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天生书呆子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14 08: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这个评价仍有点高,但还不是一味奉承。
发表于 2005-9-14 12: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通过刘公的书法,能折射出他过人的才情!对气息的把握,又几近古人。他的狂草跌宕起伏,变化莫测;中侧锋并用,丰富了书法的线条表现形式;通过跌宕之变,透露出书写过程中的情绪变化。(而这点一般的书写者却实很难做到,于是便容易导致章法的平淡和死板,气息的虚弱和无力或“过于有力”,即“一股劲”等现象。而缺乏如音乐般的节奏跳跃与起伏变化。)尤其是近来看到他的一些题跋又更发觉其书法的新突破或者另一种回归!书法似乎有趋向平和、简淡、精致的一面,而观后却更耐人寻味!这种平和、简淡不仅体现在字上,也体现在其气息的把握上,非常有悠远的古意。可能本人最近开始学二王的缘故,所以在刘题跋的小字上找到了更多的共鸣。综而观之,刘先生的书法除了有鲜明的个人风貌外,更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有跌宕、有平和;有时风、有古意;有纷繁多变、也有简约;有狂放、更有精致。这是其书法表现形式的对立统一的体现,着实不易。
发表于 2005-9-14 18: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解渴 :)
 楼主| 发表于 2005-9-14 23: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第九篇,前度刘郎今又来?-------刘正成的未来预测
人已非昨,景已非旧,这就是当前面临的真实环境。别看刘离开中国书协的权力中心仅仅两三年,两三年的时间足以将他原来拥有的权力基础丧失大半。
自刘正成在公安系统平反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几个月以来书协还没有给他明确的说法,这足以说明他的权力基础现在已经不是足够的深厚,这也说明他将来重新执掌权力的可能性已经很是渺茫了。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道理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就是刘的下台不仅仅是和某个人或某几个人权力斗争的结果,而是有复杂的体制原因,也有一些他个人的原因。导致他下台的原因没有根本消除,那么他东山再起的理由就不充足。
但由于很简单的因果关系,我相信当局肯定会最终给一个明确的说法,尽管这种说法极可能是象征性的、道义上、名义上的,可能是很勉强的、不情愿的。我个人估计给他说法的这件事是会与书协换届这一书坛年度最重要事件挂钩的,因为换届会将影响他平反的一些不利因素削弱,也会将他平反后给别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他最终讨得说法将是什么时候呢,大约在冬季。
刘正成显然也不是一般的卤莽战士,从书法在线上关于他平反的一些帖子看,他似乎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有相当的克制和耐心和自信,只搞一些小规模的新闻战保持一定的压力和刺激,不愿意撕破脸皮搞一些大动作。另一方面,从他最近发表的一些近期作品和他从事的社会活动来看,他似乎有意无意地给外界传递一些信息,什么信息我就不说破了,留给大家们想象吧。
我在《好友梦见了刘炳森》一帖里提到过刘正成下台死而不僵,换别人早销声匿迹了,刘正成对我这句话特别留意,估计是说到他心里了。其实所谓的死而不僵不是权力不僵,权力这东西人走茶凉,无官必僵,所以才有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的古训。我说的不僵一是书法不僵,大磨难成就大艺术,经历了这种挫折和变故后往往会带来艺术的觉醒和灵魂的爆发,一旦出现了这种觉醒和爆发可能使他的艺术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别人不好说,刘正成确有这个潜能;二是学术的不僵,没有了权力一方面客观上会影响他的学术资源的获得,这是坏事,但另一方面会主观上影响他的学术心态的变化,这可能是好事,他学术上的五招可能有的招数失灵了,有的着数更精妙了,加加减减的结果保不齐促使他写出了学术上的不朽著作;三是影响不僵,从他平反帖子一发表几天内的上万点击率,从他的国外国内的频繁学术和社会活动来看,他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请注意这里我用的词是“不僵”,不是“不变”,官没了怎么可能影响不变呢?但能有此三个不僵已经不容易了,当代除了他还有谁能做得到?这也说明一个人的才华努力和贡献是有回报的,老天也不总是不公道。
尽管将来书协给他说法极可能是名义和道义上的,这对他已经足够了,这能使他心理上走出阴影,也使很多人对他评价走出阴影。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将是刘正成自己思想的解放,也是他已有社会基础的解放,秋菊讨到说法了,新的生命已经诞生了,春暖花开了,一颗跨越严寒的种子即将拨入解冻的土壤了。
未来将有两种不同的角色供刘正成选择和扮演,一个角色是书法家兼书法理论家的相对比较单纯的角色,另一个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以外再加一个书法活动家的比较复杂的角色。我不好说哪个角色好,哪个角色不好,选择的角色不同,对常有千秋之想、已届花甲之年的他后果不同代价不同感受也不同。究竟选哪个,我就不操心了,由聪明绝顶的他来判断吧,希望他的选择不令我们失望。
不管怎样,刘正成在未来书界的影响将是长久的,如果未来的书坛是群雄逐鹿的话,他肯定是逐鹿群雄的重要一员。而且我敢肯定,他解冻后不久就会发生的就是他与外来资本的结合。
这是我对刘正成未来的判断和预测,我真希望他涅磐后获得崭新的再生,对得起观众,对得起历史的再生。
刘郎又来了,愿来的是个新刘郎!
发表于 2005-9-15 00: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读呆子的文章如雨后扑面而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
读来答疑解惑,茅塞顿开,解渴!
大概没的说了吧?预祝好文章再出炉!
期待刘公涅磐后获得崭新的再生,对得起观众,对得起历史的再生!!!

发表于 2005-9-15 09: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   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以此二首诗记此事,绝妙!
 楼主| 发表于 2005-9-16 11: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第十篇、特殊时代的特殊历史人物
二十世纪下半叶对中国书法来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我想百年之后的后人们书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其主题恐怕只有四个字“破坏”和“复兴”。
“破坏”是以文化大革命为代表和的破坏,这种破坏包括书法文献的损失、书法传承的断裂、书法群众基础的削弱、杰出书法家生存创作状态的恶化甚至生命被剥夺等等,这样到文革结束的时候书法已经差不多被破坏殆尽了,对书法而言这种破坏力度是空前严重的,这种破坏当然会为历史所铭记。
“复兴”是以八十年初由政府设立中国书法家协会为主导的,以官办展览为主要运作模式,以专业学术研究和报刊出版以及对外书法交流为辅助的全民书法运动,这种书法运动在短短的二十年里极大地促进了书法的复兴、普及和繁荣,形成了持续至今全民的“书法热”,尽管热过20年来,人们对这种政府主导的书法运动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开始反思和批判,但只要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书法状况比较一下,就很容易得出一个客观结论:没有官办的中国书协,就没有书法的今天的局面。所以那种对中国书协进行全面否定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中国书协领导的书法复兴运动必将载入历史。
在这场长达二十多年的书法复兴运动中,在这种官方领导体制下,涌现了很多书法组织活动家,刘正成毫无疑问是他们中间最突出的一位,刘正成必将随着这场书法运动,以书法运动组织活动家的身份被载入史册。
历史上的书法人物,要么是书法家,要么是书法理论家,要么是法帖文献的鉴定家、复制者、收藏家,等等,象中国书协这样的组织在是历史上是空前的一样,刘正成也是以书法运动组织活动家的身份被载入历史的第一位,我估计随着社会和书法的发展进步,再出现刘正成这样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书法组织人物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所以对书法史而言,刘正成这个角色极有可能是空前绝后的。从这一点上,他即将出版的被一些人批评为为他自己评功摆好树碑立传的《我与中国书法二十年》也一定会被记入历史。
同样打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他主持编撰的《中国书法全集》也因其工程浩大的史料整理的主要价值而进入历史,尽管全集还有时代的局限和人为的不尽如意。
如果历史再宽容一点,刘正成再刻苦地用功一番,假以年月,也许他的书法也会进入历史,因为作为历史人物他的书法也比同样水平的其他人容易流传后世,何况他具有极高的天赋,他眼下已经是当代的顶尖高手。
大家还不要不服气,这个“倒台”的人,这个“嫖娼”的人,这个“搞伪作”的人,这个“霸道”的人,其实就是当代中国成百上千万书法人口中极少的几个能够进入历史的人物。煌亮亮几页史书,其能够记载的内容少之又少,他的这些所谓“污点”可能被历史记载,更大的可能是被历史的筛子滤掉。不信,你翻翻历史。
进入历史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跨越时空和现实利益的带有永恒价值的评价和判断。一般的历史定论都是在百年之后,但刘正成在撰写《我与中国书法二十年》的时候,恐怕已在体验和享受跨越时空的历史荣耀。总的来说,他真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
但历史是给后人看的,历史评价在现实利益面前是那么不堪一击,所以那些刘正成对头们完全没必要顾及什么历史,该斗还是要斗,该批还是要批!

请大家不要放松跟帖,下文还有!
发表于 2005-9-16 12: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尽管不佩服先生的全部观点与个别结论,但佩服先生的思想与勇气,佩服先生的文笔。
读先生文章——有味!痛快!真是绝了。
发表于 2005-9-16 17: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呆兄妙文,当推!!
呆兄瓷砖将刘公的面面都能谈到将来也出一本《刘正成面面观》专著一书,相信也会卖个好价!!
发表于 2005-9-16 17: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呆眼看书坛系列之一:刘正成面面观

二十世纪下半叶对中国书法来说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我想百年之后的后人们书写这段历史的时候,其主题恐怕只有四个字“破坏”和“复兴”。
“破坏”是以文化大革命为代表和的破坏,这种破坏包括书法文献的损失、书法传承的断裂、书法群众基础的削弱、杰出书法家生存创作状态的恶化甚至生命被剥夺等等,这样到文革结束的时候书法已经差不多被破坏殆尽了,对书法而言这种破坏力度是空前严重的,这种破坏当然会为历史所铭记


不同意此种观点,建国后或文革此间造成书法萧条的主要原因是文化意识形态,如共产党中某些人对艺术理解的偏面,许多中国人的重实用轻艺术的思想,当然还和书写工具的改变有关,以前的书法艺术,说白了只是少数有闲阶级的玩物,他是注定属于少数人的。当然现在不同了,因为人们经济条件普遍好了,书法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成为了许多人的精神追求,因此它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了。但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独特的载体,其存在基础一直就存在着,因为书法除了艺术性,还有着实用性,作为文字的书写,只要文字还在被使用,这种书写艺术就会存在下去,而且会越来越热。至于所谓“复兴”,我认为这是一个虚假的命题,其实书法的繁荣并不是某个党、组织倡导的结果,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产物,某些人不过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罢了。书法的传统一直没有割断,也是不会割断的,因为他的生命力存在于中华文化之中,存在于中国人的民族基因之中。
当然我始终认为如果书法是一门高级的艺术,其入门者就只可能是少数人,就像人人会写字作文,但诗人和小说家并不是人人都能当的,但经过努力或许可以把字和作文写得更好些是可能的,因此我很是担心,六十年代提倡人人学哲学,而这个时候却正是中国最缺少哲学思考的时候,我希望我们现在的情况会不是这样,但是我有时看了一些贴子,情况实在并不够乐观······
但我还是坚信书法艺术会越来来繁荣,而每个个人或某个组织的兴衰在书法历史的长河中,起的作用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7-17 15:13 , Processed in 1.1199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