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12|回复: 8

白靖夫专访-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三十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 09: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靖夫专访-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三十期]2007年3月26日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9: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靖夫专访-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三十期]

37278
`
                       妙笔绘云水 潇洒看人生
                              ——访著名山水画家白靖夫
`
    白靖夫,1943年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专业美术展览并获奖。1989年以来曾先后赴法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毛里求斯及中国香港等地举办个人画展,颇获好评。作品为人民大会堂、美术馆等收藏。出版有《白靖夫画集》、《白靖夫山水集》、《白靖夫彩色山水技法解析》。
`
    拿起画笔恣肆挥洒,端起酒杯来开怀畅饮,说起话来直来直去,为人处事爱憎分明。有人说他是大侠,有人说他像大炮。在这个是非越来越模糊的社会里,白靖夫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名震东北的白先生退休后迁居北京,记者近日来到京城西郊一小区,和他面对面。
`
英雄问出处
    1943年,白靖夫出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从识文断字、爱好书画的母亲那里,他受到了最初的美术教育。泰来是全国有名的画乡,散落在全国的职业画家就有三十多人,著名画家刘春华、吴团良、侯国良和张冠哲等皆出自泰来县。白靖夫说自己对绘画的热爱是骨子里带来的、顺其自然的事。
    1961年是困难时期,全国许多美术院校包括中央美院、鲁迅美术学院都不招生,但白靖夫还是考进了哈尔滨艺术学院的油画系。他爱油画丰富的色彩和神秘的光感,在他看来,那简直就是绚烂而又捉摸不定的人生。四年之后,他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农业展览馆,平时负责展览设计,业余时间就画些插图、连环画,收入还挺丰厚的。但他并不满足,一心想做一名专业画家。197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调入省群众艺术馆做起了专业画家,从那时起,直到退休,他再没有离开过这个岗位,他说,只要能让我画画,其他没什么可挑的。
    在哈尔滨艺术学院,他学的是油画,直到今天,他最喜欢的依然是油画。但他坦言,自己是在中国画中找到自我的,自己的性情更适合中国画。这倒有点儿像婚姻,你最喜欢的未必就是最适合你的。
`
侠客四海行
    正是由于对中国画的热爱,白靖夫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是那么执著,并一次次给我们带来惊喜。捧读靖夫先生的画集,徜徉于他营造的彩墨天地,顿时被他笔下那山峦叠嶂,云海翻涌,瀑飞林啸的自然风神所震慑。恍然间,似乎看到了神烁清癯,寡言内敛的靖夫先生在山川云海间孤独求索的背影。
    心纳百川,情寄四海。他用笔墨讴歌天地之美,醉心于祖国大好河山,常年忘情于山水之间。不光是白山黑水——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让他流连忘返,黄山、华山、武夷山、黔东南……都留下了他写生的足迹。
    1980年,省群艺馆组织画家去黄山写生,大大咧咧的白靖夫把车票忘在家里,误了时间落了单。第三天,他独自一人前往皖南。当时正值4月中旬,黄山阴雨连绵,云雾缭绕,人迹罕见,他说看见人都有些害怕,在悬崖边避雨差点滑跌下去。但却是画家写生的好机会,他在北海宾馆安营扎寨,每天怀揣几个茶叶蛋,步行数公里到西海写生。20天苦行僧式生活,换来两大本珍贵速写。
`
借古以开今
    “借古以开今”是清代山水大家石涛话语录中的精辟之言,实质就是为传统开辟新的领域。继承创新,中西融合,白靖夫多年来苦苦求索。     
    他双管齐下,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西方,把西方的“素描造型”、“平面构成”、“色调处理”、“空间透视”规律,甚至于把“原始造型”、“行动派泼彩”等手法融进自己的作品中,致力于现代与古典的相沟通,中西方法的相交融。在不断回归传统、又不断突破传统的过程中,引进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特殊表现手段,“为我所用”,加以改造、转化。
    传统的山水画,一定要从实处、近处画起,要依照先勾、后填、再染的程序;而他,偏从虚处、远处画起,而且是边勾、边填、边染;传统的山水画,都是用“留白”空出、烘托出云水和天空来;而他,偏要把云水、天空画出来,因为那样才会空灵,才是自己的创造。
    著名评论家贾德江先生对白靖夫赞道:笔精、墨妙,色调清润,大气磅礴,华滋浑厚,苍秀天成。其格局布陈近乎宋人,层峦叠嶂,骨体坚实,烟波浩渺,气韵飞动;其笔墨变化远胜元人,丘壑错综雄奇,植被丰茂多变,仿佛有一种精神闪耀在云蒸霞蔚之中。画中处处可见古人的笔法、墨法,有范宽的雄峻、王蒙的茂密、石奚谷的粗头乱服、石涛的纵横恣肆,也有黄宾虹的含浑无尽、张大干的彩墨辉映、陆俨少的缭绕萦回。然而,这一切又都若有若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们早已被白靖夫的大手笔包孕其中并脱胎换骨,感觉到的却处处是弥漫于河山大地中的一片深情,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借古开今”的新风貌。
`
潇洒走一回
    傅伯庚先生评价白靖夫的画是“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许多人深有同感。实际上,这概括了靖夫先生画作的风貌,同时也是靖夫先生性情的写照。认识他的人都说,靖夫先生为人为事豪爽而潇洒。
    有人把绘画比作生命,而白靖夫却说画画不是自己的全部,生命中还有很多其他精彩的乐章。他认为“笔耕不辍”未必是好事。没有思想和灵感的创作,无异于是磨损生命,耗费时光,所以他绝不每日伏案。但凡得闲就与人对弈,黑白世界可谓泾渭分明,诡谲无常。不仅获得了妙出局外的乐趣,也从中感悟了世间万象的真谛;他爱读书,特别是读史书。他认为不读书会匮乏自己的思想,没有思想的作品不会有生命力;他善豪饮:“酒是五谷之精髓,没有酒又哪有诗,没有诗,画中还何有意境可言?”他的许多大画,常作于微醺之后。半梦半醒,才可挣脱束缚,超凡脱俗,
    豪放不羁的白靖夫也吃了许多粗心大意的亏,忘记车票而晚点、误机是家常便饭。但他仍然“不思悔改”,我行我素。
    哈哈,好一个潇洒的白靖夫。正如傅伯庚先生在《白靖夫彩墨山水》一书的序中所言那样:“一个画家应当既早觉、善醒,又能梦、常醉。早觉、善醒,方能透视人情物理,把握多味人生的真境实相,捕捉多变社会的本质规律;能梦、常醉,方能暂脱世俗,超凡跃进,从而深深坠入艺术和人生的某种妙境之中。”
晨报记者 杨现富/文 佟一博/摄
    拿起画笔恣肆挥洒,端起酒杯来开怀畅饮,说起话来直来直去,为人处事爱憎分明。有人说他是大侠,有人说他像大炮。在这个是非越来越模糊的社会里,白靖夫就显得格外与众不同。名震东北的白先生退休后迁居北京,记者近日来到京城西郊一小区,和他面对面。
`
英雄问出处
    1943年,白靖夫出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从识文断字、爱好书画的母亲那里,他受到了最初的美术教育。泰来是全国有名的画乡,散落在全国的职业画家就有三十多人,著名画家刘春华、吴团良、侯国良和张冠哲等皆出自泰来县。白靖夫说自己对绘画的热爱是骨子里带来的、顺其自然的事。
    1961年是困难时期,全国许多美术院校包括中央美院、鲁迅美术学院都不招生,但白靖夫还是考进了哈尔滨艺术学院的油画系。他爱油画丰富的色彩和神秘的光感,在他看来,那简直就是绚烂而又捉摸不定的人生。四年之后,他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省农业展览馆,平时负责展览设计,业余时间就画些插图、连环画,收入还挺丰厚的。但他并不满足,一心想做一名专业画家。197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调入省群众艺术馆做起了专业画家,从那时起,直到退休,他再没有离开过这个岗位,他说,只要能让我画画,其他没什么可挑的。
    在哈尔滨艺术学院,他学的是油画,直到今天,他最喜欢的依然是油画。但他坦言,自己是在中国画中找到自我的,自己的性情更适合中国画。这倒有点儿像婚姻,你最喜欢的未必就是最适合你的。
`
侠客四海行
    正是由于对中国画的热爱,白靖夫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是那么执著,并一次次给我们带来惊喜。捧读靖夫先生的画集,徜徉于他营造的彩墨天地,顿时被他笔下那山峦叠嶂,云海翻涌,瀑飞林啸的自然风神所震慑。恍然间,似乎看到了神烁清癯,寡言内敛的靖夫先生在山川云海间孤独求索的背影。
    心纳百川,情寄四海。他用笔墨讴歌天地之美,醉心于祖国大好河山,常年忘情于山水之间。不光是白山黑水——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让他流连忘返,黄山、华山、武夷山、黔东南……都留下了他写生的足迹。
    1980年,省群艺馆组织画家去黄山写生,大大咧咧的白靖夫把车票忘在家里,误了时间落了单。第三天,他独自一人前往皖南。当时正值4月中旬,黄山阴雨连绵,云雾缭绕,人迹罕见,他说看见人都有些害怕,在悬崖边避雨差点滑跌下去。但却是画家写生的好机会,他在北海宾馆安营扎寨,每天怀揣几个茶叶蛋,步行数公里到西海写生。20天苦行僧式生活,换来两大本珍贵速写。
`
借古以开今
    “借古以开今”是清代山水大家石涛话语录中的精辟之言,实质就是为传统开辟新的领域。继承创新,中西融合,白靖夫多年来苦苦求索。     
    他双管齐下,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西方,把西方的“素描造型”、“平面构成”、“色调处理”、“空间透视”规律,甚至于把“原始造型”、“行动派泼彩”等手法融进自己的作品中,致力于现代与古典的相沟通,中西方法的相交融。在不断回归传统、又不断突破传统的过程中,引进西方现代艺术中的特殊表现手段,“为我所用”,加以改造、转化。
    传统的山水画,一定要从实处、近处画起,要依照先勾、后填、再染的程序;而他,偏从虚处、远处画起,而且是边勾、边填、边染;传统的山水画,都是用“留白”空出、烘托出云水和天空来;而他,偏要把云水、天空画出来,因为那样才会空灵,才是自己的创造。
    著名评论家贾德江先生对白靖夫赞道:笔精、墨妙,色调清润,大气磅礴,华滋浑厚,苍秀天成。其格局布陈近乎宋人,层峦叠嶂,骨体坚实,烟波浩渺,气韵飞动;其笔墨变化远胜元人,丘壑错综雄奇,植被丰茂多变,仿佛有一种精神闪耀在云蒸霞蔚之中。画中处处可见古人的笔法、墨法,有范宽的雄峻、王蒙的茂密、石奚谷的粗头乱服、石涛的纵横恣肆,也有黄宾虹的含浑无尽、张大干的彩墨辉映、陆俨少的缭绕萦回。然而,这一切又都若有若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它们早已被白靖夫的大手笔包孕其中并脱胎换骨,感觉到的却处处是弥漫于河山大地中的一片深情,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借古开今”的新风貌。
`
潇洒走一回
    傅伯庚先生评价白靖夫的画是“大手笔,大气魄,大境界”,许多人深有同感。实际上,这概括了靖夫先生画作的风貌,同时也是靖夫先生性情的写照。认识他的人都说,靖夫先生为人为事豪爽而潇洒。
    有人把绘画比作生命,而白靖夫却说画画不是自己的全部,生命中还有很多其他精彩的乐章。他认为“笔耕不辍”未必是好事。没有思想和灵感的创作,无异于是磨损生命,耗费时光,所以他绝不每日伏案。但凡得闲就与人对弈,黑白世界可谓泾渭分明,诡谲无常。不仅获得了妙出局外的乐趣,也从中感悟了世间万象的真谛;他爱读书,特别是读史书。他认为不读书会匮乏自己的思想,没有思想的作品不会有生命力;他善豪饮:“酒是五谷之精髓,没有酒又哪有诗,没有诗,画中还何有意境可言?”他的许多大画,常作于微醺之后。半梦半醒,才可挣脱束缚,超凡脱俗,
    豪放不羁的白靖夫也吃了许多粗心大意的亏,忘记车票而晚点、误机是家常便饭。但他仍然“不思悔改”,我行我素。
    哈哈,好一个潇洒的白靖夫。正如傅伯庚先生在《白靖夫彩墨山水》一书的序中所言那样:“一个画家应当既早觉、善醒,又能梦、常醉。早觉、善醒,方能透视人情物理,把握多味人生的真境实相,捕捉多变社会的本质规律;能梦、常醉,方能暂脱世俗,超凡跃进,从而深深坠入艺术和人生的某种妙境之中。”
`
                                  晨报记者 杨现富/文 佟一博/摄

1_117547789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9: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靖夫专访-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三十期]

37279
白靖夫作品《鸟鸣山更幽》 2002年 纸本 68cm×68cm
2_117547823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9: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靖夫专访-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三十期]

37280
白靖夫作品《对弈图》 2000年 纸本 68cm×68cm
3_117547828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9: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靖夫专访-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三十期]

37281
`
                胸中无浊尘 山水传精神
                       ——青年画家曾刚的山水画艺术
`
    曾刚,笔名无为。现为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书画艺术中心副主任,上海鸿瑞兴画院副院长。出版有《曾刚山水画选》、《曾刚彩墨山水画》、《曾刚画云水》、《曾刚画山石》、《曾刚画树木》等。

4_1175478309.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9: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靖夫专访-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三十期]

诸家评说曾刚作品
`
    周韶华(著名画家) 近年来,在对艺术的体认与实践上,曾刚在这方面的悟性有了跳跃式的提高,几乎到了“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的境界。笔落云起,墨到烟生,心灵葱茏,蓬勃生发着宇宙意识,画面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其画境华奕照耀,动人无际,令我点头称是。
`
    尼玛泽仁(中国美协副主席) 曾刚作画,首重气势,次在得法、得意,其画不论小品、巨制,皆浑厚华滋,气势逼人,于雄厚之中蕴藉意蕴。观之若侠客仗剑,风樯阵马,荡气回肠处足以令人扼腕,岂不亦快也哉乎?
`
    王国忠(原上海文史馆馆长) 曾刚所作鸿篇巨幅气势恢弘,笔意姿势,气韵灵动,厚朴细实。画面布局有法度,画笔随处显豪放,山水草木刻意求真,线条色彩巧夺天工。
`
    黄纯尧(著名山水画家) 山水画是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研究后作出赞美和评价。曾刚的速写既忠于对象,又在抓住特点的基础上取舍加工。所谓“外师造化”、“深入生活”就是这件事。
`
    张凤国(新华社高级编辑) 曾刚的绘画给了我一点启示,他继承了传统山水主观寄托于客观的意境创造方式,又突出了主观对客观具有的神韵的认识。也就是,他营造的意境是“我”所体认的客观自然本身所具有的,是“我”对客观美丽的发现与彰显。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9: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靖夫专访-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三十期]

37282
`
                任、吴、齐、黄典藏展正在举办
`
    晨报讯(记者 杨现富)“世纪之风 ——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典藏展”目前正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中期社会转型时期的四位中国画大师,无论是着眼于历史的时代变迁抑或倾听艺术史的自我陈述,他们的艺术都在精神与风格演化的同构中凸显出当下存在的感应与诉求,并最终同汇为强大的艺术文化风向。风气所开,垂范至今。展览将一直持续到5月9日结束。

5_117547885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09: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靖夫专访-北京晨报《翰墨》周刊[第三十期]

37283
`
                  青年美术家新农村采风展举办
`
    晨报讯(记者 杨现富)由文化部青年联合会主办的“中国青年美术家新农村采风画展”,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
    为配合新农村文化建设,2006年6月6日,文化部青联启动了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实地采风、写生创作、展览出版、新闻报道等系列的美术公益活动。百余位青年美术家组成的写生团,按画种分批、分地先后在历时6个月的时间里,分别来到辽宁营口、北京怀柔、河北怀来、浙江慈溪、安徽灵璧、山东桓台、福建南靖等具有绘画典型的市(县)地区写生。展览展出的百余幅作品,每幅作品都饱含了艺术家对新农村变化的激情和感受,内容丰富生动,风格变化多样。艺术家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近几年的新农村变化和发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每幅作品都洋溢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风情特色。整体地显示出当代中国青年美术家的创作实力和精神状态。

6_1175478891.jpg
发表于 2012-7-9 03: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8错8错,支持~~~






















祛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2 21:25 , Processed in 0.3636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