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76|回复: 6

中国书法是不是抽象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7 10: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书法是不是抽象艺术
                           施政明
     中国书法是不是抽象艺术?这一争论在书法界已持续好长时间。现在有许多学者都 认为中国书法是抽象艺术,有的还召开研究会,大讲特讲书法艺术的抽象特性,似乎论据确凿、无可辩驳。
     那么中国书法到底是不是抽象艺术,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现在,我们从抽象艺术的主要性质与书法艺术来一个对照:
     1.抽象艺术是无主题无逻辑无故事的艺术,是经验之外的生命感受,是通过抽象的色彩、线条、色块、构成来表达和叙述人性的艺术方式。然而,书法艺术却是有主题的,不管长篇,还是一幅对联,甚至一个字,都是有主题的,没有主题就没有书法。而且创作者需要经验之内的生命感受,不管是书写的经验,还是生活的经验、思想的经验、情感的经验,作为书法创作者都是需要的。所以,书法是有主题、有逻辑、有故事的艺术,是通过有形的线条表达思想、行为和情感。
     2.抽象艺术的世界是缥缈的世界,是游离的捉摸不定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语言和生命深处的灵魂里的语言更为接近。书法是实实在在的世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它通过笔画线条的变化反映一种思想和情感。而且,中国的书法艺术必须是以中国汉字为创作对象,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符号,是一个共识的符号,即使书法线条千变万化,但最终是逃不脱“汉字”这一“如来佛的手掌心”。所以,书法无“缥缈”而言,更不是“游离的捉摸不定的”,而是书房中的励志、百姓门前的春联,旅游区的一道风景。
     3.抽象艺术追求独创性,并把创新作为唯一的艺术。抽象艺术要挑战经验与世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书法虽然也追求独创性,但它没有把创新作为唯一性。书法艺术需要传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脱离传统的书法出现。书法是经验的产物,必须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书法万变不离其宗,不可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图画,因为它必须在“汉字”的“紧箍咒”内创作,一旦脱离汉字就不是书法。
     4.抽象艺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属于表现主义的。书法则不同,书法作者要写一幅字,总要斟酌一下,不仅对书写的文字要斟酌,而且对使用的笔法要斟酌,有时对某一不到位的笔画还要进行补笔。书法好不好,其实我们对照的就是形象,有时为了写好一个时,我们会天天练习,练什么,就是形态要好看,练好了,今后书写时可用上去。如果按照抽象艺术,那就不用练习书法,用情绪来表现就可以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书法需要描绘,且不完全是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
     5.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第一眼看它什么都不是,它需要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产生的联想和想象细细去解读,例如德·库宁的作品(下图)。书法就产生来说,它就是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书法讲究的是一种形象,这种形象来自人们社会生活实践赋予的形象情感审美,如建筑美、对称美、平衡美、参差美等赋予字体笔画的造型美,舞蹈、体育等赋予字体笔画的态势美,音乐诗歌所赋予字体笔画的韵律美,以及万物生机所赋予字体笔画的自然美等等,所以,中国书法起源于生活,能表现自然对象外观,它通过笔画和结构等形态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各种不同的形象,唤起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想和情感的审美。而且,我们第一眼看书法就知道这写的是什么,即使是甲骨文、篆书、狂草,只要我们学过,就知道写的是什么。如果什么都不是,那不能算是书法。   
     这样看来,中国书法艺术与抽象艺术是迥然不同的,中国书法艺术不是抽象艺术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书法在信息传递、思想交流和文化继承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夫人是“书圣”王羲之少时的启蒙老师。她提出“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她与蔡邕、钟繇一样,提倡“取万类之象”。卫夫人对七种基本笔画进行了形象描述:一[横]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 陆断犀象。 乙[折] 百钧弩发。 ∣[竖] 万岁枯藤。 、[捺] 崩浪雷奔。“楷如立,行如走,草如跑”,这是苏轼对这三种书体的形象概括,并已成为书法界共识。我们平时在书写时常说的卧横、仰横、悬针竖、蚕头燕尾等等都给书法线条以形象的表述。而且,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其审美也是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所形成的形象来评价。中国书法的形象(意象)性也是符合东方人的思维特点,而且与中国画的写意特性同源。把中国书法看成是抽象艺术这完全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罢了,它把书法艺术的个别特性夸大渲染,最终造成错误认识。
     中国书法不是抽象艺术,它是彻头彻尾的形象(意象)艺术。


抽象画.jpg

王羲之《兰亭序》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3 0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钱江五月 于 2015-1-3 09:31 编辑

中国书法的形象(意象)艺术审美处处可现,一个笔画、一个部首、一个字都 是栩栩如生的形象,“这种形象来自人们社会生活实践赋予的形象情感审美,如建筑美、对称美、平衡美、参差美等赋予字体笔画的造型美,舞蹈、体育等赋予字体笔画的态势美,音乐诗歌所赋予字体笔画的韵律美,以及万物生机所赋予字体笔画的自然美等等”。
    “博爱”两字的形象从舞蹈角度审美很像双人舞中的瞬间舞姿形态(如下图)。

博爱.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08: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法起源于生活,能表现自然对象外观,它通过笔画和结构等形态构成了千姿百态的各种不同的形象,唤起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产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想和情感的审美。如书法字“鼓、奴、园”与图片上的舞蹈姿态想像。当然,书法表现的是神似,不是具像。是一种神韵,而不是图画。这就是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


鼓(书).jpg 园(书).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1-29 10: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艺术具有最生动、最形象、最有神韵、最有生命力的线条艺术,其审美让人回味无穷。例如:书法中的“十”头飞鸟的神态相似。
希.jpg 幸.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2-12 17: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讲究的是神韵,从形象角度来说是神态(如下图“隐”与双人舞),不是图画。由于每个人的社会实践不同,他们对书法形象的解读也不同。一个笔画,一个部首、一个字乃至一幅作品往往有多种形象,通过想象或联想,所得到形象也是多种多样的、丰富活跃的。只要想到什么,它就是什么,“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2清霜醉枫叶  淡月隐芦花(隐).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2-18 08: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卫夫人对七种基本笔画进行了形象描述也证实了书法的形象说:一[横]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 陆断犀象。 乙[折] 百钧弩发。 ∣[竖] 万岁枯藤。 、[捺] 崩浪雷奔。
千里阵云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3-28 07: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宋 叶适 《周镇伯墓志铭》:“授 漳浦 主簿,文牍间,判疑雪枉,笔势若飞不可遏。” 清 江炳炎 《淮甸春》词:“笔势夭斜,墨痕浮动,淡扫春无迹。” 冰心 《六一姊》:“只记得纸上龙蛇飞舞,笔势很好看的。”——名人对笔势的论述,可见书法的形象性,更进一步说书法不是抽象——“万马奔腾”的“万”很像是骑手扬鞭向右上方向疾驰。当然,中国书法的形象性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种像是一种神似,只要你想到什么它就是什么,这就是中国书法艺术独特的神韵所在!——需要我们对书法艺术几十年的沉淀感悟,甚至有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解读!
万马奔腾.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6-3 08:18 , Processed in 0.19008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