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77|回复: 0

詹皓:赝品的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9 22: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闻:赝品虽然在拍场存在“价值”,但以其价论真而“典籍”,定当被后人笑话....

    赝品也有价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近乎奇谈怪论,但对于另一些人,既然赝品有市场,它就有“价值”。
    本文所述赝品的买卖行为,是买卖双方都明白是赝品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其买卖行为尤其是买方的行为逻辑,就耐人寻味了。
    有人去画廊买赝品,老板问:您是要高仿还是低仿的?赝品也有质量高下,仿得像的叫高仿,仿得一般的叫低仿,高仿、低仿价格有差异,但同真品价相比,仍相去甚远。老板有此一问的潜台词,买者大概都听得懂。买赝品的,大多是用来送礼的,买高仿还是低仿,取决于受礼者的鉴赏能力。
    赝品市场上,向来是名头越大,赝品越多,原因也在于受礼者往往只知道大名头,认为名头越大,价值越高,而送礼者买赝品,看中的是花小钱得大收益,但前提是受礼者对真伪缺乏基本的鉴赏力,否则,送礼者的风险就大了。
    对于赝品有研究的人,往往还有一个理论,认为古代许多书画名迹,都是靠摹本传世的,比如王羲之等。但这是发生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现代应该不需要靠摹本来定格经典了。
    但又有一个理论认为,现代如张大千、顾景舟等艺术大师,早年也是靠大量仿造古代名作才磨炼出一副好身手的。但问题在于,张大千、顾景舟等假若一直靠赝品谋生的话,恐怕是成不了今天的大师威名的。
    有位拍卖公司老总谈及赝品,论调坦率而可怕。他说,古代公认的真迹就这么点,拍卖公司如果都要拍真品的话,早就饿死了。他认为,看拍卖公司的水平不在于看你真品拍得如何,而是要看你有本事把赝品高价拍出去。
    这条歪理得背后,其实隐含着怎样复杂的社会性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7-15 05:41 , Processed in 0.2560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