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604|回复: 2

对话徐寒;沉潜与提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7 21: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
丁亥岁暮,诸友聚会徐寒先生宅一卜编者按:
。饮酒闲聊间有些话题似有些意义。《中国画品学术版》编辑小记一二,现刊发以飧读者。(徐=徐寒先生;刘=刘洪郡;谢=谢权熠)

沉潜与提升

谢:去年艺术市场的一度起伏,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表面的繁荣与背后的操控在掏取人们金钱的游戏中,很多规则变得疲软无力。这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和超然的认识。

徐:现在,好像大家的感觉都比较良好,大师满天飞,大家满地是,这艺术和市场都似乎一派繁荣。但我们要冷静地思考一下,其中究竟有多少作品能沉潜下来?能经得住历史的评判?其实,这种繁荣背后往往是虚弱与苍白。我们最好少说或者不要说什么大师大家的,堪称大家大师的、名符其实的究竟有多少?我看少见,甚至难见了。我们最好能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精神世界里能活得充实一些、真诚一些、自由一些、轻松一些,也相当不容易了。

刘:什么时代产生什么时代的大师。元四家、吴门四家、清四僧,都是在承继传统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因着时代际遇而造就的。现代也会出现大师,只是媒体愈来愈变得不负责任,迷惑了不少眼睛。

徐:宣传或者说炒作,可能浮一时之名,得一时之利。但大师大家却绝不是靠宣传和炒作出来的;也不是什么组织培养出来的;也不是什么机构任命加封的。它是由其影响深远的艺术观念、艺术识见、艺术思想、艺术实践和个性鲜明的作品,能包前孕后、承前启后而垂范历史的。古人论书,皆及平生。他们的艺术作品和艺术行为可以说几乎概括了或者说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它的时代;反映了它对人生社会独特的观察、体验、认识。作品反映了作者本身,或者说作者借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人生、反映人生、创造出独特的、新的艺术审美范式。历史上成为大师的人,都是有着非凡的经历、阅历的,而苦难经历无疑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当然,不是说人人都去人为的要去经历苦难,但至少应该对苦难的经历要有着深刻地认识。非此,对社会对人生难有深刻的和切肤的体验和认识。

刘:搞艺术是一种贵族的或者说是精神的游戏。现在是有了厚实的经济基础也才能玩得更高级。看当代艺术拍卖场上如此火爆,书画家们做梦都没想到他们竟也像明星般一拍成名,而且身价翻了上千倍。索性者,马上辞去公职,以艺术来养艺术,进一步诠释了自由的艺术精神。但幸运者毕竟是少数。

徐:一方面,书画家的劳动要在市场中得到价值体现,或者说要通过市场以获得生存和艺术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比较起来,我国的艺术品市场化程度和条件远不成熟。当书画艺术品进入市场后,那只“看不见的手”,往往搞得人意慌乱,不知所措。于是,对于当前在书画市场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如艺术价值的误读与背离、审美标准的畸变与错位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去认识、去研究、去学习。当然超脱一些,保持一定距离,清醒一下头脑,更能把这书画界的“烦忧”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但是,我们也不要把艺术和金钱完全对立起来,不承认艺术的商品化问题。其实,艺术与金钱并非不能结合。我坚持认为,在商品社会里,金钱无疑可以为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提供一个经济基础。在政治专制社会,就算你有钱,当权者还是可以削夺你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但在商品社会里,钱成了普遍的等价物,可以买到生存的必须的一切。因此,你可以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而拒绝别人的强制、威胁和利诱;可以摆脱仰人鼻息、端人家饭碗听人家使唤的屈辱地位,最起码可以保持沉默而不至于失去生存的权利和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以来,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上的巨大变革和人的思维和观念的变化,无论现在还存在什么问题,总体上说,是有了一种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因此,我也坚持认为,应当提倡艺术家在潜心于艺术创作的同时,也不要轻视、藐视商品经济。而应当勇敢地投身到市场中去,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清除自己身上的种种弱点和劣根性,在市场经济中去改变自己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形象、角色、地位,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并在此基础上真正成为社会的良知,为现代社会奠定精神基础。当然,不见得有所成就的文化名人都是经过商的知识分子,但如果没有知识分子这个社会阶层从整体上进入市场经济,则难以产生这个时代的文化巨人和艺术巨匠。

谢:所以,我们现在真正的大师巨匠还没有出现。况且,大师现在的判断也有这样说法的。现在的一流也许是将来的二流;现在的二流也许是将来真正的大师。对当代产生一定的影响,至于对后来是不是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未知的。现在的大师我们看不出的。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独到的清醒的眼光。比如清代张昭,康有为说他是国朝帖学的一个代表人物。但是,事过境迁,他的角色逐渐退居,当时的二流、三流远远超过了他。

徐:现在,衡量书画作品的价值,人们还多以官衔、官位、官价为主要标准。有的是又要做大师,执艺术之牛耳;又要做政客,位尊而多金,可谓风光无限,上下圆通,八面风光。但我认为这些终难成为真正的艺术大师。一件作品的价值,我认为最终也是靠思想支撑的,思想是价值之终极。我们只有创作出有别于他人、古人,而独具思想艺术性的作品,才能使我们本身长存。靠官位保不住,靠几次活动也保不住,靠什么耀眼的标签也保不住。靠“官场面膜”和“文化面膜”也不能长久。要知道,艺术家的存在,只能以作品来衡量。同时,要真正认识艺术家的价值、艺术作品的价值,往往还需要一个过程,甚至反复的过程,也就是需要历史的评判。历史给予一个人的定位,到人们都清醒的时候,基本上是公平的、客观的了。

刘:2007年油画市场火热程度高于国画市场。是人们对国画审美疲劳?是国画市场秩序不好管理?赝品次品太多?整体,当代国画家在拍卖场上的所谓精品之作不是太吸引眼球了。一幅作品上有多少内涵取决于画家本人能否甘心沉潜,刻苦的时日,创新的勇气和实力。

徐:油画对于表现重大的历史题材内容确实有着自身的优势,而油画市场近年也日渐火热。反观中国书画市场,却冷清了许多。我倒不认为是人们是对国画审美疲劳。火热了那么多年,冷上二年未必是坏事,这会促使人们冷静地、更深层次去多思考一些问题。中国书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它发展到今天,每个时代都有着每个时代的辉煌。但今天似乎像古代书画那样“笔精墨妙”的作品少之又少。“笔墨当随时代”,而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性作品和笔墨语言似乎也很难深入人心。是否成为经典似乎还待历史去进一步评价。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在经济浪潮推动下,一方面物质财富的积累和膨胀,外界变化快,诱惑太多,往往使人们变得浮躁,很难沉潜下来,认真学点东西。作为个体存在的人,身上的属性愈来愈多,最根本的自然、朴素的属性却在渐渐消弱。现在的书画市场为了谋利,可以说现在招法叠出,眼花缭乱,这书画市场也是显得很混乱。要寻找发现一个真正的具有价值的艺术品并非易事,稍不留意往往还会上当受骗。几年热炒,上当吃亏的还真不少。这确实需要冷静一点了。我倒是希望,无论是艺术家本身,还是收藏者,需要认真地清醒一下认识,长长见识,增加点审美的鉴赏力。是聪明人还需下点笨功夫才是,而沉潜得越深,用功越大,今后提升的质量与力度也才会经得住考验。

刘:画画是一艰辛的事情,一笔下去个中微妙与体会自有分晓,道行有多少是瞒不过行家的眼睛的。所以,不必讨巧。题材方面,也并不是多么花哨就显得功力强劲。思想、格调最见水平。厚道做人,踏实为艺,谦虚和雅,奇思开阔。把画画当作生命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有言不尽的快活。

徐:几千年来,传统深厚的积淀让我们享用不尽。以艺载道,艺术形式、种类、题材很多,最契合我们心性情愫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虚荣,不要贪多。艺术进取的路上切勿急功近利,那些靠集训等方法指望速成的东西往往是站不住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讲过一段很发人深省的人生体验,讲的是:阿尔卑斯山谷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阿尔卑斯山谷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驶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真的是这样,应当:“慢慢走,欣赏啊!”在我看来,这人生这艺术创作的过程可远比目标重要和美丽。

谢:今天所谈的话题很多,也很有意思。《中国画品》杂志不妨将今天聊天谈话的内容整理一下,发表一点。应该对大家有所启发。希望《中国画品》在来年越办越好。
发表于 2010-2-23 22: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gif88::gif ::gif88::gif
发表于 2010-2-23 22:44:14 | 显示全部楼层
::gif88::gif ::gif88::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3 02:26 , Processed in 0.2773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