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李郿塢

国 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8 14: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六月雪 的帖子

哈哈!冤了吧?欣赏不了了吧?莫办法?你已经叫六月雪了!欣赏不了范扬没什么的!这点小事不算冤!没什么可悲的!也许有点好玩!
发表于 2008-8-20 10: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郿塢 于 2008-8-19 15:19 发表
丁剑兄把话题引到了当代画坛,那么我也再略举一些当代健在的国画家,供诸位参考。

比如:

黄永玉、方增先、张之光、戴敦邦、吴山明、李世南、程大利、刘文西、吴永良、卢坤峰、童中焘、刘二刚、傅小石、王 ...

现在我才明白:你不仅不懂画,不懂艺术,而且还十分狂而夜郎自大.你把以上名单列上更可看出你的无知.和可悲。
发表于 2008-8-20 13: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
发表于 2008-8-24 00: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感谢徐先生对我的回复!先生的回复对我很有启发也颇受教益!
我大体上能读懂先生的意思,但有些观点或看法我还想在澄清一下,

首先,关于“对立”与“人格独立”的问题,我也终于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即如先生所言:“
我所谓的“对现行体制批判意识”仅仅局限于思想价值的追求,而非实践价值的追求。”并且徐先生也进而宣称“批判”具有中性意义,而非一定是否定的结论,而且与实线相对独立。“独立人格”就是这种中性立场,这就是知识分子而非革命家的使命选择,这是知识分子这种职业的道德标准。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先生似乎忽视了,即先生的观点是思想意识先于实践,也即作为一个批评者在先生看来必须先具备一个品格,这个品格就是“人格独立”或保有“对现行体制的对立批判意识”,但先生必须明白,我们看待或认定一类人往往就是看其结果,看其实践,因此,如先生所言的“仅仅局限于思想价值的追求,而非实践价值的追求”的批评者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我们无从所知其思想,我们必须从其实践中才能窥见其思想,现实一例便是,假如吴冠中不批文联体制,仅停留在他自己的思想上,你如何能够知道呢?

对于所谓“公共知识分子”一说,我也大体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我非常反对这种西来的新名词,即如我上面的意思,我觉得一个有着正常的理性的人,都有着对于社会的判断能力,那么他对于社会事件、价值有正义感的评价或批判,我们可视为“有正义感的人”,我觉得这个称谓要比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要准确的多。我自认为是其中之一,这样的人很多。

所以我还是不同意先生用“现行体制不能对立去批判”与“人格独立”这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来藉此界定所谓我的“身份”而将我置于所谓“悖论”的境地。况且我也从来没有说过对现行体制不能对立地批判的话。
再有,先生用了一大段来对我宣讲什么“政工师”之类的,我觉得简直与我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从来不敢奢望于此。


而关于吴冠中或范扬的艺术问题,我觉得我并没有如先生想的那么复杂,我也不赞成先生关于一般审美非得具备什么专项研究才有发言权,我觉得我有能力评价吴冠中和范扬,并且有能力把他们放在一起做比较。

对于吴冠中的艺术徐先生的固持己见,使我想起邱振中先生对我说过的一句话,那是在我对邱先生说,我不认为王铎写的好,邱先生回答我说:“如果你坚持的东西是大家都反对的,你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你自己的问题呢?”
所以,在关于谈吴冠中的艺术时,我把这句话转送给徐先生,即如我说,吴冠中现在无论是在圈内还是在圈外,大家都对于他的艺术并不是像徐先生那样一直肯定着并且保护着的。

再来谈一谈我对“网络写手”这个词的看法,我很不喜欢这个词,我觉得这个称谓有点隐含这对网络作者的贬低或轻视,即如我在参加中国书法在线五周年现场对话时听到一位发言者一上来就解释一下,他说自己其实更多的是在平面媒体发表学术文章,而不是尽在网上发表文章,你看在他的思想里,潜意识觉得网络写手低人一等,而我不这么看,我觉得没有必要将网络写作和其他写作的作区分,而事实上,我甚至觉得恰恰对于现实更有作用的更有价值的是网络上发表的观点和文章。
我记得曾经在一个场合,又位朋友称我为“青年理论家”,我当即表示了反对,我从来不敢有这样的奢望,想都没想过。所以,发表文章和想通过文章发挥我的什么影响力不是我的本意,在我的内心里,我更愿意做一个艺术家,因为我从来就不曾放弃对艺术的探索,而对当下所谓的“理论”我甚至很鄙视,我所认为的可以称之为理论的恰恰是通过艺术实践的“经验论”,所以我的文章几乎全是随笔,就是有感而发,我觉得有感而发才是真文章。

谈谈“挣扎”的问题,我觉得无论是对于人生或对于一个群体意义的人,都有内心所谓的“挣扎”的感受,但如果仅仅是为了一时的苟活,那未免也太小看人了!谈两点:近日关于草书展的种种足以证明我们“挣扎”的层次,而“挣扎”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曾经在中国美术馆的贵宾休息厅里要求一位坐着的领导站起来和一位书友照相,并且谢绝了那位书友为我和那位领导照相。最近和一位刚来北京的朋友聊天,我对他说:我们来北京,经济的发展或能力是有限的,但我们的艺术和人格却必须是和任何人保持平等对话的权利,我对他说如果这点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意义?是的!我们在挣扎着!

最后还是要感谢徐先生对我的关心,我也自觉自己学识的浅薄,我也一直在努力,但这和先生讲的所谓“身份定位”问题实在不是一回事,我从来没有奢望过什么身份定位,如果真要谈一点对自己身份定位的看法的话,我觉得来到北京恰恰使我的心态更平和了许多,因为我越来越觉得有些东西不是我能拥有的,我首先学会的是“舍”,但同时我也对我该得到、该拥有的东西越来越有信心,那是我所珍爱的艺术!我觉得那将是我对艺术的贡献!

至于写文章或发言,就像我曾经说过的那样,网络提供了一个我可以表达我观点的环境,我只是把我对于社会、艺术、生活的观点表达出来而已,我当然期待别人的共鸣和呼应,我同样把它看作我对社会、艺术、生活的贡献。
发表于 2008-8-24 17: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8-8-23 16:00 发表
首先感谢徐先生对我的回复!先生的回复对我很有启发也颇受教益!
我大体上能读懂先生的意思,但有些观点或看法我还想在澄清一下,

首先,关于“对立”与“人格独立”的问题,我也终于明白了先生的意思,即如 ...



丁兄阿,为什么不明说出来呢?那话是我说的,但从我的发言里能看出我贬低网络的人恐怕也只有你一个人了。无论是现实还是我的发言,恐怕都不符合。我希望丁兄在说话时,第一,明确把对方姓名指出来,公开论辩,这没有什么的;第二,我希望兄在进行论辩时,在引用人家的原话时,一定要把人家的话理解对,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故意曲解别人的话。幸好,广大网友对我多少还算有些了解,不然。。。。。
发表于 2008-8-24 17: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朱中原 于 2008-8-24 09:17 发表

“即如我在参加中国书法在线五周年现场对话时听到一位发言者一上来就解释一下,他说自己其实更多的是在平面媒体发表学术文章,而不是尽在网上发表文章,你看在他的思想里,潜意识觉得网络写手低人一等。”

丁兄阿,为什么不明说出来呢?如果我说得不错的话,你说的那发言者是我吧。但从我的发言里能看出我贬低网络的人恐怕也只有你一个人了。无论是于现实还是于我的发言,恐怕都不符合。我希望丁兄在进行论辩时,第一,明确把对方姓名指出来,公开论 ...

针对此帖,我只就事论事,别无其他。
发表于 2008-8-24 23: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朱中原 于 2008-8-24 17:17 发表



丁兄阿,为什么不明说出来呢?那话是我说的,但从我的发言里能看出我贬低网络的人恐怕也只有你一个人了。无论是现实还是我的发言,恐怕都不符合。我希望丁兄在说话时,第一,明确把对方姓名指出来,公开论 ...


朱兄不必多心,关于对于“网络写手”或“网络写作”的看法或心态,我在当时的发言里有这样一段表述:

我注意到主办方的选题里有关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的定位,把网络定位为边缘媒体。我个人观点,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书法这样格局不大的一个圈子。我们在这个圈子里能够为大家提供服务的媒体,无非包含传统意义上的比如说报纸和杂志,或者还有其他的一些展览。还有就是网络。而比较她们我们会发现,目前的报纸也只有周报,杂志也只有月刊,这和当今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但目前我们的传统媒体还无法改变,相较之,网络的海量和信息更替的迅速及时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网络的草根性,自由的开放度也都是超过了传统的媒体。也就是说它的受众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唯一不同的只不过是我们的心理,在我们心里,我们可能认为,你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如果让你选择,你似乎更愿意在报纸上杂志上发表文章。我们固有的观念是那种不变黄金变羊皮,我们更愿意接受铅字印在纸上给我们带来的虚荣,其实这个观念本身是需要我们从内心深处检讨的。

这里我想强调的一个现实,就是基本上你或你一类人都有一个精英意识,当然这应该是一种普遍意识,即你在那样的场合刻意地指出自己不光在网上发表文章,而更主要的是在报纸或杂志上发表学术文章,那么我请问你,如果你是参加一个杂志或报纸的对话,你是不是会也这样刻意强调你作为网络写手的身份呢?显然不会,我并没有批评你什么!我只是揭示了你这种精英意识心理,这种心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

但我们必须明白的是,网络恰恰是反精英的,网络的特点之一是草根性,是无差别的交流平台,而作为有精英意识的你在内心里是反对这种无差别的!我并没有说你贬低网络写手,我的意思是说你潜意识里精英意识在作祟,你本质上是反草根的。所以你不会把自己当作一个草根的网络写手。
这是的我真实的意思表述。

同样这位徐渭先生(我记得那次对话也有一位姓徐的先生!!??)在网上发言,我注意到他也是有很明显的精英意识,有很强的身份意识,所以面对我的发言,我们在数次交锋后,我发觉我们的对话实际上是不平等的,但他实际上错了,他幸亏遇到了我,因为我用的是真名,并且我多多少少在网上还为大家所知道,假如他面对的是一个马甲或其他的网友,他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必须知道网络是无差别的,也就是说一个草根是不会考虑对方的身份或地位的,而草根更是反精英的,所以他招致的批评应该更为猛烈,还要强调一点就是草根的批评是不能用对错或什么学术性、学术深度去定位的,你招致的批评很可能是完全错误甚至无厘头的,但既然你玩网,你必须有承受的心态,放下自己的精英意识和身份尤为重要。

从网络交流中获取有益的启发不是像学术论文一样,那么完善、缜密或严肃,它是零星的、只言片语式的,点点滴滴,它是在对方的或坦率或委曲或戏谑或幽默或严肃中获得。

当然网络的结果确是精英的,在网络中行走的草根通过言论或行为获得关注和认可,他就成为精英了,这也是必然的。

所以,我要告诉你一个现实,也许你不愿意接受,但却是真实的:芙蓉姐姐是个精英!::gif92::gif::gif92::gif::gif92::gif






发表于 2008-8-24 23: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enhao1955 于 2008-8-24 18:45 发表
阅读了诸家的论辩,觉得有许多概念是模糊不清的。

比如说,丁剑的这段话:“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先生似乎忽视了,即先生的观点是思想意识先于实践,也即作为一个批评者在先生看来必须先具备一个品格,这个品格就 ...

老大!我真服了你了!你说吴冠中批评文联是言还是行啊?

我告诉你,你这里说的言和行是一回事!别和我争了!这事我说了算!::gif92::gif::gif92::gif::gif90::gif::gif90::gif
发表于 2008-8-25 00: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8-8-24 15:30 发表


朱兄不必多心,关于对于“网络写手”或“网络写作”的看法或心态,我在当时的发言里有这样一段表述:

我注意到主办方的选题里有关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的定位,把网络定位为边缘媒体。我个人观点,我不这 ...


看来,你曲解人的意思确实厉害!你所谓的我看不起网络也好,有精英意识也好,那都是你强加的。还有,你说的什么在传统媒体发表文章就是精英,在网络上混的人都是草根,这都是你自己的想法,然后你把你自己的想法再强加于他人。谁说了网络就是非精英、传统媒体就是精英呢?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化的。这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而已。照你这么说,在传统媒体发表文章的人,是精英,但他一旦在网络上说话,就是草根了?在网络上说话的都是草根,在传统媒体上一旦发表文章就是精英了?现在那么多人都在传统媒体上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权利,呼吁呐喊,难道都是与草根决裂的精英?这是哪个宇宙的逻辑阿?说实在话,我实在不想跟你多费口舌去做这些很无聊的辩论,但是你故意曲解我的意思,我不得不说上面的话。
你一会说我在贬低网络、看不起网络,一会又说我没有这个意思,又批评我有精英意识,然后又说这没有什么,谁都多少有精英意识,你到底想说什么呢??你说这样的辩论有何意义呢?
发表于 2008-8-25 23: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朱中原 于 2008-8-25 00:11 发表


看来,你曲解人的意思确实厉害!你所谓的我看不起网络也好,有精英意识也好,那都是你强加的。还有,你说的什么在传统媒体发表文章就是精英,在网络上混的人都是草根,这都是你自己的想法,然后你把你自己的 ...

我从来就没想和你辩论什么,我只是回复了你的疑问,但你似乎没有读懂我的回复!很遗憾!而你的回复中明确地把网络分为草根和精英两大阵营,你显然把自己归到精英那一类了!这和我最初的回复中的判断其实很吻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14 13:56 , Processed in 0.17543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