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20|回复: 10

(转)李志宏:从刘正成的谈话读十届国展(看国展九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6 14: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刘正成的谈话读十届国展

李志宏


批评者最好的心态,就是不考虑被批评者的反应,从这一点来说,刘正成先生可以做到,可以说,十届国展之后,刘正成的文章比众多网络写手更有分量,有的人十分肤浅地批判书协,批判评委,批判所有参展入选的书法作者,却始终看不到霸气,因为没有经验,没有底气,任何发泄的言语都是神马浮云。

我在前面提到,刘正成先生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提出书协应该去行政化,持有这个观点的还有沈老,但是,说和做根本就是两回事,中国书协随着队伍的逐渐庞大,不但官僚作风没有减少,反而在不同程度有增长的趋势,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每次书协换届之前,总会有很多推测和风波。有些领导要不是当上了主席副主席,已往的字根本不能卖。当上主席副主席之后,他的字就一跃而成为抢手的价格了。由此而争得头破血流国展也就是带有国书协一年的约稿费10万元/人计,中国书协的的理事,一年的约稿费就可以让你平均月薪上万,还不包括本职工作,这样的好处,谁不想呢?你说谁敢不听书协的话,不想去争当书协的理事?每次国展,书协领导都忙得不亦乐乎,而收稿工作却由承办单位接手,主席团就负责过阿里讲话,找一些专家过来评审。
至于十届国展办成了信任展,刘正成先生是十分统一这样一种说法的。 他对“书坛奥运” 这个词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将国展当作选秀娱乐化。下面我整理一下刘正成先生文章的中心思想,以此作为例子:

1 国展失去学术前沿——投稿的人抱着一种赌博的心理,多投稿,现在的国展已经看不出学术的动向了。这和书协前面提到的“书法导向”,实际上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2 国展放弃了专家体制。标准模糊,很多是各个省份的获奖入展人数进行评分,诚如朱关田先生说的,现在专家体制的团队已经没有了。中国书协各个专家委员会的人数增加了,学术含量却十分明显减低了。这个在后面的从评委队伍看你十届国展中,我会对这个问题进行开展论述。
3 中国书协把协会成员性质由“书法家”改成了“书法界”了,实际上意味着有钱就能加入书法界,书法是有钱人玩的,没有钱,真的玩不起。作为传统精英文化的书法艺术,在当代已经堕入民俗文化的边缘。
4创作理论研究的缺失——学术委员不在学术委员会里面。

   书协玩的是钱,玩的是强大的团体队伍,玩的是一种书法评判标准的游戏,谁不遵守这个游戏,谁就会被抛弃在边沿,但是,三十多年一路走来,接受外界批评的还不少吗?记得网络名人丁剑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需要对称的评委》,时隔多年,这种理想依然只是一种理想,不久前见到丁剑,他说,其实那个时候,我们见到不满就批评,现在想想,批评还是批评,现在已经理智了。丁剑也说出了一个网络批评家的无奈,我们不停地重复着愤怒不满,我们不停地谴责和建议,我们的用心良苦都被当做江湖把戏,当代批评书法批评的缺失,很多批评作者不再飞蛾扑火地投入其中了,文艺批评变成了文艺表扬,说不好的,抓不到痛处,叫好的,又说不到点上,书坛一派平庸和谐唯唯诺诺的声音,总会让人感到无奈,更有甚者,某批评家呼吁文艺建设,他的文艺建设竟然是无耻的护短还有做个“好好先生”。

   根据美国尼尔布森发布一个中国网友的调查报告显示,41.9%网友认为批评言论更有价值,但是在书法界,特别是在网络上,网友已经远远不如2005年到2007年那样富有激情,或许是累了,十届国展,虽然有网友带来了报道大帖,但是跟帖者已经出了三言两语的赞美和不满之外,听不到什么有价值的声音,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有的团体竟然想借助十届国展进行宣传炒作,岂不知道十届国展的影响力已经不如九届国展了,问问美术界的一些朋友,根本就不知道书法界的“书法奥运”正在进行之中,获奖的作者中,似乎也没有发现有特别优秀的,已经连像二届和三届兰亭奖的水平都不如了,张海主席不停地《时代呼唤经典大家》,而精品之少,说明国展威风不再,参加人数之多,不能够说明书法热起来,凡是有水平和有后台的书法家,参加一两次之后,加入中国书协之后,都卖字了,都做教授了,都成为专家,都成为大师了。精品和废品,取决一评委的脑袋是不是一时发热,充血过剩。国展是一块敲门砖,但是烂的不能再烂,比国展更烂的还有评委的墨宝。

   刘正成先生的眼光是独到的,从它的文章,对国展的弊端可以如见一斑。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征稿启事看十届国展


   为什么要举办国展呢?历年来不变的官话是:“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全面展示当代中国书法篆刻的艺术成就,推动当代书法篆刻艺术进一步繁荣,”这个当然没有重大错误,冠冕堂皇的,一句话,就是鼓励和谐,凡是能够名利双收的比赛,自然有了竞争,淘汰和胜出,只能说是追求理想中的和谐而已,文化和谐了,自然有利于统治,最和谐的时代,往往是堕落得最快的时候,最和谐的文化,培养的是一批附庸,中庸,平庸,甚至接近庸俗的人才,假如国展没有巨大奖金诱惑的话,你看看会有多少人去参加?就单单广西展区,就收到20996件参赛作品,这不是名利的诱惑又是什么?

【1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说明了什么?
在当今社会,有一个不符合逻辑的混账逻辑,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国家强烈呼吁和谐社会,说明社会已经不和谐了,强烈呼吁降低房价,说明房价问题已经病入膏肓,强烈呼吁道德培养,说明社会道德已经越过红灯,走到悬崖边界了。透过一些看似振奋人心的口号,聪明的人总能预见要发生什么大事了。十届国展的方向和方针正说明它阳痿到了只会用力喊叫的地步。
  “把握正确的艺术导向”当前国展,艺术导向混乱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很强的地步,一直掌握了书法界的说话权的中国书协高官,行官步,说官腔,摆官势,对于一个参展的作者,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书协高官,会写书法的没有几个,特别是上海展区的评委作品,不是应付的就是走江湖的,泱泱大国,书法艺术沦落到这种地步,可谓惊世骇俗,评委们对书法作品评头论足的能力,总体已经趋于成熟了。担任主席理事的,凭借头衔,到处卖字招摇,今天这个一平尺卖五千,明天那个一平尺卖一万,卖来卖去,最烫的山芋总有傻瓜被商心,担任评委的好处就是有钱,今天这里指导江山,明天那里激扬文字,传授经验,独家猛料,内部消息,取悦庸人,谁给的钱多就往那里跑,一句话,艺术导向瞎扯蛋,就是为了钱,入展了有奖金,参展的,要交评审费,退稿的,要交退稿费,没有钱,搞书法,你能行吗?不信你问问有几个人是带着纯粹的艺术追求去参加国展的。

“遵循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多种风格的创作规律”,“坚持传统,鼓励创新”,字是要写传统的,一定要知道你是学习谁的,当然接近评委的更好,形式上要创新,有几个大牌评委,不教你怎么写好字,就教你怎么拼纸张,做形式,就好像家长教育女儿怎么打扮穿衣服和戴首饰一样,不管你有没有文化,有没有素质。“多种风格的创作规律”,多种风格是什么意思,当然是要求参赛的作者不与局限于二王行草和钟繇小楷,但是从侧面来说,就说要你什么风格都学习,什么风格都投稿,要是五体都精通,何不都写一张,投稿就像赌博,多压几个胜算的几率就大了,进不进,运气还是比较重要的。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阳光评审”,从历届的国展来看,不公平,不公正和不公开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呼吁只是口号,现实就是乱搞。几年前草书展和新人展已经走到尽头了,“阳光评审”,你当书法作者是傻B还是?书法网络被排斥在外,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论坛西泠印社网来报道十届国展的最新消息,呵呵,几年前好像草书展也是这样。
  这个网站一颗忠心,凭借不专业的拍摄技术,众多正面的报道,还是掩盖不了评审中巨大漏洞,评选的作品不分书体,倒挂,入展的作品水平太差,抄袭太多,评委都在走过场,阳光评审其实等于黑箱里操作,在修辞学有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反语,连反语这种修辞手法都用到公文上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高明的呢?

“推出精品,推出人才,提升人文精神”,精品,很多作品都是沿着固定的形式,写着雷同的字体,二王行书如布花,小字攀比像苍蝇,精致和精小的就有,精品就难说,人才,有网络评论家说,把国展办成了新人展,就是推出人才的重要体现,你找一下,入展名单的新人,有多少你听过,不信你去推敲一下,关系户占多少,水平一般的占了多少,真正凭借实力如展获奖的,估计也是等关系户确定完毕之后随便挑选,而一些没有关系的,别说投个260件,投2600件也入展不了,就算你写得比评委还好也没用,你看在上海展区中,有的省份,一个都没有入展,作为主办方的城市可以入展十几个人,在广西也如此,作为主办方的广西入展二十多人,这就是东道主之便,还是偶然巧合,还是水平确实差距吗?你们认为人文精神真的会得到提升吗?

“推动中国书法事业繁荣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官话就是官话,不作评论,但是,我要反问一句,书法事业对构建社会主义贡献什么力量?还记得去年张主席和日本书法家在切磋书法艺术,温家宝总理在一旁欣赏,我不知道日本的书法家回去之后会叽喳些什么,但是,将书法艺术被当做文化,成了工具,倒是可以如见一斑。

【2】承办单位
  这次主办方当然是中国书协,上海展区的联合主办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承办单位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  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 上海友联书画院。广西展区当然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  广西跨世纪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我一开始就推测,十届国展必将是自古到今,最失败的国展,广东第九届国展的承办单位只有广东文联和广东书协,并没有其他的机构团体加入,但是,一千万元的启动,在规模和服务上,已经让参加展览的评委和作者感受到了自己优越性。而上海展区,却未听到有什么大规模的启动资金,所谓抓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炊啊!

   上海展区加入了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和上海友联书画院,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上海书协和上海文联对十届国展的不够自信,果然如此,十届国展,从公布中的投稿人数,参与人数看繁荣十足,真的还是假的?评选的过程中拒绝网络的报道,西泠印社不够专业的拍摄技术却已经明显地让网友看到很多漏洞,黑白A4纸的初评,引来一片骂声,负面新闻一大推,面对网友的质疑,主办方始终始终稳如泰山,入展名单中,新人太多,入展的作品,优秀的太少,上海展览,也不让网络媒体区报道,几个网站自费组织记者凑凑热闹,长篇报道,吃喝和合影图片数量之多,一看就反胃,论坛想积点人气啥的,没有什么错,拿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真的不值。几位上海归来的入展作者告知,上海展区没有接待,也没有当场颁发证书,就是说,入展获奖的作者去了现场,和普通民工没有什么两样,掏自己的腰包,吃自己的饭,给别人加油凑人气,不然十届国展一定太冷清了!
  广西展区的展览还没有开始,我敢打赌,广西也好不到哪里去,一般来说,广西政府可能会借此宣传他们的少数民族文化,比如刘三姐唱山歌什么的,至于书法,纯粹是他们宣传的工具,达到目的了,桥有没有都都无所谓,对待中国书协领导,都不一定会做得周到,更何况是区区几百个入展书家呢?

【3】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省略号,《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产生暂行办法》,鬼才关心里面写什么?谁说得再好听也是内部秘密!

【4】作品

我认为,中国书协在国展上的安排,已经陷入了混乱的状态,一个展区都办得不太理想,拆成两个展区就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

首先:草书、楷书、隶书作品请投寄至上海展区;行书、篆书、篆刻、刻字作品请投寄至广西展区。我看了上海展区的作品,岂止是草书楷书和隶书,连刻字作品都有了,楷书和行书也不在少数,规矩是中国书协定的,破坏规矩的又是中国书协,我只想说一声,作为官方组织的中国书协,人家不将你的规定当回事了,你还将人家的作品当回事,比赛没有规则,公平和公正从何说起?

其次,“投稿作品分为书法、篆刻、刻字三个部分。投稿作者可参加两个展区不同书体的评审,入展后只保留一种(件)参展参展的作者为了入展,”这边也投,那边也投,数量不限,要是每人投个十张,就够你们受了,更何况还有人单人投个260件的呢?不就是为了多捞点评审费吗?另外退稿的费用要80元,没有交退稿费的,就把这些作品当作萝卜青菜卖掉,硬性要求每人最多投两幅不是很符合逻辑吗?投的都是精品,数量不多,还用得着A4黑白纸去评选吗?

再次,书法尺寸的规定,“书法作品请投寄作品原件。书体不限,尺寸:高度不超过180cm,宽度不超过97cm,一律为竖式(超尺寸作品需提前申报,经组委会办公室同意方能投稿)。”最后一句话值得细细品味,“超尺寸作品需提前申报,征求同意”,如何申报,什么情况之下,组委会会同意呢?既然限制了尺寸,就应该所有的参赛作者一律平等,还要搞开小灶,特殊服务,这不是纵容走后门又是什么?最后的“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归中国书法家协会”就说明了一切,只要他们觉得对的,绝对错不了,国展霸权主义一直是近乎人情的,矛盾的地方可圈可点。

  最后,“凡是发现或被举报作者代笔、代刻等问题,经组委会核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视情节轻重,依据有关规定,分别给予处理。”,我个人认为,这句话是废话,纯属多余。评选的作品不给予公布,书法网络媒体被排斥在外,如何发现呢?所以,抄袭的作品,很有可能被发现,但是被发现之后,最多点名批评一番,在网络备受攻击一片,你到中国书法家论坛看看,多少抄袭的作品获奖了,入展了?但是代笔和代刻的问题,说到底,谁知道,九届何豪抄袭,获奖资格被取消了,还是照样入展,黄景中的现场刻的篆刻作品和入展作品差距很大,还是照样入展了,所以在中国书协眼里,“给予”处理就是由获奖降低到入选,入选的,基本上都能蒙混过关,怪不得新人那么多!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书法网络看国展

   十届国展之前,到处都是国展培训,攻坚班,一批十届国展的评委到处传授经验,举办讲座,现身说法,可以说,十届国展之前是不平静的,到处都是短期培训班,到处都有名家走穴做客,一个参加培训的书法爱好者,竟然模仿狼牙山五壮士的说:“为了入国展,把命拼了!”其自信如此,真是继左锦朝之后第二人,可惜还是落选了,现在和他见面都不敢说什么啦,除了牢骚之外还是牢骚,就差点要去想不开了——


    十届国展的评选中,虽然像中国书法家论坛,中国书法网,书法网书坛这样的书法网络大门户被排斥在外,书法论坛的CEO,诸如老齐,一痴对十届国展也未发表过任何看法和想法,但是,眼尖的网友还是能够从西泠印社网站转载的图片看到一点什么。

   依稀清楚地记得3年前《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104岁西泠印社并入27岁中国书协?》,而这次展览单独让西泠印社去独家报道,就知道推敲了,西泠印社作为中国艺术界最权威的社团,有人居然想把它出卖了,要将它并入中国书协,不是荒唐便是可笑。3年过去了,如今的西泠印社网依然在做着没有骨气的事情,估计是想讨好书协,分得一碗羹什么的。

   西泠印社报道十届国展,我不反对,也不反感,只是有一点点鄙视,但是,西泠印社网把信息发到我的手机上,我就有意见了,手机信息的内容我已经忘记了,就是通知你注册登录西泠印社网,关注十届国展的最新动态,一个本来人气很低落的论坛,就这样火了一段时间,根据其论坛显示的同时在线人数,已经接近10000了,由此看一看出十届国展的备受关注,更可笑的是,你转载西泠印社网的一张图片,图片中间大大地印上了“西泠印社网”和网址等,而且还大力鼓励转帖,转帖有奖,如此小丑得意一般的行径,就是在向所有的网友视威或者招手,来我们论坛玩吧,我们是中国书协合作伙伴,当然,好处还是有的。

    首先,西泠印社的记者虽然不甚专业,拍摄的书法图片一般都不清晰,像素也不高。但是,如此不专业的拍摄技巧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话题讨论,比如上海展区的作品评选不分书体,鱼龙混杂,比如上海展区的主办方吝啬到这个地步,评选作品的A4纸都是黑白色的(后来广西展区吸取教训,用彩色的了),比如入展作品中抄袭的,水平一般的,真是让人大失所望。

   其次,西泠印社的报道,中国书法家论坛的讨论和骂声,已经充分说明了十届国展太不像话了,像平时言论比较自由活跃的书法江湖和书法网书坛,在这个时候,除了一些人在打边球,说这不好,说那不好之外,就是祝贺叫好声还有愤怒悲哀情绪,也不见得有什么爆料新闻和有分量的批评文章,我想绝对不是没有人想站出来批评,而是批评归批评,戳不到痛处,跺脚锤胸都没用,该捞钱还是照样捞钱,该混账还是一样混账,我说你不行,你假装听不到,我说你好,你也认为应该,落选的作者骂评委,骂来骂去评委还是“安如泰山无法推,任你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说到底,你也不该怪评委,体制的腐败又岂是评委能左右的。

    再次,国展之前的志气高昂和国展之后的愤愤不平,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机械规律,不断重复着,你越骂,国展越备受关注,他们最怕没有人去关注,那样的话,就离完蛋很近了!拒绝大型书法网站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没有去深深探究,但是,一定是有原因的,原因不说,也是会有理由的,理由不充分必定有隐私,你再追问隐私,他们跟你没完,大腕找来谈话,小兵小卒尽量招安,招安不成就是给你点钱,有可能吗?绝对没有可能,办展没有钱捞,谁愿意?连书法网络媒体的钱都付不起了,这可能是理由,连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准备酒店和接待都没有,这是可能也是没有钱的理由,但是,上海展区入展了那么多人,作品水平那么差,难道是因为上海书协的审美眼光和全国各地的作者不一样吗?网友的智商还不至于低到这种程度。
最后,谁在阻碍国展,谁在成全国展。沈鹏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书协要尽量去“行政化”》,刘正成也曾说到“中国书协要去行政化”,朱中原则委婉地说,要官方和民间共同推动书法事业发展。不管怎么说,让一群不懂传统的评委来扯谈传统,让一群不懂篆书和篆刻的评委来评选作品,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要骰子,听天由命,因为有没有被评选全凭感觉,优秀而且有创意的作品一般都不会被评上,平庸大众化的必将被看中,现在如果把王镛,石开或者曾来德的作品拿来接受评选,必将备受排斥,因为优秀的作品如果遇到平庸的眼光,就好像秀才遇到兵,哑巴吃黄连。谁在阻碍国展呢?除了商业化,功利化之外,我想就是人的问题,就是书协高管队伍水平的问题。谁在成全书协,就是有一群热爱书法的人,他们企图一举成名,而又没有深厚的文化素质和学术内涵,就凭借技术上功夫了,说不定有一天,公鸡就成为凤凰了,像快乐女生和快乐男生那样,试想一下,男生女生的节目在电视台公开播出,都明摆着有猫腻,更何况是评选不阳光的中国书协呢?刘佑局出来了,很多人却拼命往里钻,这个世界真是奇怪!

    最后,还要感谢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就是网友,有可能就是某个书法论坛的版主记者,他们为中国书协,为十届国展的宣传无私贡献,除了批评之外,我还要一再地强调,“楼主辛苦了”,这是真诚的感谢,还是同情,可能是感谢后的同情,也可能是同情之后的感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确实是通过这些图片的报道,捕捉到了一些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观察员的文章中看十届国展

  十届国展的观察员有好几个,有的是中国书协理事,有的是来自各大院校的,但是我比较关心的是媒体上的,比如《美术报》的蔡树农和网络名人百无一用流浪客,但是至于他们是如何观察的,我们却很难得知,我从论坛中看到两张图片,一张是蔡树农在和一个评委在交谈,看起来有点是相见甚欢的感觉,脸上挂着灿烂非常的笑容,另外一张是百无一用流浪客在十届国展评选之前一次会议上讲话的图片,这也难为他们了,这些评委只会握毛笔和数人民币,连鼠标都不会用,或许连流浪客这样的网络名人都不认识,就算流浪客表情生动,发言热情,某些评委也只是闭上眼睛,低下头颅,还有玩弄手机的。从两位观察员和评委之间的关系来看,蔡树农应该比较接近评委,毕竟他是《美术报》这样的大型纸质媒体的主编。

   我在一篇文章中认为,如果能够让网友做观察员,必将是国展的一次进步,被批判很傻很天真,然而,我文章中只是表明了自己的一种态度,一个想法,当然,这种想法在以中国书协为中心的展览中,是很难实现的,但是,眼尖的网友还是有意无意充当了观察员的角色,发现了入展作品的抄袭问题。网络名人百无一用流浪客做了观察员,我似乎接近网友的深切期待期待这位“爆料员”的最新爆料,至于蔡树农,以他丰富的经验,还有批评家应有正气担任了十届国展的观察员,按理来说,这两位观察员应该是有资格的,而且是有眼光的。我们来看看他们两人做了观察员之后发表的言论吧:
从蔡树农的言论中,我整理为如下的几点:
1 十届国展的水平有所下降。
2 一些高手和老作者都没有参加,类似新人展。
3 和以前不能比,读者不要苛求国展作者的水平比以前会有所提高。
4 很多人不是为艺术,而是为了荣誉,为了加入书协而参展。
5 学术性不足。
6 A4纸带来了很多弊端。

   流浪客的看法则是用十分模糊的词语来说明,感受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比如说,这次评选是认真的,作品质量高低是因为评委审美爱好不一样,A4纸打印照片是好大的,还要完善。从他闪烁其词提出的“问题”,大概是评委组成,程序完善和公正必要性要提高。从两个观察员的言语来看,不管是直人快语,还是闪烁其词,不难看到十届国展存在的问题真多!

   对于一个观察员,如果得到的仅是这样的结果,书协领导再通过审核,将其公布见报,那就有点接近好大喜功的浮夸风了。现象可以谁都能够看到,但是对于隐藏现象背后的根源,不去完善,必定完蛋,万物发展到极致,都会趋于堕落,改革不成,国展命运,就好像系在一根芦苇上。还记得齐玉新在做了八届国展观察员之后,说出了这样一段话,“我认为是中国书协展览的权威性受到了威胁。为什么?我觉得是媒体、展览运作、评审机制有问题,因此中国书协目前的展览不太适合社会的发展,起码不能让作者满意了。如果中国书协不认真对待展览会,不深入地找自身的问题,展览会只能是新人展了。”他做了九届国展的观察员之后,又说:“我没有对展览、对书协批评的意思,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想让展览更加完善,让展览真正推动中国书法事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这应该是所有关心、热爱书法的每一个人的理想目标。”“我希望大家和我一起理性的分析、看待国展深层的问题,怨天尤人对于我们的书法创作与提高没有意义。”,在老齐发的一个帖子“天下第一粮仓”手卷展中,却毫不忌讳地说,现在的国展越来越垃圾了,老齐的话值得玩味,像他这样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和谐好同志,由旁敲侧击,到直截了当,说明国展的权威性已经受到严重质疑了,有一句话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失败不要紧,但是失败之后不一定就能够成功,八届国展,九届国展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到了十届国展,这些问题不但没有消失或者减少,反而再次演绎着——失败之后总结了经验,不吸收教训,换一种思路来执行,还是会失败——失败太多,不是崩溃就是结束。如果这次国展真的如周俊杰所说:“这应是一次阳光、规范的评审,”我想就是参展的作者水平的问题了,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些高手和老作者都不参加,国展还有多少令人瞩目的焦点。

   观察员的作用在于维护公正,公开和公平,根据周俊杰的说法:“要求所有成员『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依靠观察员还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近一万件作品,那么多评委都看不过来,更何况是几个观察员,至多对评委,还有一些程序进行监督,对于作品的好坏,根本就没有一点引导和决定的权力,我认为,要维护国展的权威性,就应该依靠网络,依靠成千上万的网友,将入展作品公布于网络,每个网友都能看得到,不是有很多抄袭的入展作品被揪出来了吗?可惜征稿启事只对代笔、代刻等问题进行处理,对于抄袭和模仿的,却未有明确的规定处分,这就助长了抄袭之风,一届比一届严重,国展成为临摹展,创新从何说起!而对于代笔,如何被发现,这也是一个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十届国展之前,代笔作坊真赚钱》,里面说到的为了入展,做代笔生意的人大有人在,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上海展区评委队伍看十届国展

    广西评委团的名单我是看到了,总体来说,这些评委要比上海的好得多了,但是确实还没有看到他们的作品,但是,上海展区的评委作品已经在开幕式的时候同步挂上去了,好像全部都是用白纸写的,和参展作者花花绿绿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感到奇怪的是,书协评委一直教导书法作者如何拼接图纸,如何做形式主义,为啥他们用白纸就了事了呢?上海评审团的名单如下:
王家新  刘  恒  刘文华  刘洪彪  孙晓云  吴  行  李木教   
何应辉  张  继  张学群  张业法  张改琴  张建会  周志高
赵雁君  胡抗美  聂成文

   这些评委在我的印象中,有的水平是很不错的,比如刘文华,何应辉,聂成文和胡抗美,我借助一  个论坛发的帖子,对评委的作品进行了仔细观摩,除了张建会的作品写得比较精致之外,包括委员会的其他成员的作品,确实是看不下去,如此看来,刘正成说的,国展已经放弃了专家体制,是十分恰当的。

  多少年来,书协实行了“光环工程”和“造神运动”,很多本来水平一般的书法家,经过名家的吹捧,推荐,戴上了不少光环,就算没有光环,也要来个莫须有的。引用一句话流行化,哥写的不是书法,哥写的是性情不管写得好不好,一旦带上了光环,就显得光芒四射,高度增加了,权威增强了,卖字发财了,发财升官了,有的人眼睛被蒙蔽了,有的人的心不再炽热火红了。

   虽说这次的评委,有很多都早闻其名,也有的真实功夫还过得去,就是放在十届国展的评委作品,纯属是马虎应付的,刘洪彪走流行书风了,孙晓云不再写精致二王了,赵雁君写得更加粗糙了,张改琴不会写字了,张学群书法更加疯狂了,周志高和张业法的书法超出普通人的欣赏水平了,一句话,找不到一幅值得细品耐研的。泱泱国展,如此地步,不可不说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怪不得有网友说出这样的话,评委的作品不如获奖的,获奖的不如入展的,入展的不如落选的,一级不如一级,精品如何呼唤,经典如何继承。

十届国展的评委团作品一出来,我们就不再去仔细研究入展作品之优点了,记得陈海良曾经说过:“你写的作品要比评委好一点点,也不能好太多,好太多他们不懂欣赏,你照样入不了展”,一个在国展中摘金夺银的作者,他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一语中的,把评委都给看透了。

   还有人说,国展就像是一场战争,所有参赛的作者,还有评委都是你的敌人,呵呵,看得出国展的血腥味儿,本来作为切磋,交流,学习,促进书法繁荣的国展,竟然沦落成“战争”,和艺术还有关系吗?
另外,评委在评选的过程,就好像坐着火车看看窗外的风景一样,一幅作品映入他们的眼里,就只有十秒左右的时间,在这十秒时间里,能够获得青睐,还是备受淘汰,是精品还是次品,就取决于一时的决定,如此走过场的评选方式,又怎么能够期待到他们评出优秀的作品出来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投稿数量看十届国展

网上有一篇文章,《投稿290件,交费10000元,不入展也会火?!》,这是典型的娱乐化主题词。上海展区共收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24527位作者30938件作品,广西展区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海外的16866位作者的20996件参赛作品。从这些数字来看,平均每人就投了差不多两幅作品,有的广西也投,上海也投,那么,十届国展到底有多少人参加,还没有官方的数字来证明,但是,多少参展的选手抱着赌徒的心态去参加比赛。

  收到的作品很多,不一定代表书法欣欣向荣,这里面有多少猫腻,谁知道,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到代笔作坊赚钱的事,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的,促使这个奇怪的生意作坊能够赚钱的最大原因是,现在的国展太多了,省展也不少,忽悠到钱,名利双收,何乐不为?曾经参加一个展览,有两幅书法作品明显是一个人写的,无论是用笔还是章法气息,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却偏偏挂在一起。不久前又听到一个外省的朋友在微博说了这样一句话“真是的,为人代笔人入国展,自己精心创作却要落选”,有一个朋友似乎很有骨气的说,要是我想参加的展览,绝不为人代笔,最怕看到痛苦的结局,那就是别人入了,我落选了!

    这些小事都足以说明,一次国展收到那么多的作品又算什么呢?一个投几张就足够你烦的了,更何况是有的人投了290件,所以,书法事业的欣欣向荣,就像美国柯立芝时期的虚假繁荣一样,荣誉和辉煌的背后,总有着血淋淋的教训,一味膨胀的金钱欲望和虚荣心理,必将给书法事业带来阻碍,一些老选手都不参加了,他们获奖的次数多了,都想着过若干年做评委了,有的做官的也不务正业了,争先恐后到书协混个一官半职,算来算去还是写书法赚钱,再烂的字都叫做名家墨宝,再好的字没有官气,都换不了钱!十届国展,投稿的数量是绝无仅有,史无前例的,但是其水平之一般,也彼此彼此。

   我想,什么时候硬性规定每人只能投一张作品,多投者按违规处理,取消当届展览的评选资格,这样如果还逼不出精品,我想就只能说明“现在的人写字太差啦”(某评委名言),求数量的同时不求质量,就像要求一个人吃很多,连没有营养的垃圾都要吃了一样,能不生病吗?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入展获奖作品看十届国展

从十届国展的获奖入展作品来看,得出的结论是:
1 抄袭的太多,原创的很少。
2 风格雷同的太多,有思想有创意的寥寥。
3 小字太多,大字只是点缀。
4 拼图的太多,敢写白色宣纸不拼图的只有评委。
5 文字内容,颠倒的,写错的,漏掉的太多,但是大多数不影响入展获奖。
6 作品挂在展厅,数量很多,内涵太少。

有人说,十届国展差强人意,我想,这四个字多么深沉,多么美妙,用来评论十届国展,还是太离谱了。客观一点来说,鱼龙混杂,少量的龙和一大片的鱼——这水也不干净!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谈论国展应该谈什么?

   谈论国展,国展一届比一届吹得响,但是人才和精品却一代不如一代,前几届的很多获奖作者被批评,是因为他们的风格不被人看上,而现在看来,被看不上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眼睛进沙子了,滴了一点眼药水,在树下仰首对苍天,等他眼睛好的时候,周遭有一群人,莫名其妙地抬头望大树。


    我有很多书法朋友在国展获奖了,本应该替他们高兴,也要祝贺,这是人情和世情,但是对于批评,就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不管正确与否,不管是否偏激,至少我有我的视觉,我将想法,将其化作文字。
国展有什么好谈的?获奖的,自然除了兴奋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获奖的骂爹骂娘也是枉然,至于旁观者,说说几句话,凡是过来骂我的,都是一般见识,我就只有置之不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将会何去何从?

   国展的未来命运会怎么样,国展一届不如一届,老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它挂着权威的牌子,帮一些人争取了虚名,君请看,哪个书法家不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放在简介里面,他不是高人就是奇人,奇怪的是有的还要来个“中国书法家协会XX省书协会员”,或者干脆自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因为书协会员太多了,只要你保持低调,谁会去查你的底细,但是忽悠行外人,这个就够了。有的还没有加入的,也要写一些国展入展获奖的荣誉。所以,国展要选拔精英很难,要打造光环很简单,它本身就是一个名利场,很多人靠着这棵大树,赚了不少钱,很多人为了靠上这颗大树,不惜千金散尽,有的人,干脆吊死在这颗大树上,有的人赚了钱,有的人亏了钱,但是最终都得到一个近似于官方的荣誉和肯定。中国书协的垄断行为,让很多人不断地往里面钻,不惜踏破铁鞋,不惜重金购得,移动和联通都接受调查了,红十字会也受到质疑了,中国书协的官员,钱赚得太多,就会有机关间入调查——国展必将在某个意想不到的时间嘎然而止——但是书法家还是要照常写字!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6 14: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书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6 15:32 , Processed in 0.30918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