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95|回复: 1

关于文怀沙,我的八点意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3 19: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文怀沙,我的八点意见

第一,李辉及李辉们的质疑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还原历史真相,追求历史本真,这无可厚非。文怀沙的回应也是有道理的。各自干各自的事,不必厚此薄彼,亦不必厚彼薄此。文怀沙可爱,忽悠得可爱;李辉严谨,严谨得苛刻。
第二,文怀沙是个文人,而且是个有高才的文人,但不是严谨的学者。所以,他能口若悬河,才情万丈,征服一大片粉丝和美女,但却难征服真正的学者。因他不是严谨的学者,所以没有多少系统的真正有价值的学术造诣和专著,故很难得到学界的真正认可。但他有学问。才高于学。他是个分裂的人。
第三,文怀沙的风流韵事,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但或多或少肯定有。有些风流韵事,是他自己说的编造的,那是他自己为了快活而说的,自娱自乐,这种心态很好,千万别当回事。至于有些真的风流韵事,更不要当回事,因为文人自古风流。当然,风流归风流,如果因为风流而有违法律,比如强奸、诱奸之类,那么这就有问题了。作风是作风,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三者虽有联系,但切勿混同。
第四,文怀沙确有其过人之处。但也是个忽悠。大忽悠。忽悠也是本事。就那一张嘴,即便是吹牛,那也非常人所能比。能把牛吹得如此有文化含量,不容易。我要说的是,在这个社会混,尤其是在这个圈子混,每个人,多少都有一些忽悠,见怪不怪。
第五,既然我说文怀沙有忽悠,那么,我也相信,李辉所说的那些历史问题,对文而言,应当是存在的。其实像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了。比如虚报个年龄、谎称自己是某某大师的弟子等等,当然,还有些仅仅是因为有间接的师承关系,便说某某大师是自己的老师。这样的例子在当代书画界实在是家常便饭。比如,假如我去北大听过季羡林先生的课,哪怕是选修的课,我就可能会在简历中写我是季羡林先生的弟子。而事实是,季羡林根本不认识我。这些履历造假,有些是因客观原因,有些是因名利之所需。若是因客观原因,或可原谅,若是因名利之所需,绝对要批评。
第六,我不同意一些人所说的,因文怀沙是老人就要原谅他(当然前提是他肯定有历史问题)。有问题就是有问题,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就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如果说因为他是老人,或者是文化名人,或者是位高权重的人就原谅他,那这不是太可笑了吗?历史终究是历史。历史是大家共同构成的历史,是精英和平民共同的历史,当然也是老年人和年轻人共同构成的历史,怎么会因为老人有问题就宽容呢?尊老爱幼这是各历史传统,但这个历史传统和一个老人犯了错有什么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呢?毫无!历史终究是在真实基础之上累积起来的。如果历史的确有让人质疑的地方,的确有问题,那么还原历史的真相岂不是更好?就这一点来说,虽然文怀沙更可爱,但我觉得李辉更让人尊敬。他比老人还值得让人尊重!
第七,根据我如上所诉,文有大才,有文人风范,但无学者风骨。一褒一贬。但褒贬不可互相抵消。既然有文才无学者风骨,那么称为“国学大师”是万万不可的。否认他不是国学大师,并不等于就否认了他这个人,也并不等于否认了他在楚辞研究及其他古典文化艺术上的其他造诣。这是两码事。
第八,一个画家朋友(为了避免麻烦,暂不提这位朋友的名)曾带我采访过文怀沙,当时在场的人也很多。现在他也早记不得我了呵呵。但他给我的切身印象是很好的,有些言辞和观点的确很经典,世间有如怀沙者,寥矣。
我个人和他谈不上交往,也和他没有任何恩怨,更不会恶意吹捧他,恶意谩骂他、攻击他。我之所说,完全是个人意见。
发表于 2009-2-26 23: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著名书法家、哲学家、发明家、法学家李泽江
在此公开文怀沙事件制造者李辉的秘密:

李辉自暴攻击文怀沙的起因缘于李冬冬的瞎话。
李冬冬传言帅哥文怀沙曾给女画家郁风当个模特儿,
李辉在自己写的郁风传里对此重要事项已无记载而恼羞成怒,
李辉又把恼羞成怒的原因归结为此事有损其“塑造传记”里的郁风形象,
便对文怀沙破口大骂并写下“王八蛋”三字,
李辉及其幕僚经过两个月的谋划,
李辉就与北京晚报同流制造了“炮打文怀沙”事件。
如是而已!

试问:即使曾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的郁风生前画过文怀沙裸体又能说明什么?
答: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由此不难看出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编辑、传记作家李辉先生之本质:
1、平生不懂文艺;
2、所写传记不实;
3、心胸十分狭窄;
4、沽名钓誉心切;
5、终归身败名裂。


更值得一提的是:
近日,几个思想僵化的老专家,
在接受某些小媒体采访炒作时,
大谈对文怀沙在文革及前期的所谓看法,
还列举一些难以佐证的“故事情节”,
唤起广大不明真相的纯真网民万炮齐发,
足以让老有上进的文怀沙瞬间灰飞烟灭!

这充分暴露出我国老知识分子当年的压抑心情,
并与文怀沙被平反后近二十年的显著进步,
形成强烈对比与两极反差。
这是急进文怀沙的悲剧,
更是当今国人徘徊的悲剧!


在文革末期,政治背景复杂,文怀沙仍被关押。
文人骚客话语滑稽,“妄人”辈出,
王德厚、沈雁冰老人也不应该例外,
眼下的钱理群、郭建勋等老专家也如此,
有倚“顺应网民”,“抬高自己”之嫌。

对文怀沙的城南旧事,
结论应以中共党组织作出的为准,
应相信胡耀邦等中共高层的决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5-4-11 07:26 , Processed in 0.2512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