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清风散人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5 20: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沉痛悼念谢老,谢老走好!
想到如启功等这样的老书家都相继去逝,
在当今的时代背影中,我们要做什么,书法向哪里走,这是我们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我们能在历史中留下什么,"功""言""德"我们能修几何
发表于 2006-7-26 10: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沉痛悼念谢老,谢老走好!
老一辈的书法艺术家都相继仙逝,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财富,痛惜他们早走时,我们该从他们身上学点什么是最重要的!
发表于 2006-7-26 1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这个贴子最后由书法在线在 2006/07/26 09:45pm 第 1 次编辑]

沉痛悼念谢老!
.
第一次知道谢老还是多年前在学校时看到中国书法杂志上的介绍,才知道原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立居然还有一位淮阴同乡作出过这么大的贡献!
.
也第一次知道淮阴同乡有一位如此德高望重的书法家!
.
再次沉痛悼念谢老!
.
清江一曲  淮水安澜
发表于 2006-7-26 11: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这个贴子最后由书法在线在 2006/07/26 09:49pm 第 1 次编辑]

一篇纪念文章,与大家共享
.
                          谢冰岩与谢铁骊艺坛“双子星”
.
  《早春二月》这部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展现了优美抒情的江南风光,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从彷徨到觉醒的思想历程,散文诗般的电影语言和思想深度都使它成为导演谢铁骊的代表作。观众对影片中谢芳和孙道临塑造的陶岚和萧涧秋的银幕形象更是难以忘怀。但大家恐怕不知道萧涧秋身上有谢铁骊的哥哥——著名书法家谢冰岩的影子。
.
  谢冰岩是谢铁骊的革命引路人。当年由于日军的轰炸,谢铁骊只读到高小,家里已经没有钱再供他继续读中学,想学做生意,也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谢冰岩看着谢铁骊在家闲得难受,1940年,谢铁骊15岁的一天,谢冰岩和几个从苏北来的人,骑着大马经过顺河集时,顺便就把弟弟带走了。当时,他们一家住在顺河集一个姓朱的粮店老板的房子里,由于哥哥一直参加革命活动,自然顺河集的家也就成了皖东北和江苏间的一个秘密交通站。谢冰岩事先没和父母商量,就和谢铁骊说,行了,你跟我走吧。他们走之前和父母打了声招呼。也许父母对儿子的各种革命活动已经安之若素,不会有任何担心。
.
哥哥眼中的黑色小马驹
.
  年长谢铁骊16岁的谢冰岩,在弟弟眼里像个严父。谢铁骊一谈起哥哥,就兴致勃勃地说起了自己的名字“铁骊”,他70年来从没碰到过和自己同名的人,而这个名字就是大哥谢冰岩替他起的。当时受过10年私塾教育并在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谢冰岩,为弟弟起了个既带有齐家平天下儒家思想又有激进革命理想的名字。“铁”——铁骨铮铮,表明即使进了监狱,也要和国民党斗争到底。“骊”字出自《诗经》,是一种黑色的能走远道的小马驹。谢冰岩希望弟弟能游说四方,闯荡全国,宣传革命思想。
.
  按哥哥谢冰岩的说法,谢铁骊是个精力过剩的小孩。在乡下姥姥家,他曾经把陀螺甩到屋顶上,陀螺掉下来又砸到自己的额头;放鞭炮,放到右耳听力出了问题;在哥哥关押的监狱里玩耍,踢毽子。1937年日军轰炸淮阴城,谢铁骊的家和学校都被夷为平地。失学后的他参加了儿童团的抗日宣传活动,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松花江上》等活报剧,慰问伤兵。非学院派导演的谢铁骊从这起步,迈进电影艺术的殿堂。谢铁骊已经记不清自己扮演的角色,但肯定是跑龙套,也许是伤兵甲乙丙。无论角色多小,他都已经像哥哥希冀的那样,开始成为一匹黑色的小马驹。
.
  1941年谢铁骊从淮海干校毕业后,分到淮海剧社当演员。抗日胜利后,剧社隶属的第三师要向东北挺进,但文工团骨干留下重组文工团。这样谢铁骊又当了五年文工团团长。解放战争爆发后,文工团除了一般的演出外,还新添了许多工作内容。它是鼓动机、策反机,是后勤队、担架队。谢铁骊带领文工团在部队行军途中搭建鼓动棚,团员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这就是“铁打的鼓动棚,流水的兵”,疲惫的战士远远的听到锣鼓声就知道是文工团将要给大家带来欢乐,长途行军的疲劳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不少。
.
  1950年2月,谢铁骊调到北京文化部电影局,创建(电影)表演艺术研究所,任研究所演员班班主任。1952年演员班撤消后又成立了演员剧团,上级任命他为副团长,团长为田方。这时,哥哥谢冰岩非常含蓄地建议他改行当电影导演,因为演员剧团团长和文工团团长的工作性质一样,缺乏一个“专”字。事实再次证明哥哥的建议很有预见性。在北影厂期间,谢铁骊这匹黑马拍摄了一大批深受人们喜爱的影片,走遍了全中国。拍《暴风骤雨》到了东北,拍《海霞》到了海南岛,拍《知音》到了承德,拍《天网》到了山西……
.
  1959年的《无名岛》是谢铁骊第一次独立执导的电影。他把当时拍戏的条件与现在做了对比,认为艰苦非常。《无名岛》是海军题材,谢铁骊一人提着行李来到海边。整个摄制组都借用海军的帐篷在海滩上驻扎,将门板垫在沙子上,晚上睡觉要盖棉被。可每天早晨醒来,身上的被子都是湿的。没办法只有每天把被子拿出来晒。当地的农民告诉他们,在海边晒被子必须下午四点以前收,不然被子还会被潮气打湿。可拍摄电影时哪里还能顾得过来呢,所以被子一直是潮乎乎的。虽然苦,这次海边行还是让谢铁骊兴奋不已。以前书本上说地球是圆的,并给出验证的方法,但毕竟眼见为实。夕阳西下,渔船归航,桅杆白帆渐渐从地平线升起,34岁的谢铁骊像个小学生做出一道题一样,大声地告诉别人:“你看,地球是圆的!”人的年岁渐长,难能可贵的是保持这样一份儿童般的热情。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谢铁骊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间,几乎每年谢铁骊都有影片推出。直到1999年,谢铁骊74岁的时候还自编自导了《聊斋·席方平》。
.
笑谈生死
.
  父母对谢冰岩的评价是少年老成,所以对他很放心。就是这个让他们很放心的儿子,最不让他们省心。谢冰岩前后经过三次牢狱之灾,和一次消于无形的逮捕。每次家人总是辗转托人送礼说情,并不富裕的家庭能出得起的钱也是有限的。他第二次被通缉,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每次他被捕入狱,监牢里卫生条件差,身上若没有虱子倒是件奇怪的事;开始被牢头讹钱,在马桶边蹲着“看金鱼”,手持砖头“霸王举顶”,戴着大镣睡觉;苦中作乐的谢冰岩学会戴着脚镣穿裤子,学会手脚如何从镣铐中脱出,学会双手反剪也能挠痒痒。监狱里的政治空气比外面好。政治犯们可以在放风的时候唱国际歌,可以学习马克思的著作,还可以办报纸。1934年,狱友吴觉出狱后与一位进步人士联合办了一份8开报纸《大众报》,邀请谢冰岩和后来的江苏省副省长管文蔚为报纸写稿,内容以倡导新民主主义为主。1935年,淮阴党组织被破坏,吴觉再次被捕。监狱方面对谢冰岩和管文蔚无计可施。国民党特务到监狱里把他俩骂了一顿,“你们要老老实实的,不要搞鬼,小心我整你们!”敌人的气急败坏,只能让革命者开怀大笑。
.
  国共合作后的大赦使谢冰岩顺利出狱。但更为惊险的是在1940年的“肃清托洛茨基分子”的行动中,原苏北抗日同盟会会长宋振鼎和秘书长谢冰岩等都被当作托派分子隔离看押起来。长达半年之久谢铁骊失去了与哥哥的联系。部队转移,被看押的托派分子也跟着部队转移,就算谢铁骊在街上碰到过哥哥也认不出,因为他们脸上套着黑布面罩,手上戴着镣铐。解放后谢冰岩才听原卫生部副部长杨纯说,有天晚上,他们几个差点被处决。原来当时的部队领导商量,一旦部队需要转移或遭到日本鬼子突袭,就要把这几个托派分子处决掉。1941年,在刘少奇同志亲自组织调查下,谢冰岩几个人终于摘掉了托派的帽子。
.
  当文化大革命到来时,谢冰岩觉得对他的批斗都只能算是小儿科。这个时候,被定为“黑帮干部”的谢铁骊也时常遭到红卫兵们的拷问,“你自己老实招供有几项罪名?”谢铁骊没好气地对他们说,“我拍了大毒草《早春二月》,这还不够吗?”从红小鬼成长起来的谢铁骊一路走来都比较顺利,《早春二月》带来的不幸算是他人生中较大的挫折了,但这也难以在他心中留下什么创痕。因为他总是想起哥哥的入狱经历。5岁时,他和家人被架在东屋外,眼睁睁地看着哥哥的房间被查抄了。7岁时,他常到监狱给哥哥送饭。顶着满头虱子的哥哥自如地干着自己的事,犯人做馒头时,他还吃过专门为他做的小兔子。哥哥对待生死的态度已经印入他幼小的心灵。
.
  死算什么?谢铁骊眼中生死已经淡漠了。1945年后,战争的扫尾工作即掩埋尸体也由文工团担任。惨不忍睹的尸首,开始时令他害怕,可一想到烈士与自己有着共同的阶级感情,一想到身为文工团长的他不能退缩,就什么也不怕了。淮海战役打响后,战斗越来越激烈。生死变成平常事,他的胆子也大起来。到淮海战役后期打下上海,国民党第51军军长王秉钺被俘,作为俘管大队队长的谢铁骊乘坐原51军军部司机开的吉普车将王秉钺押送到第9兵团司令部。司机当时还给已经成为俘虏的王秉钺敬礼。年仅24岁的谢铁骊一点没觉得害怕,只带了一名警卫员一把枪。要是司机和王秉钺联手的话,谢铁骊两个人一把枪很难制得住这两人。
.
  兄弟两人的生死观如此相似,也难怪文革中两人都受管制,他们在一起时还能有心情开玩笑。每次谢冰岩到谢铁骊家串门时,他俩都躲在一个小房间里嘀咕些事。他们事先会在房间四处敲敲,看能不能敲出一两颗窃听器。每一次都没有。谢铁骊就开玩笑地对哥哥说,我还没有够上装窃听器的格呢。他们在一起,从来也没有说过互相诉苦、互相安慰、鼓励的话,似乎那些都没有必要。
.
  现在两位老人都在家颐养天年了。94岁高龄的谢冰岩饭量很大,晚上容易饿,所以要求家人把晚饭时间定得晚一点。谢铁骊爱睡午觉,一睡就到下午4点。哥哥到弟弟家串门,到了下午大家都午睡,没人和他说话,觉得十分无聊,他就留张条说,先告辞了,老先生就一个人叫出租车走了。
.
  风雨都过去了。
发表于 2006-7-26 12: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下面引用由刘正成2006/07/25 01:01pm 发表的内容:
                  .
                     沉痛悼念谢老,仅以此文祭于灵前!
.
                                               后学刘正成泣拜.
...
读正成先生悼念文章,不免潸然!谢老关爱年轻人,正如现在的正成先生关爱年轻人一样.逝者已逝,生者更当奋进!
发表于 2006-7-28 11: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沉痛悼念
发表于 2006-7-28 21: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沉痛悼念谢老,愿他老人家永垂不朽,英名流芳百世。我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没有见到他老人家感觉非常遗憾。
发表于 2006-7-30 10: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痛悼。
十年前,时常与先生送书籍信件,叩问艺事。先生待人不论长幼,和睦之极。想当年书协三老陆老(石)、谢老(冰岩),沈老(鹏)都谦和待人,追昔旧岁,至今感怀。
发表于 2006-7-30 10: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发表于 2006-7-31 10: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仙逝

沉痛悼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10-22 07:13 , Processed in 0.3275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