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本科阶段教学的若干现状及分析
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 朱圭铭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有些学者将现代意义上的书法教育追溯到上个世纪初的两江师范学堂、上海美专、国立艺专及北平美专等,若以此观照,书法高等教育实已走过近百年左右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于六十年代初率先设置书法本科专业,又开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之先河,标志着书法专业教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体制下正式走向独立,堪谓功莫大焉!而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高等教育及时代文化复兴的步伐,书法高等教育亦稳步前进,渐次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梯次分明的教学体系,许多高等院校在书法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而突出的成果,初步实现了书法作为独立学科的基础和条件。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更是通过新的议案,使艺术学脱离文学门类,成为高等教育的第13个学科门类,美术学上升为一级学科,书法亦藉此与中国画并列成为美术学下的二级学科。这一重大举措,可谓为高等书法教育开辟了更为广阔的未来。
毋庸讳言,书法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属于专业基础教学阶段,实质上承担着承下启上的重要作用,而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则应侧重于书法艺术创作、史论、文献、收藏、鉴赏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教育。目前,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开设有书法本科专业的学校已达数十所之多,而书法专业本科阶段的教育亦是书法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问题较为突出且非常复杂的一个环节。笔者通过近十年的高等书法教学实践以及比较广泛的调查了解,认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科前教育即中小学书法基础教育与大学专业教育的严重脱节,与上世纪八、九十代相比,生源质量下在滑。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严重缺失是当前教育体制环境下不可回避的客观现象,而与之相对应的书法专业教育在高等院校中蔚为风气的快速发展,两者之间的发展反差较大,不够平衡。当下考取高校书法专业的学生,大多为应试背景下突击训练的投机者。这些考生更多是看到艺术类的文化科录取分数约比普通文理科本科线要低许多,他们书法基础知识、传统文化素养甚至对书法的兴趣都严重不足,进而给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带来一定程度的困扰和难度。例如暨南大学艺术学院招生考试设置了书画常识一科,每年的大多数考生于该科考试成绩皆非常不理想,能及格者寥寥无几,考生答题往往令人啼笑皆非,此可谓最能说明这一方面的问题。我校还曾在2012年试图通过提高高考语文的单科分数要求来选取有文化素质相对较好的专业考生,结果是很多考生都达不到要求,致使当年很多考生不能达标,隔年只好又放弃这一限制。
2、不同高校之间书法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的差异性较大,专业建设混乱。书法高等教育本应是培养专业化的书法人才,其中应包括书法家、书法理论研究者、书法教育工作者等等,这些要求显然又非本科教育阶段即能解决的事情,但是,本科阶段既然作为专业教学的基础环节,很多方面的教学又应不同程度地有所涉及,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夯好基石。有学者粗略把当前高等书法专业教学思路和培养目标分为文化系列和艺术系列,而实质上,依笔者之调查了解,不管哪个系列的书法专业教学,各自在课程设置方面皆不够严谨,比较混乱。个中原因,既有各个院校师资条件存在差异所致,亦有学科带头人或教学目标制订者个人认识的局限。笔者曾统计过全国约二十所书法本科课程,在教学体系、课程安排的时序等方面绝没有两所高校之间是完全相同的,此亦最能反应书法学科的建设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书法专业教育尚缺乏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和培养目标,甚至包括考试办法和标准。因此,书法学科本科阶段教学目标统一、课程设置的规范化,应是当下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
3、师资队伍的水平问题。师资问题是高等书法教育的另一个关键所在,近几十年的书法专业教育为高等院校亦培养输送了较多的专业人才,这些人往往有比较高的实践、教学与研究水平,从目前众多高校的书法师资结构看,大体比较合理,但在部分高校仍有明显的不足之处。有的学校既有师资在艺术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水平不高,技法课和创作实践课很少动笔给学生示范,对书法本体的认识缺乏深度,理论课讲授也是人云亦云,讲不出个所以然来,然由于其仍占据岗位,致使学校无法引进更优秀的专业人才;还有的学校盲目扩招生源,致使师资力量缺乏,于是临时聘请社会上的书法家来授课, 教学质量得不到充分保证,更有甚者,所请之人亦水平不高,本不足以胜任高校书法专业教学,遂有误人子弟之嫌。
4、书法专业教材的使用问题。如今高等书法教育的教材品类繁多,但高质量的、能够被大家公认的权威精品教材甚少。由于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学科建设尚欠系统性、规范性,各个高等院校因教学师资艺术与学术个性趣尚的差异,个性化教学的现象比较突出,体现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则存在着明显的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等情况。
5、书法技法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书法技法教学是本科阶段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里往往占据比较大的比重,换句话说,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教育如若脱离技法实践教学,其他理论形态的教学恐无异于空中楼阁。艺术教育容易出现个性化教学方式的差异,是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环境下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书法教育当然亦不例外。如若前几年曾有部分专家学者在提出“艺术书法”、“文化书法”的概念,其实这也是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各自不同观念的反映。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精粹,本身富有“多质性”色彩,艺术、文化、视觉、抽象、具象等各种特性兼具,我们当代人如果以任何单一的附加概念去修饰书法,并以之界定其属性,则都很单薄且不对的,书法就是书法!高等书法本科阶段的教学,在不忽视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更多应着眼于共性特征的教学,以研习古代名家的经典作品为主,正确认识传统。在具体技法训练方面,学生容易模仿老师可能无法避免,但也要鼓励学生多读古代史论原著,多研究古人,学会独立分析与理解。另外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关注的就是,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教育,不应受当代展览文化的太多干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展览让学生了解书法艺术在当下的发展趋势和概况,但不能受其影响太多,教学过程中更多的还应注重让学生对书法艺术本体的各种文化特征有比较理性的认识。陈忠康前不久发表了学习书法不能以参加展览为目的,这一观点为书法界许多人所认同。我亦曾对一个屡屡在“国展”中获奖的青年书家说过,其在书法方面的创作方法可能适合应对当前的展览文化,但我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绝不会也无法采用。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的书法专业教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师资、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已形成相对较为完善和成熟的体系,教学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学科建设方面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当下以及未来的高等院校书法教育工作者们进一步不懈努力,唯有如此,方能提高书法专业在现代高等教育学科体制下的地位。
2014年5月于羊城暨南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