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81|回复: 0

瞎捧该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3 18: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瞎捧该杀
天下学问可分为两类,做人的学问和谋生的学问,象科学技术、经济理论等等等等,这些多数都是谋生的学问,书店里百分之九十的书都是关于谋生的,就象北京中国美术馆后街的财经书店门口原来有一句广告词:这里讲述的是怎样赚钱的故事,后来这个精彩的广告词不知什么原因被拿掉了,我惋惜到今天。
关于做人学问的书也不少,什么人性的弱点,什么生命的误区等等,这些都是作者和出版商通过写做人方法而为自己谋生的书,写作动机都不纯,还能有多少教化价值?还有一类关于做人学问的书是中小学德育教材,这类书不能说全无作用,但忙着考重点的孩子们肯定对德育课不太感冒。
我认为关于做人学问的最好教材就是经典儿歌和儿童故事。这些历经千百年的儿歌和故事几乎能够囊括了全部的人生至理。吾日三省吾身,呆子没事儿时的一大爱好就是听儿歌,找童年的感觉,获得人生的启示。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以为呆子在胡扯,儿歌、儿童故事与书法有什么关系呀?当然有关系,不信我把刚从录音机里听的故事讲给你听:
一个瘸一条腿瞎一只眼睛的国王请人给他画像,第一个画家如实把他画得又瘸又瞎,被他一怒杀头了,第二个画家吸取教训把他画成不瘸不瞎的英俊国王,也被他砍头了,第三个画家非常聪明,他画的国王骑在马上闭上那只瞎眼瞄准射箭,把瞎和瘸的残疾都巧妙地掩盖了,结果获得了很多的赏赐。
这个故事的内涵太深刻了,深刻得让我怀疑把他讲给几岁的儿童听是不是合适,他们的智力和阅历有没有达到能够理解这篇寓言的程度。
不愿意把自己的丑陋一面展示给公众,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古今同理,斯大林不是为了增加自己身高而穿高跟鞋,并且在与来宾合影时,在快门按下的一瞬间向前移半步,以显得高一些吗?只不过一旦被画家揭了丑就砍掉人的脑袋,就有点儿过分了,但在古代社会君主具有生杀予夺的无上权力,随便砍个脑袋也不奇怪。但不顾事实瞎吹捧的人也被砍了脑袋就奇怪了,我想了半天,终于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相貌的丑陋、身体的残疾固然有损于观瞻,但那是客观存在的,属于自然灾害,并不能上升到人的品格层次,而对虚假吹捧的接受与否则涉及人的品行了,而对一个万民之主来讲,品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的威望,一个身体残疾但品德高尚的人反而更能引起人的敬仰,而身体健全但德行低下的人却往往被人当作衣冠禽兽予以唾弃。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拍马的画家固然主观上不一定有什么恶意,但他的拍马行为一旦被国王接受却可能客观上陷国王于不义,其危害程度还真比相貌的揭丑大呢!这样国王砍他的脑袋是不是也有些道理呢?这个残暴的国王是不是也懂一些道理呢?
可惜的是,我们的书法家们象国王这样懂道理的似乎不多,在书法报刊媒体中随便翻检一下书法家的介绍文章,一百篇中恐怕有九十九篇都是吹捧的,只不过吹捧的轻重有别,肉麻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象画家的胡乱吹捧画像一旦被接受将对国王的品行构成危害一样一样,离谱的书法吹捧文章对书法家本人的品行也是有很大危害的。你想想,一份书法报,几万读者,有多少懂行的,多少水平比你高的,你吹捧得过分,大家能不对你的品行怀疑吗?当你的品行被行家们怀疑甚至不齿的时候,你好不容易上报纸获得的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呢?
书法家的好名和国王还不一样,国王的肖像还只有观瞻作用,书法家的名声却有牟利的功能。书法家的肉麻吹捧文章是不是对外行具有蒙骗作用而达到牟利的效果呢,我承认有作用,但作用有限,所谓蒙得了一时蒙不了一世,谎言迟早会被豁穿的,在同行里都不能获得好的名声,你又能有多大出息?有人会说,我就想蒙一时算一时,管他什么生前死后,那我就真没话说了。
其实所谓的出名,第一是要义是名字被别人记住,其次才是名声的大小、好坏,名字不被别人记住根本就谈不上名声的好坏。当浩如烟海的书法家介绍和评论文章都是无不用其极的吹捧文字,大家都腻了厌了,吹捧的文字根本都不看了,哪个书法家能靠吹捧出名呢。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假如这个时候某个书法家被痛骂一顿,他才能吸引眼球,真正出名了呢!由此可见,喜欢肉麻吹捧文章的人,还不仅仅是品行上有问题,在智慧上恐怕更有问题。
给国王画像的第三个画家无疑是遮丑的高手,在当时的情境下他的做法简直是天衣无缝、完美无缺,那么象他那样既不偏离事实又能掩盖缺点地搞书法批评是不是就能达到最佳效果呢?也不是。《绝代双骄》中的花无缺和江小鱼本是双胞胎,长相基本一样,花无缺人品武功言谈举止几乎完美,江小鱼脸上有点小伤疤精灵古怪狂放不羁,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不是花无缺而是江小鱼,这就是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道理。
残缺为美,象维纳斯那样美丽容颜和身材下无伤大雅地断一只胳膊,让超级女星的胸部若阴若现地走一点小光,这样才能使我们既惊叹她们的美丽,又能勾起我们其它的遐想,油而不腻,谐不伤雅,能这样地进行书法批评才是真正的高手!能看到这样的书法批评文章已经够了,我们还能苛求以书法为饭碗的书法家实话实说吗?
书法家们字写累了的时候,不用费劲儿啃什么四书五经,就轻轻松松地读点童谣故事,边读边咂咂滋味,想想做人和谋生的道理,保你受用终生,呆子写文章基本不引经据典,读者却很爱读,为什么,因为儿童故事对呆子思想的启迪已经够了,学富五车有什么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6 18:54 , Processed in 0.2109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