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欣赏鉴定徐悲鸿早期作品,就要对徐悲鸿早期的生平,历史背景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对此时期的作品有较客观的认识。下面是徐悲鸿早年生平简介:
1895年 7月19日,徐悲鸿生于太湖之滨的江苏省宜兴县岖亭桥。
1901年 徐悲鸿6岁,开始随父读书习字,便想学画,父亲不许。他便悄悄描画屋畔河边的鸡鸭猫犬,自得其乐。
1904年 徐悲鸿9岁,读完《四书》、《诗》、《书》、《易》、《礼》、《左传》,开始随父学画。每日课竟,便临摹一幅吴友如的界画或人物画。吴友如是清末最杰出的时事插图画家,他的《点石斋画谱》成为了徐悲鸿的启蒙教材。父亲还教他作人物写生,画弟妹及邻人肖像。一次,徐达章外出归来,问何人来过,徐悲鸿将来客肖像默画在掌心,使父亲一目了然,表现出捕捉人物特征的非凡才能。
1905年 徐悲鸿10岁,随父乘舟赴保阳。他即景成诗:"春水绿弥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风信好,舟过万重峦。
1908年 由于宜兴连年水灾,徐悲鸿与父亲赴邻近各县,画翎毛、花卉、山水、人像,刻图章,写春联,开始了流浪文艺的生涯,养成了笔不离手的习惯。
1912年 由于父亲改病而返回故乡。徐悲鸿已成为宜兴知名画家,在宜兴女子师范学校、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校任美术教师。
1914年 父亲去世。向父亲挚友陶麟书借钱埋葬了父亲之后,徐悲鸿决定去上海寻找半了半读的机会。但由于找不到了作,他只得返回宜兴。
1915年,再赴上海,以画插图和广告维持生活,并开始卖画。黄震之介绍徐悲鸿曾到“暇余总会”中居住。
据资料记载,徐悲鸿在1917年五月去日本学习前,为学费曾将自己的一批书画放到仓圣明智大学的管家保管,但回国后遗失。
上面的历史资料证明徐悲鸿早期画过画,卖过画,丢过画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鉴定这些作品只能凭历史资料,作品及字迹的对比来做决断。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画,任何一件书画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要研读一幅作品,画外工夫相当重要,即要先研读画家。对画家的生平、画风、个性、代表作品、主要特征都要有深入研究,要研读作品的根。其中最重要的是,研读画家各个时期的画法,用笔、用墨、用印、章法等,某一时期画家的经历和画风与这一时期的作品是紧密相连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