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726|回复: 71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8 10: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刘新德照片.jpg



刘新德,1964年5月生于山东淄川。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川省诗书画院书法创研室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协理事、行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行草委员会主任、云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展览评委,出版个人书法专集十余种。

书法主要荣获《全国第一、二届楹联书法大展》一届银奖、二届金奖,《全国第一届正书大展》优秀奖(最高奖),《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大展》妙品奖,《全国第六、七、八届中青年书法展》六、八届二等奖、七届一等奖,《全国第六、七届书法展》全国奖,《四川省第二、三、四届巴蜀文艺奖》二、四届二等奖、三届一等奖。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广东省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贵阳美术馆等文博单位收藏。


刘新德访谈
《大者》杂志记者采访
时间:2012年11月
地点:成都刘新德寓所


导语

青檀皮上透着拙朴苍涩,翰墨香中飘着灵动写意,游龙走笔间,天生的情致风神在流动……作为一名书法家,刘新德似乎生来就具备了应有的各种才能,然而,他却并不把自己的才情作为自负的资本。像是坐拥一片土壤肥沃的大花园,却不苦心栽培、精心修剪,任各种野花杂草自在葳蕤;又像一个聪慧过人的孩童,只需稍动脑筋就能解出高深复杂的难题,他却只爱闲情垂钓、徜徉山林。学书法就是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刘新德有底气这么说。有的人,穷竭一生之心血去努力成才,而有的人,只要认真做自己,就能熠熠闪光。

不争,不华,不用心
自然,自在,自风流


文_Veronica



和刘新德先生的会面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一路驱车穿过闹市,抵达一处幽静的小区,院内曲径通幽,遍种翠竹、梧桐,行走间,两三麻雀于竹林中蹦来跳去叽叽喳喳,甚至还有谁家养的芦花鸡悠闲地在开满茶花的小径上踱着步,见有人来也不闪躲,就在几乎快以为误入桃花源时,转过一个小小的弯,目的地就在眼前。门开了,刘新德像一位相识已久的老朋友笑着邀我们走进他的书斋。

宽敞的跃层式住宅内没有任何电视电脑音响等娱乐电子设施,刘新德说,平常看看书写写字就足以怡情养性。经旋转楼梯上到二楼,出现在眼前的是摆放着整套明清瓷器的博古架;占据屋子中心大部分面积的是一张铺着羊毛毡的画案;画案后是一整面墙的书法古籍、名家著作;古色古香的窗棂外,是一处别有洞天的露天花园。

这里就是“石竹松云山房”,刘新德的书斋。石,案头上的文石;竹,园内的丛竹;松,盆景里四季常青;那么云和山呢?“我住在这么高的‘空中花园’里,闲看朝雾、浮云、日升日落,就像古代文人雅士隐居在云雾缭绕的仙界么?至于山,哈哈,四川还缺名山大川吗!”刘新德一边为我们沏茶,一边爽朗的笑着。言谈间,山东汉子的大气豪迈和对四川这片土地的喜爱溢于言表。

单枞的叶片漂浮在茶碗里,随着漩涡打转、舒卷,热气在煦暖的阳光下袅娜起舞。茶香、书香、墨香,我们的谈话由此开始……


《大者》杂志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刘老师您好,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为什么选择书法?

刘新德(以下简称刘):喜欢,是天生的喜欢。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小在山东的农村长大。六七十年代,村里人结婚办喜事都要做新家具,油漆工兼画工在漆完的家具上绘制一些吉祥的花鸟和山水,那时我一有机会就蹲在旁边看,不光看,回家还拿纸涂鸦。我也非常喜欢上毛笔字课,所以从小就对书画很入迷,可惜碍于那会儿条件比较差,没有机会学。

我19岁当兵来到成都,就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练字,在那个年代,写一手漂亮的字是非常光荣的,我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想练好字让别人对自己印象好些,结果这一写就没有间断过,随着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书法的要求也就越来越不一样,八七年参加了成都书协举办的书法班,开始正确的学习,再加上之前的积累,进步很快。后来,随着参加全国、省、市各种展览,也获了很多次大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外界对自己的期望就越来越高,到现在已经将近30年,自己做得远远不够,艺无止境,之后还要一直努力的走下去。

记者: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个文化繁荣的地方;四川也同样人杰地灵。这两个地方对您的艺术风格有着怎样的影响?

:我在四川生活正好30年,虽然在四川的时间比在山东还长,但我血液里流淌的还是山东人的血,像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些还是北方人的风格,不过我非常喜欢四川悠闲安逸的生活状态,我认为成都是一个非常适合文人、艺术家生活的地方。他不像有的城市,一去就着急,走路赶不上趟。我的性格是很懒散、随意的,不是那种为了书法可以玩命的人,书法创作也急不得,我喜欢有自己的时间空间,保持自己的生活节奏,就像成都在全国大发展的浪潮中也同样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一样,好多人都说,成都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在如今这种越来越现代化的社会中,专注传统的书画家更需要这种环境和生活状态,我很喜欢这种状态,其他省的书画家也很羡慕。说它诡异也好,灵巧也好,自成一派也好,就像麻辣烫一样很独特,总之风格很鲜明。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个人的风格离不开你所生活的地方和本地的山水、人文、生活状态、社会风气对你滋养,从这个角度更能深刻的认识我的作品。

记者:您遇到过书法创作的瓶颈期吗?是怎样克服的?

刘:瓶颈期是肯定有的,这是任何一种艺术创作道路上的必然。像早年经济条件不好、太忙碌的时候都产生过动摇的想法,但由于喜欢,丢不掉,创作到一定高度再前进就很困难,面对困难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及不断的思考,我现在也始终坚持探索学习,有的人爱给自己定硬性目标,立志三年五年就要把某个帖某种风格写好,差矣!艺术创作不是规定性的,艺术也没个固定的标准规律,我对于书法的学习创作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只要坚持认真去做、真实地反映自己,不过多地强求自己就好。

记者:书法的风格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审美和思想,您认为您书法的个性特点是什么?

:艺术的高境界就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合二为一不可分,书如其人是也,我不敢说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书法家相比多么优秀,但是它属于我自己的,我的作品很能直接反映了我的状态。我书法的个性特点是什么?引用一位理论家十五六年前给我的评价吧:“刘新德的作品,时而洒脱,时而沉郁,时而萧散,时而凝重,但无论以何种心态、何种风格去书写,其作品总与‘俗’字无缘。在其整体上的清隽中,隐含着书坛中大多数人都很难以达到的苍涩感,这是种大奇、大雅的苍涩,是艺术中至境的苍涩,也是当代舒坦审美追求中与历史上‘韵’、‘法’等美学总体特征相区别的时代选择,他与那些甜腻腻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审美层次和创作方式有着霄壤之别。”这段话今天读来也是很有代表性的,我非常喜欢。

记者:书法本身就是一种包罗万象、变化多端的艺术,更不用说您这样极具个性的风格了。一定有不被大众理解的时候吧,遇到这种情况您怎么处理?

刘:一个成熟的书法家会很清楚自己走的路子,从而不断的推进,有时我们身处某个阶段不知是好是坏,就更需要充分的认识自己,一个书法家最重要是得有自知之明。对于我,也有很多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士善意的提了很多建议,适合自己的就吸收,不适合自己的就丢弃,但自己要有高的鉴别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审美理想,要是人云亦云,什么路都去走,到最后就会没有自己的路了。所以有人说,搞艺术需要偏激,偏激才能到达艺术的彼岸。都挤到康庄大道上干什么,多走走羊肠小道说不定还能柳暗花明,一流的书法家一定都是在追寻着自我。当然一个人的成功是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

记者:但凡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都有严格扎实的基本功,而今天很多书法家的作品因技术不过关而经不起推敲。对于这一现象您怎么看?

:这是目前很普遍的现象,举例来说:草书最难、最抽象,对于技法的要求也最高,现在好多人没有一定的基础,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只追求痛快的挥洒,一开始可能差别不明显,但到了某一个阶段就会受到极大的局限,最终沦为下品。基础的东西需要长时间锤炼才能获得,没有经历过岁月的锤炼,内在的东西就体会不到,好字经得起时间,耐得住推敲,每次欣赏都能看出新东西来,而现在更多人的字是乍一看好像还不错,再看就没东西了。书法创作必须有个时间前提,没有积淀到不了一定高度,书法的内涵又不是光靠练就能有的,书法是一个长时间“养”的过程,要培养自己的人格、品性、领悟和创造力,只有这样,创作出的作品才会有内涵。

记者:您如何看待书法创作作中的“变与不变”?

刘:书法创作一定要变,变则通吗!变才能出新,才能有好的发展,不变是固步自封,没有前途的。变,第一,不能“不知变去变”。 这样很盲目,有很多作者今天这个面貌,明天那种风格,心中无数,到最终一无所获,一事无成。变与不变之间的核心,就是知其变,寻找适合自己的路走,方有所成。第二,不能“全面否定的变”。一些作者以前写得非常好,过了几年再来看很差,究其原因,把自己好的和不好的一起变掉,另起炉灶,从头开始,这样能好得了吗? 要渐变,不能突变,要慢慢的来,不断的丰富自己,定能成功。

记者:如何看待现在的书法家们?您认为当代书坛有真正的大家吗?

刘:现在是国泰民安,经济腾飞,形式一片大好,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处在当下的书法家们是非常幸福的!但现在书法家们的作品水平还远远不及前人的好。当代书坛有没有真正的大家我们历史的来看,从49年至今,我们建国也就60多年,除掉百废待兴的建国初十年和文革十年,也就四十来年,这在历史长河里是非常短暂的,把它放在清初、明初、宋初,短短的几十年能有大家吗?肯定没有的,如果有那是前朝过来的,当今的书法还是清末、民国的遗续,我们处的是没有大家的时代!

记者:书法从沉寂到今天非常非常的繁荣,大众对书法也开始关心了,您如何看待书法的传承和创新?

:现代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于个人,我们不可能要求都来学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书法只是一个很小的方面,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即使没有书法好像也无所谓,现在的年轻人不了解传统文化不会书法也能生活的不错,不过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层次的追求也变得丰富起来,这些年搞书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一个全国展有六万多件作品,可谓一派繁荣,传承好像没什么问题。书法的创新却很难,从事书法的人非常多,高水平的人很少,现在不是政府在推出人才、打造精品吗?人才、精品不是推出打造出来的,是水到渠成,这是时代的局限。

记者:您认为学习书法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给年轻的书法爱好者们一点建议吧?

刘:对于学书法,我的要求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要给自己规定每天要写多少多少,这样就写坏了写死了。学习书法的关键在于理解,就像参佛一样,要去“悟”,而这个悟的过程不是你去拜多少菩萨烧多少香、搞搞形式就能够实现的,得靠个人去用心揣摩。学书法,开始最好有位好的老师指点,免得走弯路,不能一个人关起门来自以为是的自闭式的写,要多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要走出去行万里路,开阔自己的眼界,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0: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跋顾吉安蛤蟆图2013年52-28.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0:4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跋汉任城王墓刻石-驺石治章2011年-69-4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0: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跋汉与花无极瓦当2010年65-34.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0: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跋莱子侯刻石2011年-103-7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0: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跋墓志残拓2009年46-3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0: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读画裁缣七言对联  137cm×35cm×2  2015年.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0: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书法在线 于 2015-10-8 10:58 编辑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行楷安仁入和八言对联2012年236-33-2_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1: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行楷徐达故邸联语立轴2010年153-4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0-8 11: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新德书法作品网络展
行楷赵佶诗立轴2008年121-3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3 02:03 , Processed in 0.3642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