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成谈“陇上鸿泥”之缘起——
我对甘肃特别感兴趣!
按:近日,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先生在甘肃陇东北采风。从3月17日以来,刘正成老师先后经历陇右、敦煌河西采风,以及此次的陇东北采风,基本涵盖甘肃华夏文明创新区建设布局“一带三区”规划,即“一带”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三区”是以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和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
刘老师在此次行程中,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提到,举办《陇上鸿泥》书法展,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的原因,所谓必然的原因,就是对于甘肃的山川上、历史、地理、文化特别感兴趣,因为甘肃所发现的简牍,写经书法这样一个全新的文字和书法的载体所形成的破体书风,丰富了当代中国书法,同时,甘肃所具有的历史、山川、人文、自然,也丰富了其书法创作的营养,并且在创作上得益于山川自然所滋养。
侯勇
5.1
刘正成谈“陇上鸿泥”之缘起——
我对甘肃特别感兴趣!
刘正成
今年八月,《陇上鸿泥》书法展在兰州举行,以及此次《陇上行吟》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是机缘,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原因。
九十年我在中国书协工作的时候,关注甘肃比较少。2001年我的朋友因为偶然的因素引我到甘肃来,一到这里之后,站在这个地理位置的时候,我突然想了很多,既想到了当代,也想到了古代,当时我们甘肃的书法发展还处于中下游水平,但是这个地方它又是一个历史书法的热点地区,怎么发展呢?这对于我当时的工作位置来说,即是一个困惑,也是一个难题。
二十世纪初,在楼兰发现了流沙坠简,还发现了敦煌书法经卷,发现了这样一个全新的文字和书法的载体。二十世纪的创造了一个断代史的特别纪录。简牍和经卷出现了以后,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就和甘肃地区现代考古资料的出现是密切相关了,当时在甘肃的简牍和写经,有人写,但是不多,还没有发挥地区的特点。
从历史来看,这个地方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著名的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提出研究中国古代史,史前史,必须解读甘肃的历史。我想从历史和现代,把它衔接起来,这就是我们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交汇点,所以我对甘肃就特别感兴趣。
这十多年来,我在陇右,河西,陇东走了很多地方,每走一处,它的山川,地理,历史,文化,和当地的书法家交流,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甘肃地区人民对书法文化的热爱,这一点深深的吸引了我,所以我觉得这十多年来得益于甘肃的山川、历史和人文对我的创作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营养,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外,孙过庭书谱讲过一句话,“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就是自然中间构成的各种各样的形式美感,不是以人力所能造成的,对我们观夫乎文,观乎人文,最后创造文字,都是从自然世界中各种形态,运动规律,创造了我们的文字的发源,所以,人文,自然对于书法有象征的、抽象的意义。象征的、抽象的含义就是从自然中间得来的,”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这就是孙过庭所描述的书法之美,这都是通过自然中间的比喻和形象来描述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行万里路,观山川自然之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