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61|回复: 0

朱培尔:刘正成对书法学科建设的贡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5 09: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正成对书法学科建设的贡献
——在刘正成书法展座谈会上的书面发言

朱培尔

谈到刘正成先生对中国书法的贡献,我觉得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他对书法学科建设所提出来的一系列建设性的设想。在早几年由荣宝斋出版的《刘正成文集》三卷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卷,收录了他历年来在有关行动中的演讲、发言等,既充满一种感染力,又不乏真知灼见与独特睿思。


中国书法学科建设起步较晚,直到1994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才发布文件,将原来隶属于美术之下的书法,从三级学科提升为与美术并列的二级学科。在书法之下,又列了三个三级学科:一、书法史;二、书法理论;三、书法的其它学科。书法学科地位的提升意味着书法在国家的正式编制中有了一席地位。然而这个好消息也不啻一声警钟,书法下设的三个三级学科,虽不能说一片空白,也确实是百废俱兴。那么多的艺术院校,缺乏有学术权威影响的中国书法通史、批评史、书法概论。书法学科建设成了当务之急。正是在这样的关头,刘正成以前瞻的眼光与睿思,提出了他对书法学科的构想。他对当代书法创作的贡献,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书法学科建设的三大结构

1996年,刘正成正式提出了法学科建设的三大结构,即中国书法史料学,中国书法艺术学,中国书法批评学。

史料是研究书法史的基础。一个科学的结论总是建立在大量的可靠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这些可靠的历史资料,就不可能有任何科学的结论。刘正成说,中国书法史料学是基础学科。史料需要考订、辨析、整理,方能为写史服务。目前,已经出版了不少《中国书法史》,但由于没有以史料为中心进行研究而急于作价值判断,以至在一团迷雾中作许多无用功。

那么如何考订史料呢,刘正成提出了“时间定位”与“空间定位”两种科学的方法。所谓时间定位,就是对史料的勾沉梳理,提出它们的时间关系到;所谓空间定位,就是了解“各民族在空间的变换中对文化的影响”,“从一个艺术家一生所处的空间关系去认识和研究”。这里,不局限纸上的死材料,拘囿于书斋的闭户读书,而且包括了考产察、游历。应该说这是十分可取的方法。

作为史料科学建设的具体措施,便是百卷本《中国书法全集》的编篡。这是倾注了刘正成先生全部时间、精力和智慧的浩大工程,虽未最后完成,已得到了中外同仁的一致称赞。

对书法艺术学,刘正成提出的具体构想就是编写一本《书法学概论》。当代陈振濂主编了一本《书法学》,应该说是一个值得肯定的成果。刘正成则主张编一本现代意义上的把方法论与价值论融为一体的,《书法学概论》以之作为启蒙书法学意义上的教科书。

至于书法批评学,他提出了两大学术特征:一是材料的丰富性和真实性能;一是方法论的一致性与鲜明性。即论证过程必须合乎学术规范。这后一个学术特征,在近年由刘正成所主持召开的各种大型学术讨论会上得到了具体实施。当代书学界批评水准的提高与此不无关系。

二、对当代书法创作推动以及书学

这些年以来,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展、中青展等各种展览以及书学讨论会,刘正成是重要的组织者和发起者,也是倡导者与参与者。当代书法创作如何发展,他提出过许多有益的观点。收录在《文集》的许多文章尤其是在重要活动中的演讲与发言中记录了他对书法发展的思考。

1、以展览为中心推动创作

刘正成在“96中国书协展览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发展书法作品的方式,最有效的就是展览。”这是一个十分现代的说法。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是由展览来推动的,这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河南、辽宁的书法之所以发展得那么快,就是展览的驱动。近年来,书法的高手辈出,年轻的新秀先声夺人,书法作品的形式、内涵都有长足的进步,充分证明展览的积极作用。提出以展览为中心,可以说就是把握住了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脉搏,从而在动员了更多的人参与展览的同时,把推动书法大家和作品的欣赏功能摆到了书协工作的首位。

2、指明创作主流的发展趋势

当代书法创作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现代书法”与传统书法争奇斗艳,各种流派书法与经典书法各擅其美。刘正成将当代书法创作的主流趋势与历史和传统作了纵向比较后,归纳出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取裁民间书法,追求原始精神。这是指书法家从金石、简帛、砖瓦陶文这类民间书法中汲取养分,崇高自然稚拙的原始精神,邓石如、赵之谦当以及王镛、何应辉、孙伯翔等人的成功,无不来自民间书法。

(2)师笔不师刀,复兴二王法则。贴学能否复兴,现阶段当然不能轻下结论。但孙晓云、聂成文的清丽儒雅与放达率真,也大有可观之致。

(3)折衷尊俎,熔碑帖于一炉。这方面的成功者也不少。许多年轻书法家如白砥、赵雁君等的成功,说明熔碑帖为一炉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指明创作主流的发展趋势,为不同创作个性的书家指明了创作的方向和方法。当然各人秉性不一,审美趋向各异,如何发展,还是应根据自己的特点而确定。

3提出新、难、高的追求目标

书法创作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这也关系到书法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刘正成提出了新、难、高的目标。

“新”就是作品的生命形式新。这就与一切颓废的、无理想的的艺术区分开来。这个“新”又是与旧连接的“新”,必须肯定从张芝、钟繇、二王等经典艺术创造作为参照和标准,这就把“新”与无根之木的怪异区分开来了。

“难”,即合乎道的技。斫泥郢人之鼻,运行成风之乎。常人非经过长年苦练,不易达此境界,故难。

“高”,就是品格要雅,要高,不能入俗。

在“俗书”流行的当代只有达到新、难、高的书法,才谈得上是高雅的艺术。

三、提出经典作品的标准

对中国书法的学科建设,刘正成既能从客观上提出纲领性的意见和构想,又能从最具体、最基层的事务做起。这一点上他是一位凡事必躬行的实践者。他《中国书法》刊授学员讲课,提出经典作品的标准,其准确与直接,无疑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具体的指针。他提出的经典作品是:《石鼓文》——宗周风范与小篆的确定;《石门颂》——汉隶的两个风格分野;《张猛龙》——北魏书风与碑学;《怀仁集王圣教序》——王羲之的时代意义;《雁塔圣教序》——唐代书风的转换;《蜀素帖》——从二王书风到尚意书风。

在当代书法的经典作品受到普遍的关注。经典是学习书法的最佳传统,领悟经典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但对什么是经典、什么是适合自己的经典,知之者却甚少。因此,单就这个提纲而言,也反映了刘正成敏锐的艺术眼光和判断力。

朱培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1-22 20:56 , Processed in 0.23723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