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书法在线

【直播结束】4月28日下午4:00-学术对话:纪念中国书法在线五周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28 17: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法网络的利弊:



网络当然也有两面性,一方面,潜力无穷——只要善于开发


引一段朋友老鹊的话:
我相信,很快就会有人不用或不愿意参加那些乱七八糟的书法比赛,在网络上也能脱颖而出,网络文化很接近艺术自由的原则,他们将一拍即合,有了这个温床,几个真正的人才出来算什么,新一代书法大家或许就出在####



不过,同时,网上又充斥着太多的垃圾信息。如果不注意分辨,徒浪费精力。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直播图片!
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直播图片!
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场直播图片!
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4-28 17: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是五点四十二分,直播到八点结束,敬请网友关注!
发表于 2008-4-28 17: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类网络在技术上的优势与行政体系上的劣势形成鲜明对比,
那么,其艺术上的出路希望主要在于
一,热心于书法的网民的支持。
二,在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术。
三,有志之士来把网络中看到的学术理想在现实中实现
。。。。。
发表于 2008-4-28 17: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书法在线 于 2008-4-28 09:24 发表
        徐寒(未整理):我们的网络的发展,可以说闪耀着非常光辉的思想。思想往往是产生于民间,而不是在庙堂。其实我们的网民要发展,刚刚读了很多的贴子,包括我们的书法网,各大网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学术性,思想性,可以说在大家网友的碰撞之间,产生的积极的意义,可以说推进中国书法,或者中国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甚至首先是从网络上的文章里被平面媒体发现的,而发表的。同时我们也在网上发现了很多的高人。所以说我觉得,每一个网站,每一个网友,他们的每一个帖子,学术性、思想性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读过包括天生书呆子的,我读过你们好多的贴子,他们虽说在网上是随意性的,但是他们发表的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徐寒先生总结得好!同意。
发表于 2008-4-28 17: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9 王子庸 的帖子

你那里面多数文章是宏观性的,确实是超出书法范围,就好像不收钱的宴席,冷暖自知啊!我最近有首重读《柳如是别传》的诗,首句是“盲翁鸣琴独自听”。陈寅恪先生讲唐诗,有时候就是几个学生在听。子庸注意到余英时先生有篇《写诗惟剩颂红妆》没有?那里面的味道不一般呀,陈在目盲前的字很好!中国当今书坛的悲哀之一是像陈先生及默存先生的字未能臻极。文化分裂与断裂之害呀!
发表于 2008-4-28 17: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sh 于 2008-4-28 09:44 发表

主流与边缘目前只是一种表象,或者说是我们的一种习惯思维。
我反倒觉得,网络是在真正的主流,虽然网友的素质不一,但网络表达了人们真正的内心想法(相对于所谓的主流媒体而言),一个不能真正表达人的内心 ...

您说:“主流与边缘目前只是一种表象”
十分同意,我正要说呢,哈
我曾说过:“行政的阉割必然导致艺术的阉割”
而网络中,这种阉割则没有市场。
发表于 2008-4-28 17: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一篇老文抛砖)
黔墨乱弹:书法网络论争收获什么?

文/黔墨


      
     (2007年3月12日于清风堂)观察半年多的书法网络,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论争频繁。

      前不久是对刘炳森书法艺术的论争、后来又有对国展怪现象的论争、最近又有对张海能力的论争。一个又一个剑拔弩张的论争,吸引了太多的关注,卷入了人们太多的热情。这样的论争能使个人和社会获得什么呢?

      书法网络上的“人民论争”与立法辨论、法庭论辨和大学生论辨不同,它们往往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也不存在量终裁定。

      论争的一般收获就是发现不同——书法网友在情感、观念、立场、意志、经验方面的不同。这些“不同”至少改变了“千人一声”的假象,唤起了的也许是人们的相互冲突、也许是相互尊重,也许是思考,也许是人们思想方式的改变。这几种结果,只有冲突是消极的,其余都是积极的。只有冲突是损失,其余都是收获。

      只有看到不同,才会尊重不同。不同的情感,价值和观点的表达,则让我们多想一想,它可能带来理解。

      看到不同,才可能接受不同。人们才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更开放,也更宽容。

      各位看官以为如何?


2007年3月12日于清风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10-25 19:56 , Processed in 0.1621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