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亮道长所言有理!
对联书家应为四川江油人张叔玉。
款字“叔玉”二字草书连署。印章“尗(叔)玉印信长寿”“江油张氏”可证之。
查“四川新闻网·旅游”有以下一则信息,可参考:
四川远离篆刻流派的发祥地,传承式微,让后来者常常有扼腕之痛。流派篆刻中,邓派是一个能与浙派对垒的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流派,四川有传人。清光绪年间,四川江油人张琴在安徽任知府,其堂弟张叔玉随行,经张琴介绍,向邓石如之高足包世臣的学生沈用熙学治印,后回川传艺于季?,叔玉复传其孙泌及刘应奎、文成郁、蔡竹虚等,得以延续。
又,《清史稿·列传二百九十·艺术二》有句云:“合肥沈用熙最后出,至光绪末始卒,年近八十。毕生守师法,最为包门老弟子。”
由上可知:
(1)张氏应为邓石如再传弟子。如楼主提供信息无误,且该联书写于皖,则张叔玉出川至皖学艺应该在咸丰初,即署款中乙卯应为咸丰五年(1855)。因为下一个乙卯为民国四年(1915)。
(2)“叔玉”或为其字?其名不详,但应该与从兄名“琴”有联系(或亦从玉?)。
聊述,期待贤者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