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040|回复: 27

北美现代书法艺术协会会长郑济民做客松竹草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6 1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美现代书法艺术协会会长郑济民做客松竹草堂

      本站讯(记者  三马)  2008年10月23日, 北美现代书法艺术协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海外联络部主任、中国上海江南丝竹协会海外联络部副主任、根枝叶乐集主席、书法家、《传音》艺术总监郑济民先生专程从上海赴京做客松竹草堂,与草堂主人刘正成先生就音乐、书法等艺术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郑济民先生作为著名民乐演奏家、笛子国手陆松龄等先生的弟子,上世纪九十代中就被中国音协邀请在国内刅个人演奏会,他在海外十几年与夫人陈传音一同为传播中国民族音乐作出了巨大贡献并获得广泛的国际声誉。由于他从小篤爱书法,现在更领悟到音乐与书法相通的魅力,並倾力回归书法艺术。他利用自已在政界、社交界和艺术界广泛的人脉,与其弟郑石甫在加拿大共同发起成立了北美现代书法艺术协会会长,计划为弘揚民程文化传统、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贡献。

     刘正成先生给予郑济民先生在海外的艺术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希望他在促进国际书法交流上多做贡献。刘先生与郑先生共进午餐后,即派车送郑先生当天返回上海,并从上海返回加拿大。郑先生预计今年12月份将再来京与刘先生交流。



郑济民主要音乐活动摘要

1979年
**4月,由中国福建移居香港,6月,在香港中乐团担任客席独奏后加入乐团。
**10月,在“第四届亚洲艺术节”中,与斯义桂同台演出,担任独奏。

1980年
**灌录了第一张个人独奏唱片《水乡新貌》,由香港丽风唱片公司发行。

1981年
**为丽风唱片公司灌录第二张独奏专辑《渔舟晚唱》。
**7月,应新加坡文化部邀请,赴新加坡担任全国音乐比赛评判并作独奏演出。  

1982年
**为丽风唱片公司灌录第三张《中国竹笛音乐》独奏专辑。
**3月8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办首次个人独奏音乐会,获得成功。  

1983年
**为丽风唱片公司灌录第四张《郑济民笛子演奏曲》专辑唱片。

1984年
**为香港风行唱片公司灌录《牧民新歌》笛子独奏专辑。
**应聘为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笛子导师。  

1985年
**为“香港上海书局”编著《中国竹笛独奏曲精选》一书正式出版。
**为台湾福茂唱片公司录制《郑济民笛子精选》独奏专辑出版。
**12月,代表香港赴英国参加卡地夫音乐节,与BBC威尔斯交响乐团合作首演约翰*曼都尤尔的《笛与二胡双协奏曲》;实况录音已由台湾福茂唱片公司出版。  
1986年
**2月,首次应邀赴台湾,在台北、台中举行独奏音乐会。
**开始出任香港校际音乐比赛评判。
**12月,应台北市立国乐团邀请,演出笛子协奏曲《白蛇传》。  

1987年
**为宝丽金唱片公司录制的个人独奏专辑《流动的空气》,获台湾新闻局颁发1987年度“最佳演奏金鼎奖”及“优良唱片金鼎奖”。并捐出奖金,举办台湾青少年音乐比赛奖学金。
**在台湾各地巡回演出独奏音乐会10场。
**7月,在香港中乐团“笛韵琴声”音乐会中独奏八种管乐器,获得成功与好评。
**9月,随团赴北京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独奏管乐协奏曲《神曲》。大获好评。
**11月,协助组织并演出香港大会堂银禧纪念之“港艺汇萃”中“中国器乐演奏”音乐会。
**加入香港艺术家联盟成为创会会员。  

1988年
**为宝丽金灌录的《北国情怀》独奏特辑,再获1988年度“最佳唱片金鼎奖”。
**应聘为(台湾)宝丽金唱片公司中国音乐系列唱片制作人。(任期三年)
**2月,为香港艺术节策划演出独奏专场,满座,大获好评。
**2、3月,为区域市政局制作两场“中乐名家之夜”演出,后担任领队,率团赴台湾参加”台北春季艺术节“演出。并在台湾各地巡回演出八场独奏会。
**7月24日,获中国文联及中国音乐家协会邀请,在北京音乐厅演出”郑济民笛子独奏会“,由中央交响乐团协奏,获得巨大成功。成为首位获邀在北京开独奏会的海外中乐演奏家。
**8月,为香港电台第四台担任驻台音乐家,演出三场音乐会。
**8月,作新尝试,与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在台上合作演出《狂舞曲》。
**10月,为第12届亚洲艺术节演出《第一笛子协奏曲》。
**为“1998国际现代音乐节”演出矍小松的管乐协奏曲《神曲》。
**为宝丽金灌录《江南丝竹八大名曲》唱片。
**由北京中央乐团协奏,录制了第一张笛与交响乐团合作的唱片《蝴蝶梦》及制作《关适(去舌加西)忠作品精选》唱片,由宝丽金发行。
**加入香港作曲家协会成为正式会员。  

1989年
**成为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IBC)会员。
**为香港艺术节策划及演出“传统的中国地方音乐”演奏会,全场满座。
**赴台湾与联合实验管弦乐团演出“蒋经国逝世周年纪念音乐会”。
**为区域市政策划、演出“筝向和鸣”、“梁祝五重奏与中乐金曲”等多场音乐会。
**为台湾新格(SONY)唱片公司录制《梁祝与民间音乐》唱片。
**开始应聘为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笛子导师。
**为台湾海丽唱片公司制作《乡韵之美》中国民歌演奏专辑。
**为宝丽金制作《陆春龄笛子演奏专辑》唱片。  

1990年
**获美国名人协会(ABI)接纳为荣誉会员。
**2月,赴日本参加亚洲音乐节,演出独奏《神曲》,并由NHK电视台节目录影。
**4月,随团赴台湾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第一笛子协奏曲》。
**为区域市政局策划,演出“筝笛传音”、“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等音乐会。
**参加澳门艺术节,与澳门中乐团合作演出《神曲》。  

1991年
**获中国“上海江南丝竹协会”委任为海外联络部副主任。
**1月16日,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为中国时装节制作并指挥“中纺之夜”音乐舞蹈演出。
**2月,为第13届荃湾艺术节策划演出“中国传统地方音乐”专辑。
**为第31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世界年会演出管乐协奏曲《神曲》。
**赴澳门参加第五届国际艺术节,演出独奏。
**应邀与台湾高雄国乐团在高雄、台南、台北演出何占豪作曲之笛子协奏曲《长恨绵绵》。

1992年
**荣获1992年度香港年奖(演奏家奖)。
**2月,赴台湾各地巡演“筝笛和鸣”音乐会六场。
**获美国达拉斯交响乐团邀请合作演出笛子协奏曲。
**8月1日,于香港大会堂音乐厅演出“郑济民、陈传音筝笛和鸣音乐会”,全场满座。
**10月,随团赴加拿大参加香港节,在多伦多、温哥华表演并独奏。

1993年
**2月,由区域市政局主办“郑济民陈传音中乐演奏会”两场。
**3月19日,演出第四届澳门艺术节之“郑济民陈传音筝笛和鸣音乐会”:并与澳门中乐团合作演出笛子协奏曲《白蛇传》(郑济民、罗伟伦曲)。
**4月4日,演出“神曲、蝴蝶梦、郑济民”音乐会,好评如潮。香港电台第四台两次转播实况。
**6月5日,代表香港参加“国际家庭日”表演,由国际 卫星实况专播全球四十多个国家,一亿多人现场收看。
**9月19日,在香港文化中心主办“三代同堂筝笛和鸣敬老夜”慈善音乐会,收入捐献沙田老人院,广受社会好评。
**获聘为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海外联络部主任。  

1994年
**在香港艺术节音乐会中独奏管乐协奏曲《神曲》。
**3月11日,在香港大球场开幕典礼中,指挥传音古筝团及中乐小组与法国电子音乐大师尚文西合作演出《渔舟晚唱》。
**为响应联合国定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4月24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主办纪念音乐会,全场满座。
**9月11日,应中国福建省音协邀请在福州市演出“筝笛和鸣音乐会”:由陈燮阳、何占豪分别指挥福建省交响乐团协奏,并由福建电视台录影转播。
**10月,为联艺第二届“神州艺术节”策划演出“中国国乐大师”系列音乐会,笛子:陆春龄、古筝:高自成、琵琶:林石诚。  

1995年
**1月7日,应邀为区域市政局演出“玉笛银筝故园情”独奏音乐会。
**策划制作“美乐集”:“区颖欣古筝演奏会”、“王静琵琶演奏会”。
**参加香港艺术节,在港督府演出著名作曲家陈怡新作《冬之歌》。
**9月23日,应邀赴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演出“筝笛和鸣”独奏音乐会。  

1996年
**5月25日,举办“梁祝、蝴蝶梦——筝笛和鸣九周年纪念音乐会”全场满座。
**6月,随香港中乐团赴美国,于纽约林肯中心演出独奏,倍受好评。
**7月,获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支助,赴中国各地收集民间乐器。  

1997年
**2月,策划制作“美乐集”:“吴宇慧古筝演奏会”。
**4月4日,获邀与温哥华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神曲》。
**5月16日,为香港区域市政局统筹制作“中国民间乐器系列”:“东北鼓吹乐”演奏会。
**7月12日,组织百人筝团在文化中心音乐厅演出“百家筝鸣”音乐会。
**10月,为区局统筹制作系列(二)“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中国国乐团演奏会”。
**11月6日,应邀于卑斯室乐团成立音乐会合作演出独奏。
照片 047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1: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济民先生(左)与刘正成先生

郑济民突破笛子演奏家的成就

自一九七九年由大陆移居香港至今的十多年间,所灌制的十多张唱片,和在香港、台湾、大陆及海外的无数 音乐会,早已肯定了郑济民作为一位成功的国乐演奏家的地位。香港艺术家联盟的九二年香港演奏家年奖无疑只是锦上添花,其实更值得肯定的是,郑济民在突破作为一个演奏家所取得的骄人成就。

成功融汇南北各派
笛子演奏现新局面

作为一位成功的笛子演奏家,郑济民的笛子演奏,为人称道之处,每每在于其演奏艺术已吸收了南北各派 之长,成功地融汇形成个人独特风格,这个事实,是值得留意的,不仅在艺术表现上,更重要的在于代表的意义。

中国竹笛之所以成为性格鲜明的独奏乐器,走上舞台表演,应是二十年代以后冯子存才开始的事,此后演奏笛子的艺人,由于所处的地域,文化风俗,习性的不同而各有不同风格,更形成所谓“南重气,北重舌”的南北 两大派别。

南方人与北方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差异,人的性格与情感的表达方式,亦自然深受影响。在文化上, 音乐上所呈现的面貌,亦各自形成不同特色,北方人性格直爽,嗓门大说话快,在笛子音乐上的表现,声调高亢,乐名短促,节奏性强,感情表达直接;南方人性格温婉,细语婉转,笛子演奏,音调柔美圆滑,乐句较长,起伏性较强,感情表达也较细致婉转。为此,南派便特别重视气息的控制,始能奏出延绵起伏的柔美乐音,北派如非练好舌头振舅快速而干净的功夫,便难奏出强烈的爆发性效果。
郑济民先后主要师从三位笛子名师,均各有所长,以《鹧鸪飞》一曲名传海内外的陆春龄,是南派笛子和江南丝竹的大师;以南派技法为基础,从金华婺剧曲牌音乐吸取养料的赵松庭,则渗入了北派精华,笛音饱满而富于泥土气息;至于王铁锤则是北派代表人物,深受河北吹歌影响。这三位名师的特色,郑济民加以融汇而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而且灵活地就作品的不同内容和音乐的变化要求,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使笛子音乐的艺术形象显得更丰富不少新创作的笛子音乐,在郑济民的演奏下,已打破了南、北派别的界限,形成富时代气息的鲜明舞台效果。

随着交通、资讯的发达,音乐软件的日益普及,地域性的差异,人与人的距离会缩短,独尊于某一门派的笛子演奏技法,已难成为主流,郑济民在演奏上能够成功地融汇了不同派别技巧,而获得肯定的成就,其意义正好说明了只有掌握全面性的笛子演奏技法——而这亦是能够做得到的事——才是笛子演奏艺术发展的主流,其新局面已开始。


随意转调韵味不减
突破笛子发展空间

郑济民另一突破作为一个演奏家的骄人成就,则在于成功地将笛子改良,成为一件可以自由转吹十二个调的乐器。

一直以来,无论是音色变化较多,较为柔和的南派采用的曲笛,还是音色嘹亮明快,北派较多采用的梆笛,都有音域较窄,转调不方便的局限。郑济民在研习各派笛子技法之余,深深感到技法上尽管再加以改良,亦难以打破乐器本身固有的局限,为此便有了如何去补救笛子乐器的缺憾的设想。
其实,要解决笛管乐器不易转调的问题,过去已有不少人士做过不同的努力,甚至引入西方管乐器的加键方式亦尝试过,但始终未能做到既能使其转调,又能保持中国竹笛原有指法及鲜明独特音色、技巧和和音乐表达的神韵。

郑济民在这方面的探索始于一九八一年香港中乐团要演奏纪大卫为林克明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这首以 十二音列写成的作品,乐曲开始的引子,由笛子主奏之音乐,以一般六孔笛根本无法奏出的,为此,郑济民尝试制作了十孔笛,得以顺利将音列奏出。

郑济民设计的十孔笛,并未有改变传统六孔笛的音孔位置及演奏的指法特色,而是加开四孔,利用原来闲 置不用的左右手大小四指来按孔。于是在传统六孔笛及筒音的七个音外(A,B,#C,D,E,#F,G#G),再加上新开四孔的四个音(#A,C,#D,F)转以叉口与气息便可流利地奏出新有半音,顺利地转吹十二个不同调子,但传统竹笛的原有音色、技巧,指法韵味全部保存。

郑济民这一十孔笛的设计,将笛子艺术的演奏天地大大加以拓展。英国作曲家约翰*曼都德尔于一九八五年 为英国广播电视台威尔斯交响乐团在卡的夫音乐节演奏而创作的新作品《笛与二胡协奏曲》中,郑济民就是用十孔笛流畅无比地将这首调性及节奏非常复杂的作品奏下,以事实证明了中国笛子与西洋管弦乐团合作的路子可以更加宽阔。

另一方面,一九八八年关迁(去千加西)忠为北京中央交响乐团和郑济民特别创作的笛子交响诗《蝴蝶梦》 中,第二乐章采用了复杂的调性结构,四个乐句的主题,从C调转向A调,降E调,降D调;第三乐章的笛子演奏部分,则有节奏快速的半音进行。郑济民以十孔均能轻易地,自然而流畅地发挥了应有的效果。
   这两首将十孔笛之优异性能加以发挥的乐曲,均已灌制成唱片,且深受欢迎,此一笛子性能上的突破,大大增强了笛子的表现力和发展的空间,可以说是郑济民在为演奏家以外对中国乐器改良的一大成就。


多方仿制改编乐曲
绝响古乐器获新声

在曲笛与梆笛之外,郑济民在演奏舞台上,除了不时地演奏新笛,低音大笛等竹管乐器,更将被人忽视的少数民族的吹管乐器,和已成为博物馆中的出土文物的古乐器,加以介绍给听众,使成为绝响的埙、篪等古乐器,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

郑济民多年来致力在演奏技法上探索,成功地在舞台上演出的少数民族乐器,主要的便有:能奏简单和音, 但音色优美的葫芦丝(又名葫芦箫)云南傣族、哈尼族的民间簧管乐器巴乌;景颇族没有指孔的笛子吐良,由于把只有一个吹孔,以不同的泛音奏出超过两个八度的音域,在乐器的制作和演奏技法上,难度均甚高,郑济民在多方研究尝试后,均得一一克服。

为要使已成绝响的古乐器重视舞台,郑济民所付出的心力更大,具有七千年历史,以陶土制作的埙,郑济民 先后参考了曹正、陈重、庄本立等各位前辈研究成果,亲身制作不同开孔的埙,经过大量反复试验,成功制成了能够实际演奏两个八度音域的埙来,而且音量得以增大。

此外,在战国时期一度流行的古乐器排箫,以及竹笛的前身中国古代宫廷乐器篪,近代虽已失传,郑济民则根据出土的数据,加以仿制,得以成功地使这些古乐器在舞台上重现,郑济民还考虑在乐器的性能上,探用适当的古曲,甚至近现代作品,加以改编,以供演奏。

郑济民能够在作为一个成功的演奏家之余,仍不断寻求突破演奏家的成就,无论在十孔笛的设计制作,南北笛派的融汇,古乐器的重生,少数民族乐器的推广上所获得的成果,都可以说是骄人的,而值得我们注意,且深具启发性的是,这些演奏家以外的成果,最后还是增强了郑济民作为一个演奏家的实力,丰富了他在舞台上演奏的表现力,更有力地巩固了他的笛子演奏家地位。那些只是埋首演奏的音乐家,当可向郑济民的成功中获得启示。
照片 049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1: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时代*追求(原载《人民音乐》月刊 1988。9)

袁静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主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  

香港中乐团笛子首席郑济民先生,七月二十四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一场精彩的独奏音乐会。音乐会节目的精心布局与安排,郑先生的演奏风格和全面技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展现了演奏家在笛子艺术方面的精湛技艺和广阔修养,更为可贵的是通过这场音乐会,它鲜明地表露了郑先生在笛子艺术发展上的独立见解、大胆设想与执着的追求。

“打出一条新路来”,是这场音乐会投向听众的第一个强烈信号。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早在二十年代便声称:“一国的文化,也断然不是些抄袭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反过来说,也不是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就 可以算数的。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新乐潮》1927。6)半个世纪以来,对“从东西的调合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的理解,对刘天华先生一生艺术成就的评论,实多注重其吸收与借鉴西方音乐之特长,而往往忽略其在学习传统上所下的苦功及其传统音乐修养对他的音乐创作在本质方面的重要影响。如果说,在世纪初,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已经面临着东西文化的“调合与合作”的话,那么,在今天,客观上已经形成的中西文化的重组以及国民性的重建,必然提出在当今现代化条件下,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创造来展现中华民族新精神、新气质、新文化的严肃的社会问题。

郑济民先生的独奏音乐会尝试着这样做了。他身处香港,面对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使他不得不随时考虑 如何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开拓新的途径,以中国笛子和管乐器作为媒介,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郑济民先生师从江南著名笛师赵松庭、陆春龄先生,后又师从北方笛子演奏家王铁锤先生,他学习陆春龄演奏上精巧细腻的风格,掌握对音色、力度的控制能力;学习赵松庭演奏上的激越、清丽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学习王铁锤演奏上的轻快灵活和北方笛曲特有的粗行风格。他认真向老师学习,但又不以“形似”和“神似” 为满足,而是遵循“法无定法”的原则,不断开拓笛子艺术的新境界,他希望在中国传统笛子演奏艺术上寻求更广阔、更活跃生动、更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天地。首先,从音乐会的曲目安排上来看。全场演奏了八首乐曲,其中有四首传统乐曲。《空山忆故人》、《阳关三叠》来自琴曲,《双星恨》、《昭君怨》来自广东音乐。在传统曲目选择上,避免了通常音乐会都局限在几首传统笛曲上的状况,而是力求向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音乐宝藏中去开发笛子艺术的新领域。另外四首为改编创作乐曲,《塔吉克舞曲》、《姑苏行》表现出南北不同地域中的不同风格色彩,音乐会上两首大型创作乐曲:管乐协奏曲《神曲》(瞿小松曲)与为笛子与交响乐队而作的交响诗《蝴蝶梦》,都是作曲家专门为郑济民先生而创作的,正是这两首乐曲从不同方面、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展示了郑济民先生在演奏上的追求和艺术特点。

《神曲》的演奏,集中地表现了演奏者对中国管乐演奏多品种、多形式的追求和修养。1986年瞿小松赴港时,发现了郑济民在管乐演奏上多才多艺的特点,故特地为展现他的演奏潜力而创作的此曲。乐曲于1987年9月在香港的“笛韵琴声”音乐会上首演成功,1987年9月在北京的“中国第一届艺术节”演出时,获得了高度评价与热烈反响。这次音乐会,作者交协奏由民族管弦乐队改为西洋管弦乐队,意在更大范围的国际艺坛上传播这一佳作。郑济民先生对管乐演奏多品种、多形式、多风格的追求,是企图摆脱近三十年来笛子演奏艺术单纯向高技巧型发展的趋向。不仅《神曲》中广泛地应用了埙、排箫、巴乌、篪,梆笛、曲笛的不同音色与演奏性能,来展现天神、地鬼的神灵与人民虔诚的祭祠。而且在全场音乐会的形式布局方面,都体现了这一观念上的变化。如在《塔吉克舞曲》中应用了梆笛;《双星恨》中应用了低音笛;《昭君怨》以巴乌主奏;《空山忆故人》与《阳关三叠》又分别以篪与埙和古琴演奏。篪已为中国失传的古乐器,郑济民先生使其在音乐会上又一次获得新生。巴乌原为西南少数民族使用的乐器,将它用于表现昭君哀怨悲凄之情,也是独出心栽,别有神韵。通过对多种管乐器的掌握与应用,不仅丰富了音乐会的色彩,对演奏家来讲,开阔其修养与艺术视野,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国管乐艺术的发展,打开 一条新的更宽广的途径作了有意义的实践,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郑济民先生,在掌握多种管乐器演奏的同时,在笛子演奏上也是具有硬功和水平的。交响诗《蝴蝶梦》是 香港中乐团音乐总监、作曲家,指挥家关迁(去千加西)忠先生的新作,这次音乐会首演。乐曲乐曲着意于交响化的立体思维,来描绘这一意境,故对笛子演奏技巧要求是很高的,特别是频繁的调性转换,在一支曲笛上来表现对技术上的要求是相当高难的。因此,在这里我们不能一提一下郑济民先生改革的十孔笛和他的曲笛演奏。过去笛子演奏不同调性乐曲时,为了指法方便,多在演奏中更换不同调的笛子。郑济民先生为了使中国笛子能够适应现代音乐生活的发展,一直在考虑中西乐器互补互融问题。他认为西方管乐制作精细,音色协调,转调方便而中国笛子色彩鲜明,演奏上注重神韵。如何保持中国笛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西方管乐器的优点呢?他进行了探索与尝试。1981年纪大卫在为林克明写的十二音体系的大提琴协奏曲中,引子部分主要是笛子演奏,其音列进行为一般六孔笛所不能承担,为此,他设计了十孔笛(注),顺利地完成了演奏。1985年,他参与英国BBC交响乐团演奏《笛子与二胡双重协奏曲》(英国作曲家曼都尤乐作曲)时,轰动了英国乐坛,原以为中国笛子简单,想不到在不更换笛子情况下,能够如此流畅地演奏两性复杂的现代作品。《蝴蝶梦》的演奏,亦突出地表现出十孔笛的优异性能,在乐曲调性布局复杂的第二乐章, 主题四个乐句从C调转向A调、降E调,降D调,这在一般六孔笛是极难对付的。第三乐章快速的半音进行,演奏上也表现得非常自然流畅。由于乐器的改造,使他抛弃了乐器本身造成的技巧负担,开拓了新的指法与技艺,完成乐曲与时代提出的新的标准与要求。

音乐会的演奏以古朴端庄为主要特点,郑济民先生的全面修养,不仅表现在曲目选择与形式安排上,更重要 地表现在对乐曲处理的恰当与深刻。《姑苏行》一般演奏都表现为江南丝竹圆润流利的风格特点,而郑济民先生 考虑到曲牌旋律来自昆曲,故以苏昆风格处理乐曲,昆曲行腔走字的韵味特点,细腻地体现在他的口风、装饰音与旋律节奏中,神韵与众不同,令人耳目一新。用埙、篪演奏的琴曲,内向深沉,不着一点华丽。《神曲》的表现 最为突出,晨而虚空飘渺,神秘莫测时而哀婉悱恻,感人动容;雄劲激昂之处,令人振奋。叭感遗憾的是《双星恨》、《昭君怨》是广东音乐中著名的乙反调乐曲,但由于演奏者与管弦乐队的音律不合,有失韵味与色彩。 全场音乐会演出是成功的,除了郑济民先生的出色演奏之外,关迁(去千加西)忠先生为音乐会作品所作的大量编配与创作,指挥艺术的洒脱流畅,热情奔放,为音乐会增添了强烈的色彩。中央乐团在两首大型乐曲的合作上,纯熟的技艺和高水平的协调默契,都是音乐会成功的重要因素。郑济民先生将中国传统管乐艺术向亚洲、澳洲、欧洲等地广为传播,1986年以来,他为飞利浦唱片制作了一系列中国音乐唱片,其中《流动的空气》独奏唱片,获台湾新闻局颁发的1987年度“优良唱片”制作及“最佳演奏” 之双金鼎奖。

注:十孔笛保持传统六孔笛音孔位置与演奏特点,利用闲置的左右手大、小指,又开四孔。如果是D调曲笛,原六音孔 及筒音为A、B、#C、D、E、#F、G七音;新开四孔是#A、C、#D、F四音。通过叉口演奏,各半音均可流利奏出。
照片 055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1: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成先生
照片 020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1: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管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海外联络部主任、中国上海江南丝竹协会海外联络部副主任、根枝叶乐集主席、书法家、《传音》艺术总监郑济民先生
照片 065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济民先生向刘正成先生介绍他在国外艺术活动情况
照片 072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1: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济民先生向刘正成先生介绍他在国外艺术活动情况
照片 076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1: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正民先生
照片 019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1: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济民先生
照片 068 副本.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6 1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切交流
照片 095 副本.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时事点击|中国书法全集|小黑屋|松竹书院|养晦书塾|刘正兴画苑|艺术展厅|学术研究|收藏鉴赏|自治社区|休闲社区|Archiver|书法在线 ( 京ICP备17008781号

GMT+8, 2024-12-27 11:10 , Processed in 0.2886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