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36|回复: 5

【网海钩沉】天生书呆子:八年之赌——中国书协的未来命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7 14: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15-8-17 14:09 编辑

八年之赌——中国书协的未来命运


天生书呆子

引言:2009年上海《书法》杂志给我开了评论专栏“呆眼看书坛”,每期三、四千字。本文载于第三期,原题目为《十年之赌——中国书协的未来命运》,本次在网络发表之所以将“十年”改成“八年”,是因为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将我的预测提前了两年。一件事是陈绍基的落马,这个为九届国展筹集一千万资金(凤凰卫视何亮亮先生说是用一千万买了广东书协主席)、在广东推动小学开书法课、一度被某些人视为书法救世主的高官,一旦落马,不由人们对书法的官本位体制产生彻底的怀疑和心寒;另一件事是汪良的横空出世,这个北京广播电台台长,一年半之内由北京市书协会员会员(未经理事一级)补成北京市书协副主席,最近又经一系列权谋运做,被指定为下届北京市书协主席人选,而其书法(严格的说不应该叫书法)之粗劣、恶俗,简直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广东,改革开放的前沿,国家经济中心,北京,伟大首都,国家文化中心,这两个省的书协主席,足以强烈动摇书协的的地位和形象,使中国书协的寿命减少两年。

十年代表一个能够引起巨大变化的漫长岁月。对个人而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十年足以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发生重大变化;对社会而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八零后,九零后,人们也习惯以十年为一轮回暗示着社会的沧桑巨变。

今年是二零零八年,十年之前的一九九八年是改变我和很多人命运的一年。那年的三月十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实施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 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包括化工部、煤炭部、机械部以及我供职的冶金部在内的十几个工业部委被撤消。对我们这些撤消部委的公务员,实行“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加强企业,优化结构”的办法,充实工商企业和中介组织,我们这些成千上万的国家公务员失去了国家机关这个当时看来最铁的饭碗,被改革的大潮冲向了社会的各个角落。我还清楚地记得,冶金部摘牌时,有些为钢铁事业奋斗一辈子的两鬓花白的同事们脸上挂着泪痕,他们对改革不理解,为个人乃至钢铁行业前途的忧虑。

十年后的今天,我由埋头于文山会海的公务员,变成了一个法律工作者,衣食基本无忧。我当初的同事们也都有了崭新的事业。钢铁工业呢?没有了冶金部的管理,钢铁工业不但没有挎掉,而且获得了大发展,十年前全国钢产量达到一亿吨的时候,冶金部还举办过庆祝活动,到二零零七钢产量已达到五亿吨,翻了好几番,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几乎是第二至第八名钢产量的总和。
回顾九八年的政府机构改革,让我联想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命运。
我想从国家的大局出发,凡是不适合改革发展的部门、机构、单位都应该被撤消,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九八年机构改革中,冶金部这些直接管理经济的专业部门被撤消,就是因为他们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适应宏观调控的需要。象中国书协这样的机构,如果也不适合改革发展的需要,当然也应该在裁撤之列。

现在的书协、美协这样的机构确实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社会的进步,关于这一点,吴冠中先生的评价最一针见血了。他说:

“美协和作协一样,是从苏联借鉴来的。改革开放以前,美协是画家的绝对法官,甚至可以决定画家的命运。现在美协机构很庞大,就是一个衙门,养了许多官僚,很多人都跟美术没关系,他们靠国家的钱生存,再拿着这个牌子去抓钱。很多画家千方百计地与美协官员拉关系,进入美协后努力获得一个头衔,把画价炒上去,这种事我见多了。”

“美国华裔数学家丘成桐说,科协制度不取消,中国的科学上不去。美协也是这样。你问问那些加入美协的人就知道了,进美协要靠哪些东西——根本不是看作品好坏,这个机构变成诈钱的机构了。该不该养画家?要不要养一辈子?哪些画家是该养的?哪些是不该养的?这些都是问题。画院里有一级画家,二级画家,这些是怎么评出来的?弄得画家都在拼这个头衔,却没有好的作品出来。我的意思是,这些头衔都不要了,画院取消,根据你的作品来颁发大奖,这样画家也好,作家也好,他们的精力才能用到作品上去,才能出好作品。现在有一个文化部,还有一个中国文联,它们的很多功能是重叠的,这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吗?我的意思非常简单:文化部只能一个,你就是服务,制定制度,其他的,让民间组织去搞,谁的作品好,你给奖给钱。现在的体制,搞作品不如搞人际关系,都走这样的路,作品就没有了。”

“你可以调查一下,所有的美术家对美协、画院是什么印象?他们起的作用在哪里?他们为艺术的服务体现在哪里?他们的活动就是搞展览、大赛、评奖。大学扩招成了他们来钱的机会。我每天家里收到的杂志,都是些乱七八糟宣传自己的,这样搞就跟妓院一样了,出钱就给你办。现在,画院偶尔给政府完成某个项目,画一些历史画,画家就忘了艺术是什么,就去打工了,出来的产品往往都是垃圾。”

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吴冠中先生以他的人格和良知揭露了美协、画院存在的问题。同一个艺术管理体制下的产物,美协如此,书协也如此,我相信多数的书法家对吴冠中老先生列举的这些问题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如果我这么说有人不相信,那就请他回顾一下,打中国书协成立以来,书协的主席副主席,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让他逐个数下去,有多少个真正的书法家,有多少个艺术水平能服众的,不到五分之一吧!

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需要高深理论就能判断的,实事求是理论、白猫黑猫说、摸石头过河论都是很朴素的常识,恰恰是这些常识推动了中国30年大发展。按照常识,如果商务部的领导多数不懂商务,税务局的领导多数不懂税务,法院的领导多数不懂法律,证监会的领导多数不懂股票,你说这些机构能长久吗?同样的道理,书协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协会,这个协会的高层人物多数都不是艺术家,这个协会也不会长久吧,这也是朴素的常识。

往深里说,美协、书协存在的这些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文艺管理体制问题。现在书法界有些人谈体制色变,好象谈体制就闯了禁区,就要犯政治错误,这是一个误区。对于书法,是宏观地管,还是具体地管,是宣传部门管,还是文化部门管,是建立一个协会管,还是成立一个基金会管,是一个局级单位管,还是处级单位管,是纯行政管,还是象公司那样管,这就是管理体制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4: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优胜劣汰。市场经济中的书法家当然要卖字,正常的书法市场应该是,写的好的卖的好,写的不好的卖不动,当然有些人虽然字写的不太好,由于他在其他领域具有知名度,字因人贵,所以字也卖的好,但这些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对于成千上万书法家而言,一个正常的市场还是应该按艺术水平决定价位,这就是市场定价上的艺术本位。可是在书协主导的书法管理体制下,这个市场的主流不是艺术本位,而是官本位,按照其在书协内部的职务高低确定价格,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理事等等,从高到低,从一两万到两三千,一个职务一个价,这在圈内人所共知。

别说中国书协,各省书协也基本是官本位定价体制,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新近公布了一份“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润格表”。在这份润格表中,书法家分成五个等级,包括省书协会员、省书协理事、省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主席和中国书协理事。按等级不同,书法每平尺的价格不一样,会员的是300元至500元每平尺,书协主席的达到2000元至3000元每平尺;篆刻价:会员的每字200元至300元,主席的每字1500元至2000元;招牌题字:会员的每字300元,主席的3000元,展标题词:会员的每件1000元,主席的每件6000元。 书法家们经常被邀去参加笔会,他们的润格也是不一样的,会员每次1500元至2000元,理事、副主席、中国书协会员依次递增,到省书协主席达到每次20000元至30000元。

这就是书法市场的官本位定价。我想搞书法的都清楚,尽管书法有高下之分,但由于个人的书体、风格、流派不同,见仁见智,很多时候高下是无法比较的,于右任和沈尹默,难说谁高谁低,无论按职务定价、还是按水平定价,这种定价的本身就不可能非常科学。退一步说,模糊一点,如果书协领导的职务基本是按照艺术水平高低确定的,写的最好的当主席,差一点的当副主席,再差一点的当理事,艺术本位和官本位重合,那么按官本位定价也是相对合理的。可是事实正好相反,书协领导的选拔确定,书协体系里职务的高低基本不是按艺术水平决定的。在书法网站上随便拎出个写过五年八年小青年恐怕都比一半以上中国书协主席副主席写的好,你看一个展览,写的不好的通常就是挂在前面的书协领导的。副主席不说,就是增补理事,也不按艺术水平确定。2008年中国书协五届四次理事会增补了新的理事,他们是陈绍基、黎晶、张陆一、李纯博、毛国典、孙峰、戴跃。这七个人中,有两三个人的名字多数人都没听说过吧。

马克思说,看事情要抓主要矛盾,当代书坛,写的好不当官卖不了钱,写的不好当官就能卖钱,
能不能当官又和艺术水平无关,这就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当代书坛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下,书法市场变成了劣作充斥的滥市,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书法家在书协的主办的展览中为了入选获奖而牺牲个人的艺术追求,为了捞位置而投机钻营放弃了艺术追求,这必然导致当代艺术水平停滞或降低;老百姓把官员们的劣作当作瑰宝,以为好的书法就是那个样子,于是全民的书法审美水平也在降低。总之,书法的发展一是普及二是提高,现在中国书协这套官本位的体制,无论对书法的普及还是提高都有极大的害处。马克思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书协体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了,必须实行变革。

客观地说,从1981年中国书协成立到本世纪初,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书协对当代书法的复兴是起了很大作用的,就象冶金部、煤炭部、化工部这些专业部委对国民经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一样,这一点必须承认和肯定。但是,本世纪初到现在,书协已经不是过去的书协了,它已经蜕变成一个权力寻租的场所,一个名利场。一些书协的领导,内讧有一套,做事不行,远的不说,就是2008年,书协主办的册页展,草书展,篆刻展,每展必然出丑闻,丑闻越来越丑,居然出现了五个一等奖两个是书协工作人员的大笑话。出丑闻也不要紧,要命的是对所有的丑闻、所有的批评,书协一概不理。八界国展时,面对蔡树农的批评张飙还能回应一下,现在是八锥子扎不出一滴血来,真是老猫床上睡一辈不如一辈,一个机构没人管事,没人负责任,脸皮没有了,荣辱没有了,权威没有了,你说这个协会还能长久吗?

我坚定地认为,中国书协的未来命运不会超过十年。为什么是十年呢?

一方面,市场经济条件下书法的官本位和艺术本位这一对基本矛盾的运行和激化还需要一个过程。举个例子,今天你花一万买主席副主席的字,当宝贝似的存了几年,结果他一下台,字贬值了,原来一万现在卖不了一千,有损失了,你就就明白了,原来按官职高低买字不可靠,不能盲目买书协领导的字,于是书协在你心中的权威就没有了。当全社会的买家多数都受到这样的教训,都开始奔走宣告不再买书协领导的字时,书协的领导职位就不值钱了,书协也就该解体了。这样的过程需要时间,本世纪到现在已经八年,加上未来十年是十八年,在十八年里约有三至四界主席副主席换届,也就是说能给人们三至四次贬值教训,事不过三,十年之后,应该能够完成全社会的醒悟,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另一方面,当不上书协领导的书法家,也得卖字,也得活着呀,怎么办,另起炉灶,另寻靠山,另搭平台,入不了书协咱入西泠,当不了理事咱当教授,上不了书协的《中国书法》咱上上海的《书法》,不能靠书协出名我就靠批书协出名,你书协不推我当大家我就自己炒成大家,最直接的是告诉买家,“买一些书协领导的字会贬值,不能买”-------这一切行为的目的不一定是针对书协的,但客观效果有一个,降低书协的影响,扩大自己的影响。大家想想,中国几万书法家,除了几十上百个人能当书协领导的以外,百分之九十九的书法家都在宣传自己降低书协影响的事情,这些人再折腾十年时间,要命吧!这个过程其实和民营企业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一样,起作用的就是那只无形的巨手——市场。

写到这里,会有的朋友反感,你书呆子文章谈的都是卖字,都是钱,难道我们写书法都是为了钱吗?我想这个问题不该问我,最好是略备水酒喝个七八层后,问问那些投稿的、参展的、当会员的、做理事的:“说实话你心里想不想卖字?”

最后我想说的是,书协、美协的命运是和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进程相连的。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书法美术这些文化艺术的事情,除了与意识形态略微有些关联外,对国计民生基本无足轻重,当经济政治改革进行到一定的阶段,文化艺术领域的改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们应该看到,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国家越来越强大,社会越来越进步,改革进程越来越快,十年之后,中国书协、美协应该会象冶金部、煤炭部、化工部那样退出历史的舞台。

你不信,我可以
和你打个十年之赌。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4: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说:预言果真将要成真?!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4: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去行政化:足协已经开始,那书协还会很远吗?!
http://www.zgsf.com.cn/forum.php ... 0&fromuid=18356


发表于 2015-8-17 15: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之后,我们都老了,老的也许不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5: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践宇 发表于 2015-8-17 15:35
十年之后,我们都老了,老的也许不在了

O(∩_∩)O哈哈~十年应从09年算起,已经过去近六年。如果说“八年之赌",再过两年就到期了{:1_4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2 17:48 , Processed in 0.1595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