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75|回复: 0

狐言乱语NO6:从用笔如时装show说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 19: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笔法历来神秘。笔触纸,奄忽即过,追述分析,挂一漏万。平时多三言两语,不着边际,终于成了神秘兮兮。

常见人拿筷子喻用笔,两者确实极多相通。为了夹到那快肥肉,做出下意识的姿势,姿势如何没空理会,赶紧塞进流口水的嘴巴;为了写出某种效果,刻意变换笔毫或姿势,虽即瞬间,绝不含糊。由此可见,拿筷子较随意,用笔稍刻意。夸张点说,用笔更像时装表演,每走一步都有规可循,大意不得。

信奉拿筷子论者,用笔无不“自然”,结果往往把该知道的蒙蔽含糊了,自己不知所以然了。须像时装表演,时不时下意识的show一把,从此明道理,知分寸,得自在。show过之后,才真正理解自然,理解“筷子”。

如此随意、刻意兼之,用笔至少包含三大内容:笔理、笔法、笔意。《容斋随笔》曾记东坡作诗“不与人同”,我追慕莫及。好在论用笔不是做诗,重经验而不必“创新”,因此下文若有拾人牙慧处,恰说明所见略同,所言不谬。

随便拿笔,随意书写,点画形状随即出现,笔毫转向随机呈现,这就是基本的笔理,也可谓拿筷子之理,自然之理。在此基础上,各人刻意调遣控制,后人总结出种种技巧,就可谓人工之理。自然之理是带壳之谷,人工之理已去壳成米——哪里需要圆一点、方一点、粗一点、细一点,枯一点、润一点,非人工不可。人工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是高度的“自然”。

无论自然或人工,笔理又都与工具材料密切相关,狼毫、羊毫、生纸、熟纸,品性不同,行状自异,无须赘述。

综合自然和人工之理,总结出各种技巧,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笔法”。技巧五花百门,不一而足。什么绞笔、顺笔、切笔、摆笔、衄笔、翻笔、抢笔、蹲笔、掠笔、趯笔、驻笔、顿笔、提笔、按笔、逆笔、转笔、折笔、衅扭、中锋、侧锋,等等,名目繁杂,更何况每写一笔,都存在多种写法。不过这些伎俩,若在练习中仔细体会,找一两本字帖及书论琢磨几遍,逐渐也能理解七八,这里照旧不啰嗦。我感兴趣的是另外的两点,它们能拾零为整,对基本的技巧进行组织和变化。

一、顺逆

顺逆显然难以概括用笔。它们是一种辩证关系,宏观指引,在很多细节面前失之笼统,然而绝不妨碍它们的重要地位。下面试举例:

例如写竖钩——中锋直下,到钩时顺锋(中锋)出之,笔走外沿,是谓顺(图1);或略侧锋而下,到钩时翻折出之,是谓逆(图2)。

图1、2:
167327  167328

例如写一横,平动可谓顺(图3),摆动可谓逆。祝允明写这一横,似先把笔倾斜,笔腹落纸,然后迅速渐行渐起,逆(图4)。

图3、4:
167329  167330



例如写横折,于右任中锋顺接(图5);祝枝山换锋逆接(图6)。  

图5、6:
167331  167332

例如写三竖,第二竖逆接,第三竖顺接(图7)。
167333


例如写一竖的起笔,切笔然后笔毫略扭转而下,逆(图8);或直落笔后略调整即下,顺(图9)。

图8、9:
167334  167335


例如写环转,张旭顺转(图10),黄庭坚逆转(图11)。

图10、11:
167336  167337


如上所举,顺逆原理几乎涵盖了用笔的变化规律。这不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非此即彼。而是顺水推舟,或逆风行船,平正与险绝兼之。顺逆本身有主次关系。从笔与纸摩擦的角度看,是以逆为主,顺为辅。从转折的方圆看,是以顺为主,逆为辅。从中侧锋的运用看,也是以顺为主,逆为辅。《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引《九州春秋》记载:(庞)统说(刘)备日:“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文中有个“逆取顺守”。逆取,武力夺取,权宜之计;顺守,武力夺取之后,为遮掩“失信”,施以恩惠,收买人心。这里也是以顺为主,逆为辅,与用笔的中侧锋的关系一致。侧锋相当于探路的敢死队,中锋是杀敌的主力军。如张瑞图、杨维桢诸辈,以逆横行,从历史的角度看,正是充当点缀的角色。二王、张旭、颜真卿、怀素、米芾、王铎等圆转的才能唱主角。

二、轨迹

行笔轨迹照旧逃不出顺逆原理的如来大掌,独立名目,只为表述方便。出兵打仗,水陆并进,这可谓顺逆并用。水中陆上,具体的路线怎样走,便是轨迹。有笔画本身的轨迹,有笔画之间的轨迹。例如通常说的藏头护尾,三过其笔,成S状,与太极原理相通,便是笔画本身重要的行笔轨迹(图12)。

图12:
167338

通过分析图13的四种提手旁,笔画之间的行笔轨迹则可清晰明了。A上和下都绕一圈。B上和下都不绕圈。C上部绕圈,下部顺笔而过。D上部顺笔而过,下部绕圈。在使用频率上,纵观书法史,A、C居多,B次之,D较少。绕圈或不绕圈,两种手法循环交替使用,派生出丰富的变化,可谓行草书行笔的内在规律(绕圈同时也是转中锋的办法之一)。

图13:
167339

绕圈还分实绕和虚绕。实绕看得见连带线;或上一笔写完后,轻提然后继续顺势连接下一笔(如图13-A的上部)。虚绕看不见连带线,只存在两段独立的笔画,但暗藏绕的动作。历来以虚绕和不见连带线的实绕为主,因连带线过多易拖沓、见俗。张旭曾考颜真卿,说:“密谓际,子知之乎?”大意是:两笔出入交接之际,要密,你知道为什么吗?两笔距离近,顺势筑锋相接,便往往形成不见连带线的实绕,密。

绕圈与否,通过简单的笔画形状即可判断。如A的竖和提都分明重新起笔了,属间接呼应关系(绕);B的竖和提则是顺势而过,属明显的直接呼应关系(不绕)。

懂得行笔轨迹原理,可解决书写过程中犹疑不决、踌躇不前、阻碍气脉畅通的局面。

如此,知各种技巧,通顺逆、轨迹原理,虽用笔千变万化,也能像打仗一般,占据一点,控制一片。

然而,以上技巧,很容易将用笔停留于刻画表面的点画形状上,从而丧失更重要的点画质量——笔意。《说文解字》说:“词,意内而言外也”,诗词重言外之意,用笔求形外之意——一概的形而上,虚的,道。通过一定的速度和力度,使点画产生节奏感、书写感,出现椎画沙、印印泥等力透纸背的效果,形成禅乎佛也等等意境,或能走上正“道”。

速度决非指快速,也可以是慢速。快能刚狠,慢得韵致,关键要有主调,以快为主,或以慢为主。主次生节奏。力度这里指手挥运用力的大小。一般如用力大,行笔速度也会相对快一些,成正比关系。而究竟需用多大的力,因字而异,因人而异。你理想中的线条质量如何,将决定你的用力和速度。

因此,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速度力度等又都成了形而下的——它们还是技巧、手段。正真的笔意,只来自人的胸臆。在胸中自由生发、呼吸,一切的速度和力度,只好比人的喜怒哀乐,因情而来,因势而去。石开说书法是人的心电图。书法确实只忠实反映人的心跳,反之就虚伪,装腔作势,花架子。什么气势呀,文雅呀,境界呀,都是在胸中自然长出来的——好久不照镜子,今天一看,咦,脸上怎么又多了几颗痣!
图1.jpg
图2.jpg
图3.jpg
图4.jpg
图5.jpg
图6.jpg
图7.jpg
图8.jpg
图9.jpg
图10.jpg
图11.jpg
图12.jpg
图1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6 08:57 , Processed in 0.28256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