世界,真的成了《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样一来,物质不再是客观实在了.只有事物之间的互动和组合关系才是实在的.事物的本身不再是实体,而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的因缘和合的结果.同样的因,遇上不同的缘,便会结出不同的果.与此同时,缘会不断地起变化,甚至消失.因缘散尽之时,果亦会消失.换言之:「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这其实与佛教的「缘起说」基本上一致.看来,以弦论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已步入缘起性空的禅境了.
朱清时教授的这一研究成果,对我的启发很大,他把人的意识完全解释清楚了.我们把他的研究成果拿来对照我们人类的心灵世界,心理状态或精神现象来研究,就有许多妙趣和领悟了.
所以,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人的心灵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