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chenhao1955 于 2008-4-29 08:17 发表 就自我感觉来讲,作为边缘书家,只要你肯付出,而且有真才实学,同样能赢得相应的名望与地位。有人对我说:在网路忙活半天,又没有经济效益,还得搭上精力财力,图的什么? 我觉得,除为了学习之外,上网的 ...
原帖由 果儿 于 2008-4-27 13:32 发表 A、体制内的媒体对体制内的人和希望进入体制的人,以及对这种体制持肯定态度的人有较大的影响力。
原帖由 果儿 于 2008-4-27 13:42 发表 2、体制内的媒体的优点。 A、体制内媒体可以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对传统书法艺术进行传播,对书法艺术的普及起一定的积极作用。 B、有经费来源,稿费可以解决一部分艺术家生存问题,帮助他们继续对艺术进行研究 ...
原帖由 书法在线 于 2008-4-28 18:18 发表
原帖由 liuyi008 于 2008-4-29 15:43 发表 对于旧体制的修修补补并不能给书法艺术的发展扫除障碍.只有彻底否定旧体制,书法艺术的发展才有希望.艺术的发展需要新体制.作为民主自由形态的网络文化,也必将在催生新艺术体制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刘先生在从《中国书法》向《中国书法在线》的角色转换中具有了一些象征性意义。 ...
原帖由 liuyi008 于 2008-4-29 15:43 发表 我发现我们忽略了对民主制度下书法形态的探讨.传统书法不可能不经过转换直接进入我们即将来临的民主时代。很显然,传统书法与专制文化是共生共谋的关系,在我们呼吁书法复兴的时候,我们是否理应先厘清我们要复兴书法的什么?书法中有自由民主平等的基因吗?有人性解放的基因吗?如果有,是什么?当然是我们要复兴的目标.如果没有,书法的复兴是无望的,甚至是反动的.网络不仅仅要对旧书协体制提出民主的要求,更应对书法提出民主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憧憬的民主时代才会真正来临,书法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化. ...
原帖由 雨园主人 于 2008-4-30 07:40 发表 将我那首病中所作诗送给子庸。余英时先生的那篇文章说陈先生因为没有听夫人的意见,以后很痛苦。所写的《柳如是别传》和《论再生缘》其实都是为其夫人而写。余先生是典型的考据即义理,考据不厌其详,而观点十分鲜明。我用了近一年时间专门读他的著作。 重读《柳如是别传》 盲翁鸣琴独自听,漂萧落木向黄昏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
GMT+8, 2025-10-26 04:33 , Processed in 0.18661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